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的屋子後,趙虞枕著雙手躺在床榻的邊沿,思索著母親周氏所說的難民問題。

自前幾日來到這個家後,他所見到的都是這座魯陽鄉侯府內的情況,卻從來不曾想過,原來在這座府邸外,世道並不是那麼太平。

不知過了多久,趙虞輕聲問道:“靜女,我娘所說的難民,鬧得很嚴重麼?”

在旁,靜女安安靜靜地坐在一把凳子上,由於周氏已經允許趙虞可以歇幾日再去公羊先生那屋,因而她倒也不再催促或勸說。

直到聽到趙虞的詢問,靜女這才搖搖頭解釋道:“少主,奴也有許久不曾出府了,不清楚府外的情況。……要不奴找在府門值守的人問問此事?”

聽到這話,趙虞臉上露出幾許驚詫:“你是說,府門外就有難民?”

“有一些的。”靜女點點頭說道:“前些日子,在夫人還未派奴前來伺候之前,奴碰巧聽到府內的大管事向夫人稟告,說有些難民聚在咱鄉侯府外,祈求咱鄉侯府施捨一些吃食……”

“哦。”

趙虞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旋即翻身下了床榻:“走,去前門看看。”

“這……少主,等等奴……”

片刻之後,趙虞便帶著靜女來到了前院。

期間,有碰到府內的僕從與護衛,這些人好奇地看著府上的二公子快步向正門而去,但倒也沒有上前搭話。

徑直來到府邸的正門,趙虞此時便看到正門緊閉,從旁有四名腰跨利劍、身穿皮甲的衛士在那邊閒聊著什麼。

『這麼嚴重麼?連府門都關上了?』

趙虞驚訝地想到,因為在他的印象中,一般大戶人家是不會在白天緊閉正門的——這大概是有什麼說法。

注意到趙虞與靜女向自己走來,那四名原本正在閒聊的衛士立刻停止了說話,紛紛面帶困惑地向趙虞二人看來。

其中有一名目測三四十歲的護衛朝趙虞走近幾步,旋即拱手抱拳,率先行禮:“二公子。”

繼此人之後,其餘三名護衛亦紛紛抱拳行禮:“二公子。”

趙虞也很意外於這些護衛都認得自己,不過這就好辦了,他朝著那四名衛士點了點頭,亦學著他們抱拳行禮作為回應。

“幾位辛苦了。”

“……”那四名衛士見此,明顯感覺有些驚奇。

此時,那名目測三四十歲的護衛困惑問道:“二公子,您這是……二公子來這邊有什麼事麼?”

趙虞並沒有立刻道明來意,而是拱手問道:“這位大叔怎麼稱呼?”

聽到趙虞這話,那名三四十歲的護衛微微一愣,旋即臉上露出幾許惶恐之色,連忙拱手說道:“在下可當不起二公子這般稱呼,在下張應,二公子叫在下張應即可。”

旋即,在鄧應的示意下,其餘三名衛士亦紛紛向趙虞抱拳,自報姓名。

牛繼、鄭羅、石覺,這便是其餘三名衛士的姓名。

互通姓名之後,氣氛融洽許多,此時趙虞指了指緊閉的正門,問張應道:“張大叔,我想知道,為何白晝裡將正門緊閉?”

“二公子叫在下張應即可。”

說著,張應回頭看了一眼緊閉的正門,旋即對趙虞解釋道:“回稟二公子,這是張衛長的命令。”

『張衛長?』

趙虞小聲附耳詢問靜女:“那是誰?”

溫熱的呼吸,弄得靜女耳朵有些發癢,她忍著羞澀,附耳對趙虞解釋道:“少主,府上的衛長姓張名純,此人深得鄉侯器重,統轄府內的眾多衛士……”

“哦。”

趙虞瞭然地點點頭,旋即又問那幾名衛士道:“原來是張衛長的命令……不過,為何要緊閉正門呢?”

“這個……”

張應臉上流露出幾許遲疑,似乎在猶豫是否需要透露給眼前這位二公子。

見此,趙虞又補充了幾句:“莫是因為難民的關係麼?”

聽到這話,張應繃緊的臉龐稍稍放鬆,他驚訝地問道:“二公子知道此事?”

趙虞點了點頭:“今日聽母親提過。……是故我來前門問問情況。”

“哦。”

一聽到周氏,張應也不再隱瞞,如實告訴趙虞道:“正如二公子所言,張衛長下令關閉府門,正是唯恐那些難民衝擊府內……”

“衝擊府內?”趙虞微微睜大雙目,面露驚訝之色。

話音剛落,從旁有最年輕的衛士鄭羅小聲嘀咕:“活不下去之人,什麼做不出來?”

聽到這話,張應回頭瞪了一眼鄭羅,年輕的衛士遂不說話了。

然而此時趙虞已經聽到了這話,驚奇地問道:“那些難民竟會衝擊府邸麼?”

張應會錯了意,以為是趙虞害怕,連忙安慰道:“二公子莫驚,這只是張衛長謹慎起見,那些難民豈有這個膽量敢衝撞咱鄉侯府?二公子請放心,即便有人膽敢如此,我等亦會立刻將其……”

他抬起手,下意識地要做一個下劈的動作,但在看了一眼趙虞後,他半途將手收回,嘴裡亦改了口:“將其抓捕。”

『……』

看了張應兩秒,趙虞識趣地沒有細究,岔開話題問道:“此刻府外,可還有難民在麼?”

張應回答道:“有七成往縣城方向去了,但還是有些人聚在府外。”

“能開門讓我看看麼?”趙虞問道。

“這個……”

張應猶豫了一下,勸說道:“二公子,恕在下直言,這些難民可沒什麼好看的,就是一些從他鄉逃難而來的人……”說著,他看了一眼趙虞,又補充道:“這些人大多又髒又臭,其中有些甚至心腸還不乾淨……”

“張大叔,拜託了。”趙虞拱了拱手。

“……”

張應眼中閃過幾許為難之色,足足遲疑了兩個呼吸後,他這才點頭說道:“既然二公子執意……那好吧,不過,請二公子千萬不可靠近那些人。”

說著,他朝著其餘三名衛士點了點頭,下一刻,其餘三名衛士合力抱下了門栓,將府門開啟了一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見此,趙虞便走上前幾步,從開啟一線的正門中往外瞧。

此時他方才看到,距他鄉侯府正門約二十幾步外,有許許多多衣衫襤褸的難民,這些人有的在府外的空地上用衣物與樹枝搭建了一個棚子,有的則披著衣物坐在地上,還有一部分則乾脆躺在地上——許久趙虞都不見其動彈一下,也不曉得是否還活著。

鑑於角度問題,趙虞並不能看到所有的難民,他只能大致估測,估測出府外的難民怕是有二三百人之多,其中大多亦老弱婦孺為主,瞧不見有多少身強力壯的。

但遠觀這些難民的氣色,或者說是這些難民的氛圍,趙虞感覺死氣沉沉,就彷彿是一些行將就木的將死之人,幾無生氣可言。

等等,照這麼看,似乎難民的問題也並不算嚴重?

他想了想問張應道:“張大叔,據我所言,府外的難民約二三百人,如果難民的數量只有這些的話,府裡稍微給予一些吃食,救濟一下,應該也不要緊吧?”

聽到這話,在旁的張應多看了趙虞幾眼,旋即苦笑著說道:“二公子仁慈,但這些難民,僅僅只是百中之一而已。……咱鄉侯府這邊,府內只發過一次吃食,短短幾日而已,那是夫人命令的,與二公子一樣,夫人亦可憐這些難民,下令府內取出一些吃食給予難民,沒想到在短短幾日內難民蜂擁而至,轉眼就增漲至千餘人,張衛長唯恐出事,請鄉侯勸阻了夫人,不再發放吃食,才杜絕了更多的難民湧向這邊……”

頓了頓,他又補充道:“正如張衛長所言,當時停止發放吃食後,府外的難民神情激憤,或有人叫囂著要衝擊府內,甚至帶頭教唆其餘難民,張衛長見此,便帶領府內衛士殺……呃,抓捕了其中幾人,這才將這股難民當時的氣焰壓制下去。”

『……』

趙虞若有所思地轉頭看了一眼名叫鄭羅的年輕衛士,終於明白這位年輕衛士方才為何會說那樣的話,原來是已經有過先例。

可能是注意到了趙虞的舉動,張應壓低聲音勸說趙虞道:“二公子無需可憐這些難民,我大晉原本就明文禁止鄉民擅自逃遷,這些難民因各自鄉里鬧了天災,不遵官府的禁止,遠赴他鄉逃難,原本就已觸犯了國法,更別說其中有些人為了得到食物還會不擇手段……就像夫人那回,明明夫人起初是善意,可待咱鄉侯府停止發放吃食後,這些人竟視咱們為仇寇,甚至叫囂要殺入鄉侯府搶奪糧食,簡直混賬!……死有餘辜!”

『升米恩、鬥米仇啊……』

趙虞心中微微嘆了口氣。

“咱鄉侯府這邊還算好。”

從旁,叫做牛繼的護衛補充道:“咱鄉侯府在周邊的田地,包括田地一帶的幾座穀倉,這些日子頻繁遭到難民的偷竊、甚至是搶掠,有大量的難民圍聚在那裡,逼得咱們派了不少人去看守……有些時候這些難民的行徑,簡直與惡寇無異!”

趙虞越聽眉頭越發皺起:“縣城……我是說咱魯陽縣的縣令,他不管麼?”

“管不了那麼多人啊。”

張應搖頭說道:“前兩日,張衛長護送鄉侯從縣城返回府內,當時我與他說過幾句,據張衛長所言,此刻圍聚在縣城城外的難民,已有四五千人之多,二公子不知,縣城這幾年總共也只有三千戶人,這一下子就多了將近一千戶,而且還是張著嘴等著吃食的,縣城如何負擔地起?更別說還有源源不斷的難民湧向咱魯陽縣……”

長吐一口氣,張應搖搖頭說道:“是故,縣城那邊只能將這股難民攔在城外,不管其死活。”

趙虞聽得一愣,有些驚愕地問道:“縣城不放糧?”

張應徐徐吐了口氣。

“不放!”

“……”

趙虞張了張嘴,神色複雜地看向府外,此時他見到有一名婦人懷中抱著一個嬰兒,手中牽著一個幾歲大的孩子,跌跌撞撞地奔向府門這邊,滿臉哀求之色。

“懇求你們……求求你們……”

“關門。”

張應平靜地吩咐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