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撈海豬的小隊伍終於返航。

而沙灘上,已經有人把解魚的工具都放置妥當。

舢板還沒抵達,沙灘上又有些兩位穿著水靠的漁民們急匆匆地衝進海水,一人一邊將舢板快速地拖上沙灘。

緊接著更多的人跳上舢板的,還有幫忙拉綁海豬的繩子的……

眾人拾柴火焰高,兩頭一大一小的海豬終於上了海灘。

沒見過世面的幾位“外來戶”遂奮力擠進去一探究竟!

別說,還真是大黑魚。

最大條的“黑魚”,躺在沙灘上足足有一米五多長,頭部、背部等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傷痕。

比它稍小的“黑魚”也有一米長,分量比老大輕了些,也足有上百斤重,身體部位也有幾處不同程度的傷痕。

這時一位老大爺開始用刀劃開了最大那條海豬的胸腹……霎時間,一股極為刺鼻、特別腥的味道撲鼻而來。

關平安迅速往後撤退,卻發現圍聚一起的人群絲毫不見嫌棄,反而各個激動得眉開眼笑的。

“瞅瞅,豬皮下的那一段多肥,熬製出來能有不是葷油。”

“皮子也能做不少靴子。”

……

也是,她低估了現狀。

不說這三四百斤的肉,對於往日沒什麼油水的人家來說有多重要,就此刻還有不少人穿草鞋。

特別是在漁民們都開始擔憂冬日果腹大事兒之際,這絕對是及時雨,讓各家都有指望能過個好年。

兩條魚一一被放到案板上肢解,隨即分類放入一個個大木盤和大木桶,開始有人拉回隊院。

不管是生產隊制度,還是漁村祖輩流傳下來的一套規矩。

這樣的肉食,整個漁村的人必定都不會落下誰家,即使沒人過來出把力,也都能分上一些。

通常都是誰家發現的,都要搞得清清楚楚,有功的自然就會是最大的一份,要不然以後別人誰還會用心不是。

這回倒是外人發現,他們也不小氣,包括隊長在內的都喘著粗氣,高聲喊著關有壽一行人一塊回去。

如此腥味的東西,說實話,還真沒興趣,但到了這會兒,其實沙灘上也沒什麼好東西值得趕海。

而且遲了一步過來的馬振中仨人也算喝飽了海風。當然,他們更多的是怕幾個孩子會凍出個好歹來。

海邊氣溫可不比內陸,再說趕海也不急一時,於是一行人也跟著人流撤出沙灘回到村莊。

這次借宿的一戶人家,院子離海灘其實不是很遠。陽坡、地勢比較平緩,站在院外還能欣賞到海景。

與整個漁村人家的海草房一樣,這戶人家的屋頂也是用海草晾乾後,一層層的,鋪就而成。

遠遠望去,整個漁村的屋頂都尖尖的,時間一久已成了一道灰褐色和暗黑色相間的風景,相當有地方特色。

一行人還沒進院子,從這棟海草房裡面衝出一對年約三十的夫婦倆人,也不去隊院領肉,態度還忒熱情。

尤其是這家大娘,留下男人招呼關有壽五人敘舊,她自己則連拉帶扯地推著四小孩兒進屋。

不光是早早就騰出西屋,南北大炕上燒得熱乎乎的,而且他們馬車上的舊棉被也被摺疊得整整齊齊鋪在上面。

“凍壞了吧,趕緊上炕。”

對方家裡的小孩不少,三男二女,其中有三位剛才趕海時就認識,這一下子全一股湧到西屋。

“快上來,等會咱們就能吃鹹魚餅子,我娘還熬了海鮮粥,很好喝的,我能一口氣喝上三碗。”

“謝謝大娘。”

“謝啥,你爹他們跟你大爺都是打小就認識。快上炕,等吃飽暖和了,晚上讓你大丫姐帶你們去趕海。”

“大娘,晚上也能趕海啊?”

“今兒白天九點退潮,晚上九點也會退潮。吃了飯我帶你們先去南面放幾個魚簍,沒準能逮著大龍蝦。”

“海子哥,你懂得好多啊。”

一群孩子們唧唧喳喳的好不熱鬧。

外面關有壽聞言倒是放了心,與大家去了相距不甚遠的隔壁,那裡還有一幫子年幼相識的朋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炕桌上擺滿了各色各樣的海鮮。

蒸飛蟹、炒海膽、海蠣子、蝦爬子、花蛤、蜆子……炕沿還放著一臉盤煮熟的大大小小海螺。

關平安眼睛都看直了,不知該先吃哪個好。這裡面很多品種,她都沒吃過,壓根不知道味道如何。

她看向了關天佑。

兄妹倆人都差不多。

正當她打算先抓海螺,這個保險,挑肉就行。一筷子的東西夾到了她的碗裡,“這是海膽,你先嚐嚐看好吃不。”

這東西現在黃黃的,和趕海時見到的完全不同。

關平安頂著她石頭大娘的笑容,用筷子夾了點起來放嘴裡,這一吃口感還真不錯,鮮甜細滑。

“真好吃!哥哥,你們快嚐嚐。”

石頭媳婦又夾了一筷子的東西到她碗裡,“這是炒的海蠣子,你們先吃這些不費事的,吃飽了再挑螺。”

“大娘燒的都很好吃。”

石頭媳婦放下筷子,失笑地拍了下她的腦袋,“海子,你們教弟弟妹妹們咋吃。娘去隊裡領東西,不夠了外屋還有。”

“好。”

她這一離開果然是對的,孩子們更是毫無拘束,圍著海子兄妹幾個邊吃著邊溜出一個個問題。

“海子哥,你們真幸福,有這麼多好吃的。”

關天佑瞥了眼馬明江,夾了一筷子海膽放入妹妹碗裡,“海子哥,你們趕海的東西不用交給隊裡?”

“漁船打上來的會上交,隊裡會送到漁場。我們平時吃的都是趕海得來的東西,你們家呢?”

“除了野菜野果子,其他都是隊裡的。就說我們那的河吧,我們能釣兩條解解饞,可多了就不行。”

“那我這比你們那邊好多了。”

這邊男孩子一邊吃著一邊交談,那邊關平安也與她的大丫姐在交頭接耳她也有很多疑問正要解開。

比如屯裡老人都是翻過雲山就是海,可她瞅了老半天,大山還是大山,但絕對不是她屯裡的雲山。

再比如,瞧著人家男主人跟她爹他們挺熟稔的,說是少年玩伴,總不可能也跑個老半天過來一趟。

這可涉及到她將來的美食大業。

來,來,來,咱們接著嘮嗑。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