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了兩人的彙報之後,羅嶽點了點頭,看來安徽的局面,比自已想像的還要複雜得多,這些流言顯然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有所指向的。

羅嶽轉向兩名安全部的人道:“現在的情況,你們怎麼看。”

這兩名安全部的人都是本土歸化民,一個叫顧立源 吳道聲,工作時間都超過了5年,算是經驗不錯的,聽羅嶽問起,顧立源道:“羅將軍,從目前的情況分柝,我們可以確定有紅蓮教的人混入我們的營地裡,而且應該就分佈在這12個營區內。”

其實這個判斷並不算意外,連羅嶽、謝濤、朱南圳等人也基本能夠推斷出這樣一個結果,因此羅嶽接著道:“只有這些嗎?”

顧立源道:“目前能夠確定的事情只有這些。”

謝濤皺了皺眉,道:“不會吧,傳播流言的名單也有,難道不能從中確定幾個目標人員嗎?”

吳道聲道:“謝主任,僅從流言傳播名單,是很難確定目標人員,因為並不是傳播流言最多的人就一定是目標人員,如果我是目標人員,絕對不會過多的傳播流言,而是只用將流言傳給幾個人再由他們繼續傳播下去,因此傳播流言的數量只能作為一個參考,而不能做為判斷的標準。”

羅嶽點了點頭,道:“那麼我們下一步應該怎麼辦?是不是應該加強對流言的控制?”

顧立源道:“暫時還沒有必要,這些流言目前對營地的影響並不大,如果現在就加強對流言的控制,還容易打草驚蛇,因此下一步我們會對相關資料進行進一步的分柝,也許能夠確定幾個比較有把握的目標人選。然後就可以對他們實施抓捕了。”

謝濤道:“你們還需要什麼資料?”

顧立源道:“就是各營區的訪問記錄資料。從流言的來源看,現在流言主要分佈在12個營區裡,這也說明混入我們營地的紅蓮教人員決不是個別人,人數肯定會在10人以上,甚致會有2、30人,甚致是更多。”

朱南圳道:“會有這麼多人混入營地裡嗎?”

謝濤道:“這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們收容災民,基本就是來者不拒,沒有進行什麼偵別,而且這也是沒有辦法偵別的。所以紅蓮教的人只要化妝成災民,要混入營地裡也並不是什麼難事。”

吳道聲道:“人數更多只是理論上,不過我們認為人數也不會太多,不會超過50人,在20-30人之間的可能性最大,畢竟來潛伏的肯定都是紅蓮教的骨幹,這樣的骨幹在紅蓮教裡也不太多,因此紅蓮教也不可能派大量的骨幹人員來潛伏。”

羅嶽道:“那到也是。” 轉頭又對顧立源道:“你接著說吧。”

顧立源道:“不過這些人大概沒有想到,雖然混進了營地,但卻分散在各個營區裡,而他們要想行動保持一致,那麼互相之間要聯絡交流,那麼就在活動時間內跨營區訪問相見,而且訪問次數也決不會少,因此只要將各營區的訪問記錄資料,由其是流言分佈的12個營區的訪問記錄進行一次彙總統計,訪問次數最多的人,嫌疑也是最大,而再將這個資料和傳播流言數量的資料進行對照分柝,就可以大大縮小目標人選的範圍,並可能鎖定幾個把握較大的目標人選進行抓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災民安置營是實施的營區管理,營區內的災民,平時只能在自已所在的營區裡活動。當然在安置營成立之初每,天上午、下午各有一個小時的出營區活動時間,可以在活動時間內找自己的同鄉同族人員交流。但隨著營地裡人員的增加,出營區活動時間也改為每天只有一個小時,而且各營區只能輪流進行出營區活動,當然在出營區活動時間內,可以到其他營區找自己的同鄉同族人員,但在進入其他營區時,來訪者和被訪者都要進行登記。這樣做法的目地是減少營地內的人員流動,避免同鄉同族人員在營地裡拉幫結派、竄通勾結等。而現在這些訪問登記資料就成為查尋潛伏人員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

羅嶽道:“好。不過我希望你們拿到資料以後,連夜進行統計工作,明天一早我要知道結果。”

顧立源趕忙道:“是,保證完成任務。”

羅嶽對謝濤道:“謝主任,你安排一下。”

謝濤也道:“好的,吃完飯之後,我就馬上叫人把所有的訪問登記資料給你們,再給你們多安排幾個人手。”

羅嶽接著又道:“既然有人混進了營地,那麼就必然會和營地外聯絡,我們這方面是不是可以想一點辦法,如果能夠或者是掌握一些線索,就可以順藤摸瓜,也許能有大收穫。因此大家可以想一想,混進營地的人會採用那些方式和外部聯絡抓住營地外的聯絡人員,我們也可以有針對性的佈置。那怕是不能抓住營地外的聯絡人員,也可以切斷營地內外的聯絡,也可以算是一個成功。”

謝濤也點了點頭,道:“這確實是個辦法,不過營地裡進行營區管理,不僅可以減少營地內的人員流動,而且想和營地外聯絡的難度很大,我認為只有在碼頭卸貨、還有出營地種地、以及其他營地外的活動,才有機會和營地外聯絡,否則以我們營地的管理,我認為基本是不可能。”

朱南圳也道:“營地內外的聯絡方式,一定要是一個相對穩定,而且要有連續性的方法,而就算是有一、二次偶然利用我們的管理漏洞成功,但這種方式缺乏連續性,也不可能做為營地內外的聯絡方式。只有在營地外的活動,才符合這個條件。因此我們應該從明天開始,就加強對營地外活動的管理,嚴密佈防。不過這需要足夠的人手才行。”

羅嶽點了點頭,道:“人員不是問題,我這次來,帶來了2個營的軍隊,總人數超過了1500人,還有3艘船上還能再抽出1、200人來,這些人員都可以用起來,不過營地的情況,你們比我清楚,因此人員怎麼分派安排,還需要你們計劃,我希望明天一早,可以看到這個計劃。”

謝濤道:“沒問題,明天一早,肯定可以拿出計劃來。”

朱南圳道:“但如果加強對營地外活動的管理,嚴密佈防的話,會不會使營地內外暫時停止聯絡呢?這樣我們也很難抓獲住營地外的聯絡人員,因此我覺得是不是採用明松暗緊的方式,表面上還是一切如常,但在暗中加強監視,這樣效果就更好一些。”

顧立源搖了搖頭,道:“這種方式當然是最好的,但實施起來的難度太大,因為暗中監視,是需要很多前提條件的,一是監視的位置,不僅要隱蔽,而且還要保證視野;二是監視的人員要受過專業訓練;三是監視人員對外的聯絡方式,畢竟我們現在是在自己的統治區之外行動,很多條件都十分不足,而軍隊畢竟不是安全人員,讓他們在暗中監視,這恐怕有些超出了軍隊的能力範圍了,而我們的安全人員的人數也不足,不可能做到全面的監視。”

吳道聲也道:“像這樣的臨時短期潛伏,內外的聯絡勾通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局勢的變數太大,行動計劃會隨時調整,外部人員也要隨時瞭解內部的情況,以進行針對性的佈置,而如果在一定時間裡內外失去聯絡,那麼整個計劃基本就算是廢了,因此既使我們加強了營地外的管理、佈防,他們也會盡力冒險進行聯絡,而且如果能夠滿足一個條件,就是讓他們相信,我們加強管理、佈防,並不是針對潛伏的人員,而是另有原因,那麼他們就一定會按原訂計劃,按時的冒險聯絡。”

謝濤道:“怎麼樣才能讓潛伏人員相信,我們加強對營地外活動的管理,嚴密佈防,並不是針對他們的,潛伏的人員也不傻,只要看到這個架式,誰都會有所懷疑的。”

顧立源道:“其實現在到是有一個好辦法,就是借羅將軍來視查為理由,加強營地外的管理、佈防,這樣就合情合理了,我想潛伏人員就算是有所懷疑,也不會太多想,畢競對他們來說,和外面的人員聯絡才是最重要的。”

謝濤、朱南圳聽了,也都不由得眼睛一亮,這確實是個好辦法,謝濤道:“我看這個辦法可以,這是一個很好的借囗。”

羅嶽也點了點頭,笑道:“好,那就這麼做吧,但還是那樣,明天一早,我要看到人員的安排計劃。今天晚上就到這裡吧。” 頓了一頓,又對謝濤道:“謝主任,今天晚上還有一件事情,你用我的名議,把目前營地的情況發給鳳陽的安置營,問一問他們那邊的情況怎麼樣,同時也要加強營地的警戒情況,要求他們最好是在明天一早就回覆我,那怕是一個初步的回覆也行。”

謝濤忙道:“好的,我把電報稿寫好後,先給你看一遍,如果沒有問題,就發給鳳陽那邊去。”(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