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情報彙總,許步前和郭常綱達成了合作,許步前以七個億注資仁英集團,拿到了一成股份。”

“結合仁英集團的資產,這筆交易,郭常綱絕對是吃了大虧。但他依然同意了,這裡面肯定還潛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經偵隊傳來訊息,這段時間,仁英集團旗下在各地的醫療單位都陸續遭到了大大小小的危機,醫療問題頻發,鑑於這麼集中密集,肯定不會偶然巧合!”

“我們基本可以斷定,仁英集團的這些麻煩,很可能是許步前在幕後策劃推動的,他用這招逼迫郭常綱妥協,進而以低廉的價格拿到了這一成股份,成了仁英集團第二大股東!”

會議室內,黃克義指著小黑板,洋洋灑灑的分析道。

小黑板上,許步前、郭常綱等人的照片貼在上面,並用粉筆劃線連線,標註了他們的關係。

“交易內容就是只有這些了?”

葛中原在下面詢問道。

“還有一個小交易。”黃克義一抬手,投影幕上出現了一家***公司的資訊。

“這家公司,是許步前和許芊芊在半年多前成立的,主營***,但實際上就是一個倒買倒賣的皮包公司,他們從工廠定製各種***,包裝貼牌之後,透過自身的渠道網點銷售出去,銷售模式就是時下普遍的微商直銷。”

黃克義介紹道:“他們的成本投入很小,無非是請了一個四五線明星作代言,但他們的利潤相當驚人,尤其是微商這一塊,透過一層層的代理和下線,他們作為這個食物鏈的頂層,絕對賺得盆滿缽滿的。”

聞言,宋澈也不免搖起了頭。

***的利潤本就巨大,還運用微商模式,想想就知道這門生意該是何等的日進斗金。

至於微商模式,無非是直銷的翻版,靠著一層層的發展下線和代理,賺取源源不絕的“人頭費”!

而且相比什麼面膜,這種販賣***的微商更是一本萬利。

三無面膜貼到臉上可能還會出事,引發糾紛矛盾。

但***,只要吃不死人,就是食品藥品監督局都束手無策。

“現在,許步前將這家公司的三成股份轉讓給了郭常綱,應該也是包含在這筆交易中的,推測接下來他們會採取渠道合作,繼續擴大***的銷量!”黃克義繼續講解道:“這家公司的註冊資訊已經發生了更改,除了郭常綱入股,吳碧君也成為了監事和董事。”

說完,大家都不約而同的看向了宋澈。

宋澈亦是心如明鏡。

許步前是準備透過這個平臺,開始栽培吳碧君了。

現在這家皮包公司,幾方利益交錯,許步前是省城巨梟,郭常綱是醫療巨頭,許芊芊也是背景複雜,檯面的負責人還是小許總許明則……

吳碧君呆在這個位置上,可謂是群狼環伺、兇險莫測!

而這還不是最讓宋澈忌憚的。

“這家皮包公司,雖然經營模式有問題,但遠夠不上違法,現在許步前把吳碧君安在這個位置上,我估計很難查出什麼線索。”宋澈道。

“是啊,許步前擺明了還不信任這個女兒。”葛中原道:“本來還可以再等等,等到吳碧君獲取許步前的信任,但現在情況臨時有了變化,只怕等不起了。”

“有這麼急?”宋澈問道。

葛中原給專案組的吳菲遞了個眼神。

吳菲遞過去兩盒藥。

一盒藥是胰島素。

另一盒藥是治療腫瘤的。

宋澈拆開來,捻起胰島素的藥片嗅了嗅,皺眉道:“澱粉!”

“對,就是用澱粉壓成了藥片。”葛中原讚許的看了眼宋澈:“你再試試另一盒抗腫瘤的。”

宋澈又檢測了一下,眉頭皺得更深:“這是用鹽水勾兌了原料藥製成的。”

“而且經檢測,這個原料藥很低檔,輕則延誤治療,重者引發其他疾病,甚至危及生命。”葛中原沉聲道:“這些假藥販子把假藥裝到不同的藥盒裡,就堂而皇之成了治療各種疾病的藥品,可以抗腫瘤、治心腦血管、還可以成為高血壓患者的必備藥品,幾分錢的成本,搖身一變就成了價格不菲的處方藥……”

“這藥哪來的?”

宋澈又看了眼藥盒子,發現居然是正規的。

吳菲回答道:“是省城警方從一個藥販子手中繳獲的,省城警方偽裝成買家,在交易時將這個藥販子抓獲。這個藥販子還有上家,隱藏得很神秘,但透過各方面線索,可以確定,這批藥來自雲州,然後透過省內幾個城市的代理商,將這些假藥一層層的分銷出去。”

“藥品包裝盒都是正規的,根據生產批次,我們查到這是華豐藥業生產,由雲州的幾家醫院採購,犯罪分子應該是專門在各醫院回收藥盒,再收集到加工點以假冒真,然後再假冒醫藥公司的名義銷往各地。”

技術男宋健也開口道:“而且犯罪分子很狡猾,只收集製售高檔藥,根據資訊彙總,他們近期主要生產胰島素、心腦血管和腫瘤類等70餘種假藥,涉案金額高達一個億!”

鑑於制販藥的成本微薄,一個億,幾乎是販賣假藥的純利潤了!

難怪上次俞鴻嘯聲稱,制販假藥的暴利程度,遠超毒/品!

“這還是僅是從雲州銷往省城的,其他網點城市的涉案金額統計出來,很可能是一個天文數字!”葛中原道:“省廳領導獲悉後,已經動了雷霆震怒,要求我們雲州警方,不惜代價也要將雲州的加工點給揪出來,避免給群眾造成更大的生命財產損失!”

宋澈看著這個藥盒,目光深沉。

眾所周知,制販假藥的環節中,藥品盒子無疑是重要一環。

只要能拿到正規的藥品盒子,即便是澱粉,二次包裝一下,一樣能“合法”的流入市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實國家有關部門很早前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因此早在2003年就頒佈了《醫療廢棄物管理條例》:

醫療垃圾必須進行焚燒、集中處理,禁止任何單位個人轉讓、買賣。無論是使用過的紗布、針頭、輸液管,還是藥品盒、藥品瓶,都屬於醫療垃圾,應該有專人處理。

但和許多紅頭文件一樣,落實到基層,執行起來往往差強人意。

別說普通民眾,就是正規的醫療機構,都做不能自覺銷燬廢舊藥盒,進而,給了李鬼偽裝成李逵的漏洞……(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