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之後,舍爾心裡也有些忐忑,看了黃哲一眼,不知道華東**對這個戰術有什麼評價。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黃哲點了點頭,道:“不錯,這個戰術很合理,看來德國海軍也確實是花了功夫。那麼我想問一個問題,要在主力決戰之前,削弱英國海軍的實力,德國海軍主要使用什麼戰術,需要什麼型別的軍艦,這些軍艦又需要那些效能?”

舍爾道:“一但發生戰爭,英國海軍肯定會對我們採取港口封鎖戰術,我們可以在英國軍艦巡航的航道上佈置**,夜間派遣驅逐艦抵近英國艦隊,施放**。”

港口封鎖,是優勢海軍慣用的戰術,在拿破崙戰爭中英國對法國,還有剛結束的遠東戰爭前期的日俄戰爭,日本聯合艦隊對俄國太平洋艦隊都是釆取的港口封鎖戰術。而被封鎖在港口中的海軍通常也是以**或**進行反擊,在日俄戰爭中,日本聯合艦隊的初瀬號和八島號兩艘戰列艦就是觸雷沉沒,當然港口封鎖的一方也可以使用**,俄國太平洋艦隊的司令官馬卡洛夫也是座艦觸雷身亡的。

黃哲搖了搖頭,道:“如果我是英國艦隊的指揮官,是不會使用港口封鎖戰術的。”說著命人掛起了一付北海的地圖,道:“德國面臨的海洋北海,只有兩個出口,一個是西南部的多佛爾海峽和英吉利海峽,其中多佛爾海峽的最窄處只有28公里,只用佈置**,加上兩側岸上的炮臺,配合小股艦隊就可以守住;另一個是北部的奧克尼群島和設得蘭群島海域,因此如果我是英國艦隊的指揮官,只用將艦隊駐泊在奧克尼群島,守住向北的出海囗,這樣就可以將德國艦隊封鎖在北海裡。平時派遣輕巡洋艦在徳國沿岸巡邏,發現德國出動艦隊,就立刻從奧克尼群島出擊攔截,根本不用冒著觸雷的風險,對徳國進行港口封鎖。如果英國採用這樣的戰術,德國怎麼削弱英國海軍的實力呢?”

在座的德國海軍的軍官都陷入了沉默中,因為此前德國預想的就是英國艦隊的港口封鎖,這時另一名德國海軍的軍官希佩爾道:“如果是我來指揮作戰,會派出一支小隊出擊作為誘餌,佯作攻擊英國沿岸,這樣英國必須會派出艦隊攔截,如果英國艦隊傾巢而出,派出的艦隊就立刻撤回,如果英國也只派出一支分艦隊,我就集中兵力,予以殲滅,這樣就可以達到削弱英國海軍的目地。”

黃哲點了點頭,道:“很好,那麼要實施這個戰術,需要用什麼樣的軍艦完成呢?”

德國海軍的軍官們又都沉思了起來,過了好一會兒,舍爾才道:“速度,實施這個戰術需要快速的戰列艦,無論是擔任誘餌的前哨艦隊,還是後繼支援的艦隊,都需要快速的戰列艦。”

施佩道:“現在正在建造的拿騷級,還有將要建造的赫爾戈蘭級,設計的速度都是22節,應該足夠了。”

黃哲搖了搖頭,道:“不,22節只是最基本的速度,我們認為要實施這個戰術,至少需要2支航速到達25節的戰列艦艦隊才行。”

這下子在場的所有德國海軍的軍官們都大吃了一驚,就連一向沉穩的提爾皮茨也吸了一口氣。這時舍爾忽然想到英國正在建造中的所謂“理想型巡洋艦”居說其速度達到了26節,忍不住道:“你們所指的是類似英國建造的那種理想型巡洋艦嗎?”

黃哲還是搖了搖頭,道:“英國在建造理想型巡洋艦,我們知道,不過理想型巡洋艦只不過是個代號,這是一種全新的軍艦型別,英國給的真正命名是戰列巡洋艦,也就是指擁有戰列艦的強大火力和巡洋艦的高速度。”

德國海軍的軍官們再次都露出驚異的表情來,看來華東**的情報能力要比德國強啊,至少德國並沒有打探到這種軍艦的真正命名,而從這種軍艦的特徵來看,確實是名副其實。

黃哲接著道:“關於戰列巡洋艦問題,我們等一會再講,在這裡只是簡單的說一下,戰列巡洋艦可以擔任誘餌艦隊的任務,但我所說的並不是戰列巡洋艦,而是戰列艦,航速到達25節的戰列艦。”

在這個時代的海軍,通常觀點就是戰列艦不需要太快的速度,一來是戰列艦的速度快了會影響炮擊的精度,二來戰列艦通常都是排成縱隊,進行戰列線作戰,這樣一來當然也就不需要多快的速度了。因此在前無畏艦時代,戰列艦的航速一般都在18節左右,裝甲巡洋艦的航速是20-21節,防護巡洋艦的航速是22-24節,形成三個速度等級,英德建造的軍艦也基本都在這個範圍之內。

而進入無畏艦時代,由於軍艦的動力改為蒸汽輪機,因此無畏號戰列艦的速度達到21節,這個速度也成為在舊時空裡,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無畏艦的速度標杆,德國建造的所有無畏艦,除了第一型拿騷級由於還是使用的往復式蒸汽機,速度只有20節,其他使用蒸汽輪機的無畏艦都是21節;英國的情況也差不用,從無畏號戰列艦開始,一直到鐵公爵級,也都是保持21節的航速。

不過英國的海軍底蘊和經驗都遠非德國可比的,由其是在量產戰列巡洋艦之後,英國人十分敏銳的發現,提升戰列艦的速度,也可以具有極大的戰術價值,因此又開創性的製造出快速戰列艦,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航速達到25節,其後續的復仇級戰列艦因為減少成本,削減了動力,但航速也達到23節,從而也徹底打破了無畏艦21節的速度標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表現十分搶眼,比防禦力薄弱的戰列巡洋艦優秀得多,也證明了英國開創的這一新型軍艦的成功,從而也影響了一戰之後的戰列艦發展,到二戰期間,美國建造的依阿華級戰列艦的速度達到了驚人的33節。

黃哲道:“高速化是戰列艦發展的方向之一,21節絕不是戰列艦的速度標杆,高速化的戰列艦除了可以參與普通的戰列線作戰外,憑藉其航行速度,執行多樣化的作戰任務。即使是在戰列線上,快速戰列艦也可以排在艦隊戰列線的前方,利用其速度上的優勢,擾亂敵方艦隊陣形。這一點其實在遠東戰爭的納土納群島海戰中得到體現。”

這個戰例德國的海軍軍官們都知道,是遠征軍艦隊參戰前,華東**的海軍和英國遠東艦隊之間進行的一場海戰,華東**的海軍主力為6艘戰列艦、2艘裝甲巡洋艦,英國遠東艦隊是8艘戰列艦,但華東**的兩艘干將級戰列艦的速度達到20節,而英國戰列艦的速度只有18節,因此干將級戰列艦憑藉速度優勢,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十分出色,為人民軍海軍取得納土納群島海戰的勝利立下首功,也成為這個時代,快速戰列艦成功的第一個戰例。

而且德國建造快速戰列艦是有條件的,首先在工業製造能力上,德國並不遜色於英國,並在華東**的介入下,在蒸汽輪機技術上趕上了英國,而且德國的小管徑鍋爐技術比英國強,因此在同樣的條件下,德國鍋爐提供的動力要比英國大,再加上華東**的艦型設計能力,德國完全可以建造出快速戰列艦。

雖然德國的海軍軍官們依然對快速戰列艦的戰術價值半信半疑,但在海軍方面,華東**無疑比德國更有權威性,而且又有成功戰例支援,因此德國的海軍軍官們一時到也不敢質疑,反正現在先聽著,等這次交流結束之後再慢慢研究消化。

這時提爾皮茨道:“即然需要快速戰列艦,那麼赫爾戈蘭級戰列艦的設計是否需要重新修改呢?”

黃哲道:“我們認為拿騷級和赫爾戈蘭級的建造還是按原計劃進行,不用修改了,因為修改設計,由其是修改軍艦的動力設計牽扯太大,幾乎等於是重新設計一型軍艦了,這會拖累德國的造艦速度,而且這兩型戰列艦的設計航速是22節,其實是偏保守了一點,實際航速很可能會超過22節,達到或接近23節,即使只有22節,和同型別的英國戰列艦相比,也還是有一定優勢的。因此我們傾向於還是設計一型全新的戰列艦,不僅要提升速度,同時還要提升火力,研發更大口徑的艦炮。”

提爾皮茨怔了一怔,道:“研發更大口徑的艦炮?難道305毫米口徑的火炮還不夠用嗎?”

黃哲道:“當然不夠,也許用在拿騷級和赫爾戈蘭級上是夠了,但海軍的技術是在不斷進步中的,艦炮的口徑和速度一樣都在前進,305毫米口徑的火炮也並不是戰列艦火炮的標杆,隨著技術的發展,戰列艦只會裝配更大口徑的火炮。根據我們的情報,英國正在研發13.5、14英寸,也就是343、354毫米口徑的艦炮,而且己經接近成功,如果德國不能跟上,只會被英國越甩越遠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