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大娘難得一次去往公社,到底還是有人在關有壽提起,可人就是這樣,死心了也就無所謂。

換成以往,關有壽會去打聽一二,但她好好的去,好好的回,有也無非是去找親閨女告狀。

他更是全當不知。

他不是沒見到他娘有意地穿著薄薄的棉襖望著他,可他孝順的老妹兒去年不就送了一件外棉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不是沒聽到他娘在隊院跟那些老大娘抱怨天冷兒了柴火少,可你不捨得你那些兒子受累,怪誰?

不想見,不想聽。

遠遠地避開。

他勸著自己放下,既然決定不了投胎,那他就給自己來次新生。如他閨女,棄兒又如何?

她就是他關有壽的親骨肉,就是他關有壽的掌上明珠。

縣城城南,一處樹林子。

白雪覆蓋了地面。

就如那一年。

他失去了一個女兒,老天又還給了他一個。

過去了,真的是過去了。

閨女,塵歸塵土歸土,以後爹是真不會來此了,別怪爹狠心,世上有太多強求不得的緣分。

安心去投胎吧。

淚流滿面的關有壽燒盡手上最後一張紙錢,仰望著天空,抹去眼淚……毅然走出了樹林子。

臘八這一天不止是關平安兄妹倆人的生日,也是一個重要節日。

古代十二月祭祀“眾神”叫臘,因此農曆十二月叫臘月。臘月初八這一天,舊俗要喝臘八粥。

傳說釋迦牟尼就在這一天得道成佛,所以臘八粥也叫“佛粥”。如今寺院蕩然無存,敬神祭祖也是偷摸著。

葉秀荷知道每逢這一天,自己男人為了感激老天讓她脫離難產,都會天沒亮就偷摸著出去燒紙錢。

敬神了,那祭祖呢?

沒祖宗!

聽他這麼說,葉秀荷也沒往心裡去,往年臘八粥都是關老大親自端到供桌,應該又是老關家啥破規矩。

等他喝過昨晚開始熬的臘八粥後離開,葉秀荷就開始忙不迭地進屋端出炕上已經醒好的白麵。

打孩子出生至今,她從來沒有好好替孩子慶生一回,幸有的一次,還是在孃家吃了兩碗麵條。

她忘不了當時一對孩子一臉驚喜,卻偷偷嚥下口水,無論如何要所有人都先嚐一口的小心翼翼。

葉秀荷一臉微笑,從掛在房梁下的土籃子內取出一條野豬肉,又從牆角一個甕內拿出四個雞蛋。

想想,她又嫌數字不吉利,再抓了兩個雞蛋。

擺好東西,握著菜刀的手突然一頓,葉秀荷瞅了瞅西屋,擱下菜刀,先拿起了擀麵杖。

案板上,兩塊麵疙瘩在她的大力擀壓下,漸漸變成了薄片,葉秀荷一雙巧手將面折了起來,用刀切成了細條兒。

反覆進行相同程式。

很快臉盆底兒的麵疙瘩變成了案板上一條條細面,她這才開始將肉切成薄薄肉片,備上香菇白菜丁。

為了讓一對兒女睡個踏實覺,她是手腳儘快輕了又輕,但這一翻動靜終究還是驚醒了西屋的兄妹倆人。

“呲啦”一聲,與往常她用筷子戳一下凍成塊的葷油不同,肉片入熱鍋發出的聲音也散發香味兒。

關平安蹙了蹙鼻子,裹著棉被往炕上滾了一圈。

隔了一塊木板的關天佑聽到動靜,跳下炕跑到她這邊,“妹妹,今天是啥日子啊?咱娘居然放大招兒。”

關平安連忙掀開被子替他捂好,“我也不知道呢,爹爹不是去縣城了嘛,娘咋這麼早就燒菜啊?”

“來客人?”

“不象。”

“今天是幾啊?”

關平安樂得咯咯直笑,“過年還早著呢。”

“怪了。”

“啪”的一聲,關平拍響自己腦門,“今天是不是臘八啦?前幾天五丫姐就說過了臘八沒活幹了。”

關天佑立馬彈起身,“沒錯,一定錯不了。怪不得昨天太奶奶在撿豆子,還讓咱們響午早些過去。”

“難怪鳳姨讓咱們今晚去她家吃飯,娘說麻煩,她還說沒啥菜,就圖個熱鬧。她準是記得今天是啥日子。”

兄妹倆人頓時樂得咯咯直笑。

“哥哥/妹妹,生日快樂。”

異口同聲喊完,兄妹倆人哪顧得上暖乎乎的被窩,套上衣褲就往外屋跑,“娘,是不是臘八啊?”

“沒錯。”葉秀荷失笑地喊了一聲,“快回去躺好,等麵條好了,娘喊你們哈。”

“不行,哪能讓你煮麵條。”關天佑朝關平安招了招小手,“今天咱們兄妹倆包了家裡活兒。”

“要先說謝謝娘。”關平安朝哥哥眨了眨眼,“是吧,是吧?”

“對。”關天佑牽過妹妹的手,“咱們先給娘磕頭。”

兄妹倆人退後幾步,跪到地上磕頭。“謝謝娘生下我們。”“謝謝娘養大我們。”“娘辛苦了。”

三聲三個響頭,讓葉秀荷扭頭擦去眼角淚花,“就愛作妖,地上涼,還不起來。”

兄妹倆人相視一笑,站起身跑過去,一左一右保住她大腿,“娘,你歇會兒,我來,我可厲害著呢。”

“娘,你快過來坐,瞅瞅你兒子閨女手藝。”

“好了,知道你們是好孩子,鍋裡正燒著呢。”葉秀荷急忙抓住灶臺,“娘就想給你們煮麵條。”

“等我爹回來,咱們一家人一塊吃好不好?”

葉秀荷怪嗔地斜了一眼一對兒女,孩子孝順,她如何會阻止?“行,正好先喝粥。今天還想吃啥說哈。”

“能提要求啊?”

“當然能啊。”

關平安瞟了眼六個雞蛋,跑出牆角從甕內抓了兩個雞蛋出來添上,“我要一家人一模一樣的。”

“娘不愛吃雞蛋。”

“我知道啊,我娘還不愛吃肉;還不愛吃白麵;還不愛吃大米飯,啥啥稀罕,我娘都不愛吃。”

娘仨圍著灶臺說說笑笑的。

洗簌過後,娘仨連同小黑黑子兩貨喝過臘八粥。

為了圖個吉利,又開始給家裡的兩頭豬和雞鴨也喂一些,又在門上、牆上、樹上抹一些臘八粥。

這才兵分三路。

由關平安挎著土籃子去趙家送粥,關天佑去給馬振中家送粥,而葉秀荷自己則給前院幾戶人家送些臘八粥。

可送出去多,回來的更多。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