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反觀,高成本投資且獲得高利潤回報的電影作品,卻很少。

好萊塢的這些電影公司,對卡梅隆可以說是又愛又恨。

他們對卡梅隆這個脾氣火爆又傲氣十足的導演搗鼓出來的劇本創意大開眼界,迄今為止他的導演生涯裡就沒有過一部失敗的電影作品問世。

至於恨,則不得不提他的燒錢能力。

從《泰坦尼克號》,再到後來的《阿凡達》,世界上最貴的電影投資製作費用記錄,幾次都是被卡梅隆打破的。

當然,舍不著孩子套不著狼的道理用在他的身上也十分合適。

《泰坦尼克號》與《阿凡達》最終獲得的票房是電影投資的十倍之差。

讓無數製作公司,以及準備看卡梅隆笑話的電影人驚掉下巴。

回過頭來,李賢哲毫不掩飾的將自己打算投資《阿凡達》續集的想法,跟眼前的老人透露出來,對方對於他的這個念頭一點都不意外。

只是...在作為中間人,像往常那樣幫他把卡梅隆約出來這件事上時,老人沒有直接答應,而是以此為契機,向他提起了另一件事。

這件事,也是使得他最近患上失眠症,並最終來到醫院看病的緣由。

“Lee...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對吧?”

李賢哲一時間沒看出來對方想做什麼,只是順著他的話說了下去“當然。”

“那...你說,如果我被別人拿著槍,要求我幫他們拍一部電影,我該怎麼辦?”

“嘿史蒂文,今天可不是國際愚人節,這樣的玩笑就不用開了吧?”

李賢哲一愣,坐直身軀“你是誰?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誰會瘋了拿槍指著你拍電影?”

“我也希望今天是國際愚人節,但是...這是真的。”

斯皮爾伯格苦笑了一下“這件事我沒有跟任何人提起,包括詹姆斯。

不過上帝大概是同情我的遭遇,所以讓我在這裡遇見了你。”

這話說到這個地步,已經很明顯了,斯皮爾伯格在他求助!

“真的有這樣的事情?”

李賢哲在反覆確認這位老友不是在整蠱自己之後,便擰著眉頭沉思了起來。

坦白的說,自從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華爾街的銀行家們將他們的資本主義大手伸進好萊塢。

那片夢想之地上類似早年HK娛樂圈裡黑道投資電影,去脅迫藝人替他們拍電影賺錢的事情經常發生,以至於大眾在提及這些事情,臉上都是一副見怪不怪的態度了。

只不過,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斯皮爾伯格身上,才是讓李賢哲覺得有些匪夷所思的。

在好萊塢凡是能夠站穩腳跟的電影公司,背地裡都和當地的黑道有所牽連。

不說高層有沒有自帶黑色背景,所謂的交納保護費,或者與地頭蛇勾肩搭背,像兄弟一樣親密無間的情況還是有的。

遠的公司不說,近一點的迪士尼的CEO凱文辻原,漫威的凱文費奇。

不同的是他們所認識的地頭蛇嚴格意義上來說,已經不是那些三教九流的街頭混混小團體所能比擬的了。

當黑幫成長到了一定的水準,就會面臨洗白轉型的選擇。

投資娛樂圈的產業是很多黑幫都會選擇去做的事情。

如今的迪士尼還有漫威影業的高層當中,就有不少沾帶黑色背景的。

大一點的出身本土知名團體,小一點的也只是在某些社團裡掛名。

拋開華爾街銀行家與本土黑幫投資電影洗錢,早就是公開的秘密不提。

李賢哲覺得斯皮爾伯格在好萊塢,乃至世界都是最頂級的導演,能夠在影響力和名氣比他還厲害的,都已經進了墳墓。

所以,哪怕有資本找斯皮爾伯格拍電影的人物,犯不著用這種低階又沒技術含量,還容易得罪人的手段。

除非...他們讓斯皮爾伯格拍攝的電影,是一般的導演拍不了的?

“誰要找你拍電影?”

李賢哲已經隱隱猜到了斯皮爾伯格如此為難的原因,但此刻的他腦袋還是有些亂哄哄的,總覺得自己抓到了什麼,但又捋不清楚。

“是紐約唐人街裡,華夏商會的人。”

華夏商會?

李賢哲聽的眼角一抽。

這...的確是來頭不小的人物。

華夏商會,是一批早年趁著舊金山淘金熱,從華夏來到美國打拼的清國人在紐約成立的組織。

起初是為了抱團應對當地黑人的排擠。

隨著時間的發展,這個商會逐漸的發展成了全美最大的華裔商人組織,控制著美國一半從華夏出口到美國的商品渠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然,還有一點不為人知的是,這家商會的前身,名字曾多次出現在華夏網絡小說裡一個經常被提到的組織——洪門。

也可以說,華夏商會就是洪門從古代組織轉為現代企業的產物。

“不應該啊...”

李賢哲早年在美國替李秀滿打點房地產事業的時候,曾與華夏商會的人進行接觸過。

拋開他們發家的歷史有些“複雜”和美國的政客很多都不待見他們(因為不參與投票大選)之外,多數隸屬這家商會的會員都是有頭有臉,業界口碑都還算不錯的企業家。

真要請斯皮爾伯格這樣級別的導演拍電影,只要出錢就完全ok了。

能鬧到掏槍逼著後者拍.....

“這家商會的負責人,前任負責人的兒子給了我一張三億美元的支票,說這是電影的拍攝製作費用,還外加了一億美元,說是我的個人酬勞。”

“what?”

饒是李賢哲有所準備,在聽到這個價格時也忍不住睜大眼睛。

四億美元啊,哪怕去掉斯皮爾伯格的一個億報酬,三億美元用來拍一部電影,這已經是當下好萊塢電影投資的天花板了。

印象中,只有卡梅隆的“阿凡達”達到過。

但...那是前前後後卡梅隆幾次拉來的投資加起來的總和。

或許十幾年前的兩億美元的《泰坦尼克號》的投資,放到今天絕對不止斯皮爾伯格收到的這些。

除此之外,遵照好萊塢電影的票房收益制度。

李賢哲認為這部電影想要回本,斯皮爾伯格必須要保證它的最終票房,在十個億美元以上。

連靠超級英雄電影大爆的漫威,都尚且不能誇下這樣的海口。

《復仇者聯盟》第一部的票房,在有了多位超級英雄個人電影的鋪墊,宇宙世界觀尚且成型的前提下才達到十五億。

倘若沒有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這些英雄的獨立電影,從一開始就上映“復仇者聯盟”系列,那麼最終的票房一定不會那麼高。

從這點就能看出,斯皮爾伯格的壓力可想而知。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