調查綱鹽法是不是真的有官商勾結,內定瓜分鹽綱窩本這件事,萬曆在聽過了朱由楫的一番分析過後,決定將事情交給了朱由楫全權負責。

萬曆對眼前這位被他親自冊封為蘭陵王的皇三孫還是比較放心的,天資聰穎,年紀雖小卻已經有了許多大人才具備的穩重之風,將這事情交給朱由楫負責也算是對他的一種歷練了。萬曆至今仍然還會時不時的將朱由楫交給他的“太平永定十策”拿出來讀一讀,尤其是經過那一晚近四個時辰的談話,雖然對“太平永定十策”當中的有些地方任舊不是很認可,但是卻也聽進去了朱由楫的許多分析和建議。

將朱由校與朱由楫兄弟二人分別冊封為皇太孫與蘭陵王,其實就是在為後續的變法做準備;只是封朱由楫郡王爵而不是親王爵,也是為了今後的變法做準備。

他打算將變法改革,延續大明國祚的重任交到兄弟二人手上,由兄弟二人攜手完成。

萬曆的打算朱由楫自是不知道的,但是萬曆肯將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他去負責,萬曆是有意要鍛鍊自己這一點他倒是多少能夠猜測的道。

讓李進忠這位未來的九千歲暫時接掌東廠,用他來調查這件事,朱由楫自認為很合適。

畢竟按照原本的歷史,在明末的政治 鬥爭中就是這位一度壓的東林黨文官在地上摩擦的,他對李進忠的辦事能力有一百分的信心。若是這點兒事情都辦不好的話,李進忠也不會成為明末歷史上聲名赫赫的“九千歲”魏公公了。

這事情讓李進忠去執行就可以了,自己就居於幕後策劃一下就成了,自己當下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培養打造自己的班底勢力,過一段時間依照聖旨選送的勳貴子弟應該就要入京了。

從翊坤宮出來,朱由楫一邊往宮外走去,一邊在心裡思慮著,突然又折了回去。

待朱由楫與李進忠都退出去了,鄭貴妃心情有些許複雜的對萬曆問道,“皇上,如此重要的事情就這般交給蘭陵王負責,是不是有些......”

“愛妃是想說朕是不是有些欠考慮了?”鄭貴妃還沒有說完,萬曆便笑著問道。

鄭貴妃有些尷尬的頷首。

萬曆握著她的手,輕輕的嘆了口氣說到,“朕知道愛妃心裡對洵兒之事依舊有些難以釋懷,只是都過去這般久了,就讓他過去吧,校兒和楫兒是好孩子,朕做這些都是為了大明江山,也是為了你與洵兒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皇上......”鄭貴妃深切的望著萬曆叫到。

萬曆阻止了她要說的話,“朕知你心意,愛妃不必多言。”

然後才又繼續解釋道,“朕這幾年也認真觀察過幾位皇孫,由校、由楫兄弟二人在與由崧、由榘和由檢相處過程中恭謙禮讓,由楫更有仁孝,有由楫在朝中,朕百年之後,楫兒也能保愛妃與洵兒一脈富貴。”

鄭貴妃眼角含淚,真正要說話,這時,有宮女來報稱蘭陵王又回來了,正在殿外求

見。

萬曆見到剛出翊坤宮不久,就又回來的了朱由楫,有些意外的問道:“楫兒可還有什麼事要向皇爺爺稟告的?”

“皇爺爺,孫兒想請皇爺爺再下一道聖旨。”朱由楫直接將自己突然又折回來找萬曆的目的告訴萬曆到。

“你要什麼聖旨?”萬曆疑惑道。

“孫兒想請皇爺爺下旨,命大明正三品及以上武將,和勳貴一樣選送10歲至14歲年齡的子侄入京。”

萬曆一聽便明白了朱由楫的目的,這是有意要將有爵位的勳貴子弟和沒有爵位的將官子弟放在一起。對此,萬曆自然沒有不應允的,當即便答應了朱由楫的請求,第二日這份聖旨便被發了出去。

然後朱由楫告退,離了翊坤宮,又特意去向王皇後,朱常洛請安之後這才離開皇宮,返回十王府。

接下來的日子倒也沒有什麼需要他去操心的事情,朱由楫也樂得悠閒,每日裡就在府中繼續完善著他將針對勳貴和武將子弟的訓練計劃,以及對墨狼進行訓練,他準備將它訓練成一隻出色的軍犬,而且還是軍犬中的狗王!

朱由楫原本以為李進忠在接掌東廠的時候不會很順利的,不花費一番功夫肯定沒法讓東廠出京執行任務的,東廠內可是還留有不少陳矩提拔起來的手下,這些人驟然見到李進忠空降過來,肯定不會服氣的。

卻不想李進忠這傢伙不愧是能夠成為“九千歲”人物,竟然僅僅只是用了三天的時間,便基本上坐穩了代理東廠廠督的位置,再辭別過朱由校後,便將所有精幹的番子放了出去,開始在京師和兩淮活動。

李進忠和東廠上下幹勁十足,差事辦好了,他李進忠和東廠的春天也就到了。

李進忠雖然意氣風發,但是並沒有得意的便將朱由楫對他的提醒給拋在腦後,所以去兩淮一帶活動是他親自帶隊,而且東廠的番子出動也沒有大張旗鼓,為了不打草驚蛇,而是悄悄咪咪的分批出京,潛入兩淮一帶的。

朱由楫到沒有去關注李進忠用了什麼手段,能夠這麼快的就掌握東廠,他關心的在京師以外的勳貴、武將子弟什麼時候能夠入京,他已經基本上完成了計劃書,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見識一下大明的勳貴、武將家的子弟,對這些人進行訓練了。

畢竟這可是他下的很重要的一步棋,關係著自己今後的班底勢力班底建設,由不得他不去重視。

創業開公司還需要有自己的團隊呢,更何況自己這還是要守衛大明的江山,保護中華文明,如果歷史不發生大的改變,自己今後鐵定是要和農民起義軍、關外的建奴、蒙古人在戰場上做過好幾場的。

守江山可比創業難度要大多了。

熟不知,朱由楫在關心著這些人什麼時候可以在京師聚齊的時候,熟不知萬曆前後兩道聖旨,早已在大明勳貴以及三品以上的武將中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波瀾。

這些人當中除了少數

幾個隱隱猜測到萬曆和朱由楫目的,其他大多都鬧不大明白這其中的深意。

不過既然是當今聖上下了聖旨,要他們選送子侄給皇孫們做伴讀,自己這些做臣子的自然應當遵從旨意的。

只是這個自家的子侄到底要怎麼選,就讓他們為難了。畢竟是要給皇孫們做伴讀的,尤其是這裡面還有一位以後會繼承皇位的皇太孫,萬一自己的子侄不符合皇太孫的心意怎麼辦?這可是關係到自家的富貴和地位的,千萬不能馬虎,必須要認真考慮一下。

還有的就有些糾結了,這自家子侄當中沒有符合10-14歲這條年齡要求的怎麼辦?要麼是自家的子侄年紀太小,要麼就是自家的子侄已經成年,要麼乾脆就是只有閨女沒有兒子。

這讓咱們怎麼選啊?沒有辦法按照聖旨將子侄選送上去,這算不算是抗旨啊?

還有的則因為自家子侄太多了,有些為難到底應該選送哪一個?尤其是不少的公候勳貴府中,是應該選以後要繼承爵位的嫡子呢,還是應該選以後沒有什麼機會襲爵的庶出子?

這是個問題。

比如位於南京的魏國公府,北京的英國公、定國公和成國公府,就都在為這個問題感到為難。

這四家都是大明如今一等一的頂級勳貴世家,自家的子侄都不少,符合聖旨上10至14歲之間年齡要求的都有好幾個。

最後思來想去,魏國公和定國公、成國公府,各自選送一名自家沒有機會襲爵的庶出子弟。徐弘基、朱應槐、徐希皋想的比較多,想的是自家在保證原本爵位富貴傳承的同時,自家能夠再多出一兩個爵位,國公不敢想,有個侯爵、伯爵的就心滿意足了。

英國公府就簡單直接多了。老英國公張維賢很乾脆直接的就把自家的兩個嫡親孫子叫到了他的身邊,給他們講述回顧了一番祖宗的英勇事蹟,訓誡勉勵了他們幾句要他們記住老張家的爵位富貴都是皇上給的,一定要忠君效死,以後絕對不能辱沒了祖宗的威風和英明。

想到此前朱由楫與他的談話,現在他算是琢磨出味兒來了,這聖旨雖然是萬曆下的,但是這主意肯定是萬曆新封的蘭陵王朱由楫出的。這位蘭陵王的抱負不小,更兼小小年紀便有這般心計、手腕。

張維賢覺得他在朱由楫身上看見了世宗皇帝的影子。

所以他準備把自己現在的兩個嫡孫都送去。

同樣感到為難的還有遠在雲南的黔國公府。黔國公府同樣是大明頂級勳貴世家,相對於大明其他的恭候勳貴,黔國公府世鎮雲南,是真正的雲南土皇帝,祖上是大明開國功臣沐英。

黔國公府是最後才接到聖旨的,60多的沐昌祚在接到萬曆的聖旨後眉頭就一直沒有鬆開過。

因為沐家現在並沒有滿足條件的子弟,孫子輩的都已經成年,曾孫輩的到是有幾個未成年的,但是最大的曾孫女也才九歲,最小的更是還在穿開襠褲。

沐昌祚思來想去,最終只能寫了一個請罪摺子派人送去京師,向萬曆說明情況。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