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事情沒她想象中那麼簡單,也幸好她沒有冒冒失失地給關歡喜或者李長樂去一封信。

關大爺他敢不敢來京是一回事,可他心裡又是一翻如何打算,會打的什麼主意,誰又能保證。

起碼眼前的關歡喜見老爹抹淚兒,她心裡還是有些埋怨自家三哥真狠得下心。說走就走還沒啥,可居然連個地址都不給。

平心而論,她也覺得她爹她娘是逼得她三哥實在怕了他們,可咋說都是親爹親孃,咋就能真放下了。

“爹,我真沒三哥地址。”

“姐,大中那肯定有,可惜我問了他都不說。我們也不是想跑去找三哥,就是想給他時常寫封信。”

關有全說著瞅了瞅一聲不吭的老孃,見她沒阻止,繼續說道,“本來就離得遠,再不聯絡,咱們這個家就真散了。”

“算了,別為難你姐。”關大爺抹去眼角的淚花,擠出似哭似笑的笑容搖了搖頭,“爹就是想跟他說一聲真沒想攔他。”

“爹……”關歡喜有些無措地喊了一聲,卻不知該說什麼是好。

“都說養兒防老。”關大爺嘆了一口長氣,“你三哥這是該有多恨我。連房子都不要,擺明了他再也不回來。”

“不是,三哥是擔心屋子沒人住會荒了。”

馬振中是誰?你三哥不想讓給老二,他就不能給大侄子?可這話,關大爺自然不會當面說出口。

多好的院子,整個屯子獨一份,那個狗雜種說不要就不要,還故意打他的臉,立了文書給外人。

害得他現在都沒臉出門!

“唉……現在說這些幹啥。你三哥是怕我搶房子呢,你幾個兄弟都有房子,我搶了給誰?我當初就該聽你娘的,真不能讓葉家堡的姑娘進門。”

“……三哥家,真不是三嫂當家。”關歡喜想想補充一點,“家裡大小事,都是我三哥說了算。”

“那葉老五他幹啥不說你三哥住哪兒?”

“親家大爺說先等三哥安頓好。現在三哥住外人家,肯定不寬敞,等他搞妥了,肯定讓你和我娘去住些日子。”

“你信?”

關歡喜心虛地撇開視線看向一旁的老弟關有全,見他毫無跟著勸兩句之意,她不得不硬著頭皮重重點了點頭。

不然讓她咋說?

跟著二哥一塊罵三哥?她真做不出來。甭管咋說,三哥對她這個妹妹是真好的再不能再好,她不能喪良心瞎咧咧。

關歡喜陪著他們又坐了一會兒。坐著坐著,見時候也不早,難得的休息一天,她還想趕回去準備晚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提出告辭之時,關大爺又偷偷地抹了一下眼角。

關歡喜又是心酸又是不忍。自從她記事起就從來沒見過她爹掉過一滴眼淚,她爹這會兒是真後悔了。

送關歡喜出門的是關大娘。

母女倆人一直走到屯子西口,推著腳踏車的關歡喜停住了腳步,“娘,別送了。三哥給我寫信,我會過來。”

皺緊眉頭的關大娘還是一聲不吭地,擺了擺手。

“你別上火啊,想吃啥就吃。”關歡喜忍了好幾個月一直未透露的話,終究在消瘦蒼老不少的關大娘面前,倒了。

“其實,除了三哥讓我多照顧你一些,安安也說了讓我花了多少錢先記下來,她每年到了年底都會寄過來。”

關大娘張了張嘴又合上。

“倒是我爹那兒,孩子好像心裡有氣,提都沒提她爺。”

關大娘還是一聲不吭地擺了擺手。這次,她直接轉身就走。其實,就是老姑娘沒提起,她心裡又豈會沒數?

不管是她三兒,還是小孫女,既然說過給她養老就一定會給她養老。她愁的從來就不是哪天餓死。

可她想要的是這些?

關歡喜一路心不在蔫地騎著腳踏車,到了家時,她意外地聽到原本沒說今天回來的李鐵軍說話聲。

“你今兒個不用上班啊?”

與自家孩子在院子說話的李鐵軍聽到動靜轉頭笑了,“跟你前後腳,本想去接你,後來來了人就沒走開。”

關歡喜停好腳踏車,朝他們父子/父女四人走去,“誰上門了?”

“成子他們幾個。”

很顯然,李鐵軍不想提起幾個哥們過來究竟有何事。將手上的土鎬遞給大兒子,他洗了手進了屋。

正房東屋。

關歡喜和往常一樣,去了一趟孃家回來,她都會先跟婆婆說一聲,順便說說她父母讓親家去串門坐坐。

當然,假的`

關大爺想不到這一套,關大娘更無心提醒這一句客套話。與老親家來往?閒的。更別說他們老倆口如今最討厭的就是所謂的親家。

被葉五爺嚇唬過的關大爺恨不得不認識這麼一個親家,而關大娘?如今對葉秀荷這個兒媳婦更是厭惡十分,連帶著葉大娘都被親家母詛咒了好幾個月。

“親家有心了,快去歇會兒。”李老太樂呵呵地連連點頭,全當自己沒瞅見老兒媳滿手去的孃家再空手回。

奇怪?

真沒啥好奇怪的。

原本就一直是兒子他三舅子回禮,其他幾個只收不回。親家又邀請上門做客?呵呵~客套話而已。

俗語:“不聾不瞎,不配當家。”她老倆口還能活幾年?說了幹啥,有,也得交給老兒子背後教妻。

坐在炕上的李老爺子見老伴對著兒媳婦的背影直搖頭,拿起炕上的長菸斗戳了戳老伴的後背。

李老太轉過身笑了笑。

“挺好的。”

“知道了。”

“別欺負老實人。”

這死老頭,說啥呢!她是惡婆婆?李老太沒好氣地白了眼老伴,“就是看在孩子三舅份上,我也不會糊塗。”

李老爺子倒是沒在調侃老伴。人的機遇,實在說不清。都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不,都還沒三十年。

關家這三小子說起來就起來,從屯子就直接進京城,簡直是一步登天。這會兒啊,只怕親家悔的腸子都青了。

喊老姑娘回去幹啥?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人心都是慢慢變冷的。能讓親兒子說走就走,可見這其中還有很多事情,外人懂不了。

“孩子娘,你手上還有多少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