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立冬,世界青年日是後天。”張重笑著從廚房出來,手裡還端著一盤幹餃,“來,洗洗手準備吃飯,爺爺奶奶馬上就回來了。”

“來了來了。”

芃芃興奮地跳了起來,這丫頭吃飯是最積極的。

她洗完手回來之後,趴在桌子邊上問張重,“爸爸,立冬是什麼意思?”

“立冬立冬,就是冬天開始的意思。”許雨涵笑著解釋道。

芃芃歪著頭表示疑惑,“可是現在一點都不冷啊,一點都不像是冬天。”

“冬天也不一定是很冷的,也分地區,我們在這邊還不冷,但是現在北方已經有些冷了。而且立冬這天就是迎接冬天的意思,但是冬天到底還到沒到不一定,也有可能還在路上。不過立冬之後,白天會明顯地越來越短,黑夜越來越長。咱們這邊真的要冷起來,還要等到冬至。”張重笑著解釋道。

“冬至我知道。”芃芃驕傲道。

“那你知道冬至和立冬是什麼麼?”

“我聽奶奶說過,是節氣。”

“那你知道節氣有多少個麼?”張重又問道。

“不知道。”芃芃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

張重笑了起來,“有二十四節氣,你肯定也不知道有哪二十四個了?”

“我知道立冬和冬至。”芃芃說道。

“光知道這兩個可不行,回頭我把二十四節氣寫下來,然後你把它們都記住,可以麼?”張重笑著給芃芃安排了一個任務。

“不背可以麼,二十四個好多啊。”芃芃愁眉苦臉地說道。

張重早就料到她不可能很乾脆地答應,所以也想好了對策,他語帶蠱惑地說道,“我讓你背二十四節氣可是為了你好。”

“為我好?”芃芃一臉的疑惑。

張重指著桌上剛端來的那盤餃子,笑著說道,“節氣是季節的標誌,民以食為天,在季節變化的時候,我們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吃。比如今天是立冬,咱們這邊就要吃餃子。”

“為什麼要吃餃子?”

“吃餃子,也能叫成吃交子,在季節相交的時候,人們喜歡吃餃子。不僅僅是立冬,後面還有冬至,我們也要吃餃子。還有其他的,立夏的時候夏筍、豌豆和蠶豆都很好吃,你不是喜歡吃豌豆麼,等到立夏附近,能吃到最好吃的豌豆。”

“又比如穀雨,三月三,薺菜當靈丹。”

“薺菜不好吃的。”芃芃搖了搖頭,她不太愛吃薺菜。

“不愛吃薺菜沒事,還有其他的,三月松菇四月雞,九月松菇當老雞。你舅爹之前送來的松菇還記得麼?”張重笑道。

“記得,記得,松菇燉雞最好吃了,不過舅爹送來的松菇太少啦。”一說到松菇,芃芃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張重拍了拍女兒的腦袋,“物以稀為貴,不然你以為怎麼那麼好吃?你舅爹一大早出去,下午才回家,攏共摘了一斤多松菇,都送了過來,你倒好,還嫌少。”

“因為好吃嘛。”

“那下次時節到了,我送你去山上自己撿,讓你當一回撿蘑菇的小女孩。這就叫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可以啊。”芃芃一口答應。

張重見她答應得這麼乾脆,笑著說道,“你以為撿蘑菇簡單的,走走路,低低頭就行了?下次送你過去你就知道。”

“我一定可以的。”芃芃滿是自信道,然後又拉著張重的胳膊說,“爸爸,爸爸,快說說還有什麼節氣,能吃什麼?”

張重卻及時剎車,“不說了,等你把二十四節氣都背下來,我再說。”

“啊。”芃芃一臉的失望。

“現在知道我沒騙你了吧,知道這些節氣,然後記住每個節氣對應的時間點,就能記住有哪些好吃的。”張重說道。

許雨涵在旁邊衝張重豎了豎大拇指。

張重以為她是在誇自己育兒有方,卻沒想到許雨涵說道,“你對吃的這麼瞭解,卻還能這麼瘦,厲害。”

他們正說著話呢,胡慧芳和張行軍老倆口開門進來。

老倆口一進來看到一大桌子菜,有些意外。

胡慧芳問道,“今天什麼日子,做這麼多菜?”

芃芃舉手搶答道,“奶奶,今天是立冬,立冬要吃餃子。”

“哦?今天是立冬麼,我倒是沒在意。”胡慧芳說道。

一般在城市裡面住的人很少關注二十四節氣,因為沒什麼用,除了像清明這種相對比較重要的。

關注節氣比較多的人,通常都是種莊稼的農戶,因為節氣對莊稼影響很大,什麼節氣幹什麼事情都是固定的。

所以雖然知道了今天是立冬,胡慧芳他們還是很奇怪。

“就只是因為立冬?”

他們家從來也沒過過立冬啊。

“嗯,就是立冬,你們快洗洗準備吃飯吧,芃芃估計都快餓壞了。”張重笑著說道。

芃芃立馬附和,“是啊,爺爺奶奶,快去啊,餃子馬上就涼了。”

……

吃飯的時候,胡慧芳提到週末吃飯的事情。

“兒子你飯店訂好了麼?別拖到後面訂不到飯店。”

“訂好了。”張重回道。

“訂在哪兒,檔次怎麼樣,菜點了麼?你有沒有去吃過?”胡慧芳連著問了好幾個問題。

張重一一回答,“訂在鄉裡鄉親,上次跟沈健他們去吃的,味道很不錯,是那種私房菜形式的,館子外面看著一般,裡面裝潢挺好的。”

“怎麼沒訂在大一點的酒店裡面啊,別怠慢了你叔叔阿姨。”

許雨涵忙說道,“不會不會,他說好吃就行了,阿姨,又不是第一次見面了,不用在意排場的。”

胡慧芳笑道,“雨涵說的對,吃飯主要還是得飯菜好吃,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她又看向張重,“那你叔叔阿姨他們回來你要去接吧。”

“他們自己開車回來。”張重說道。

“哦,那是不用接。”

……

光是週末吃飯飯店的事情,胡慧芳就盤問了張重得有十來分鐘的時間,可見他們對這次見面有多重視。

張重也更加確定自己的猜測沒錯,如果只是普通吃個飯也不用這麼講究了。

就連許雨涵這次也感覺有些不對勁了,如果只是吃個便飯也不用這麼重視,再加上張重剛剛跟她求了婚,她也產生了跟張重同樣的猜測。

不過在飯桌上她也不好意思把自己的猜測給說出來。

等到吃完飯,張重去了書房之後,許雨涵跟著過去,問起了這事,“週末吃飯是不是還有別的事情啊,我怎麼感覺阿姨對這頓飯這麼重視?”

張重剛開啟電腦,聽到許雨涵的話,抬頭笑盈盈地看著她,“你才意識到啊。”

“啊,你知道什麼事?”

“不知道,我也是猜測,不過估計八九不離十了,你做好心理準備吧。”

雖然剛才就有猜測,但是聽到張重這麼說,許雨涵立馬緊張起來,“我都沒跟我媽他們說呢。”

“你以為你爸爸媽媽跟你一樣涉世未深呢,之前我媽打電話過去的時候,已經把事情講清楚了,你媽媽也聽明白了,就你沒明白。”張重說道。

許雨涵滿頭的問號:“有麼?”

當時胡慧芳給她媽媽打電話約吃飯的時候她就在旁邊,兩人的對話都很簡單,也沒提到結婚的事情啊。

“當然有,你還記得我媽說‘孩子們在一起這麼久了,我們做長輩的也要多操操心’麼?”

“記得啊,這不就是簡單的寒暄麼?”

“嗯,這乍聽起來也能說是簡單的寒暄,但是隨後你媽媽回了一句‘老姐姐你說得對,雨涵也不懂事,要你多操操心’。”

“這不就是話趕話麼?”

張重笑了起來,“我當時應該把他們的電話給錄下來,現在好給你一句一句地分析。反正你放心好了,你爸爸媽媽知道這周見面是要聊什麼,如果不信,你回頭可以問問他們。”

許雨涵連忙搖頭道,“我才不去問,難為情死了。”

“這有什麼好難為情的。”

“反正就是難為情。”許雨涵捏了捏衣角,看到張重開啟電腦要工作,問道,“你工作忙麼?”

“不忙啊,寫下周的課件,是老課,照著模板做一些修改就行了。”張重說道。

“不忙的話就先別做了,跟我來。”許雨涵拉著張重的胳膊將他從座椅上拉了起來。

張重被她拉著,問道,“幹嘛去啊。”

許雨涵用手指了指樓上,“你忘啦,你還有任務沒完成呢。”

看她指樓上,張重恍然,他確實還有任務沒完成,就是給許雨涵畫的畫。

不過因為求婚已經完成,他直接忘了這茬。

“你別以為我答應了你求婚,這事就可以不幹了。”許雨涵嘟著嘴說道。

“你不是說你來補救麼?”

“是我補救,那你也要在旁邊幫忙吧。”

“幫忙啊,那好說。”

……

張重本來以為幫忙就是在旁邊遞一遞東西就行,沒想到工作量超過了他的想象。

許雨涵根本就不動手,只在旁邊指揮,幹活的事情都讓他來。

許雨涵會告訴他怎麼調色,沾多少顏料,用在哪裡。

最關鍵的是,原本張重只要畫許雨涵一個就行了,但是許雨涵覺得這麼大一面牆要充分利用起來,所以又加了一些設計,把張重也放了進去,在兩人的旁邊又加了一些景色。

工作量一下子翻了好幾倍。

張重估計按照她的設計,這活還得好幾個星期。

許雨涵笑著安慰張重道,“現在不用急了,咱們可以慢慢來的。”

張重欲哭無淚,這是他自己挖的坑,自己挖的坑自己來填,怨不得別人啊。

……

第二天,張重醒來時候,回想起昨晚臨睡前抽的一本書。

他已經很久沒抽書了,加上又連著出了兩本自己的作品,所以積分攢下來很多。

帶著一種“抽著玩”的想法,他抽到了一本“鬧著玩”的小說。

他抽到的是一本科幻小說,一本非典型的科幻小說。

如果事先有人告訴他說他會抽到一本科幻小說,他能想到很多著名的科幻小說,但是被他抽到的這本書他絕對不會想到。

這本書叫《貓城記》,作家是老舍。

沒錯,這本科幻小說出自寫了《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的老舍之手。

如果沒有看過《貓城記》,恐怕一般人不會將老舍跟科幻聯絡到一起去。

當然了,也有一些人覺得《貓城記》並不是什麼科幻小說。

但是張重覺得,帶著這種想法的人,大多是對科幻題材有太多的偏見。

《貓城記》是一部第一人稱的中篇小說,故事主要講述了“我”乘坐一架飛機飛往火星,而飛機卻在碰到火星的那一刻墜毀,只有“我”活了下來。

在這裡,“我”遇到了一群長著貓臉的外星人,並被他們帶到了貓城。

貓人的歷史很長,有長達兩萬多年的文明。

“我”到了貓城之後,親眼見證了一場戰爭,而戰爭則是以貓城全城傾覆為結局。

很多人覺得《貓城記》有些預言性質,這部書出於1932年,卻準確地預言了一些後來才發生的事情。

當然些預言跟神學無關,而是老舍透過當時的現狀對未來的一種預測而已。

而在張重看來,雖然《貓城記》像是影射了當時的時代,但是這本書卻有著時代的普遍性,即便是拿到現在,它也依舊是一本偉大的作品,不會因為時代而被淘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也就是說,即便是拋開當時那個時代看這本書,也依舊能感受到這本書的力量。

書裡面反應的問題,是每個時代的人都應該思考的。

這本書全文大概七八萬字,就在張重腦海中,不過他沒有急著將這本書給謄抄出來,因為他今天還有其他事情要辦。

世界科幻協會主席希爾德來了江陽,這次他過來是要跟江陽的科幻協會具體商量世界科幻協會分會的事情。

這是本來跟張重沒什麼關係,不過江陽政府可能覺得希爾德親自過來,請張重過去要好一些。

因為總共不到一天的時間,張重也就答應了下來。

順便他們在商量分會的時候,還可以聊一聊江陽科幻協會以及世界科幻協會與跂望展覽館合作的事情。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