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商緊走兩步上前,深深彎腰拱手,行晚輩之禮,口中道:“小侄陶商,拜見孔世伯。

不知孔世伯來此,小侄迎接來遲,望請贖罪。”

孔融與陶謙以前乃是舊交,而且關係還相當不錯,要不然在真實的歷史上徐州被圍的時候,陶謙也不會向孔融求助。

陶商作為陶謙的兒子,從很早就認識孔融了。

看著陶商的舉動,現場所有人都激動的呼吸急促。

這老頭,竟然真的是九卿之一,名滿天下的孔文舉?

“這……這……”

馬士子等一眾徐州士人瞠目結舌,喏喏的說不出話來。

孔融乃是當世頂尖大儒,平常他們這等身份就算主動上門求見,執徒子徒孫之禮都未必見得上,如今真人當面,竟然被他們說成是老騙子。

這要是傳揚出去,他們必會成為天下人笑柄,以後哪還有臉在這個圈子裡混?

“拜見孔少府!”眾人反應過來之後,忙不迭的躬身施禮。

旁邊一眾兗豫士子也過來施禮,不過他們心裡卻大為快慰,均是一副“我家大人來了,看你們怎麼收場”的表情。

“我道是誰,原來是仲明啊,”

孔融沒理會身邊一眾士子,卻對陶商淡淡的道:“賢侄無需多禮,快請起。”

“孔世伯大駕光臨,豈能如此慢待,讓世伯待於戶外?”

陶商忙不迭的替此間主人做主道:“快請世伯隨小侄到堂內一敘。”

孔融看了一眼旁邊滿臉尷尬的徐州士子,指著他們搖頭嘆道:“爾等年輕人,須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哪能以貌取人,不加細問,便知別人作不出超過陳漢瑜之文章?

今日老夫便讓爾等開開眼。”

說著,孔融又從懷中掏出數沓紙張,交給那些徐州士子。

徐州士子恭恭敬敬接過來,紛紛開啟一看,頓時心頭凜然。

只見這是十幾份文章,其中有荀悅的,有王朗的,有華歆的,全都是當世頂尖大儒新作之文。

“多謝孔少府賜文!”

“多謝孔少府!”

眾徐州士子不禁大喜過望,紛紛衝孔融施禮道謝。

雖然這些文章都是清一色罵陳珪的,但是文章的主人名氣實在太大了,每一個都是令他們不得不仰望的人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更何況這十幾份文章,有好多都是那些名震天下的大儒親筆所書,拿回去不僅能在世人面前抬高自己身份,更能當傳家寶了。

那些即使拿不到原筆的,如此絕妙文章,每一篇都值得他們抄錄回去,細細的研讀。

此時倒是鄭士子一幫兗豫文士羨慕的直流口水。

他們也想要大佬們的手書啊,只可惜孔融只交給了徐州士子。

孔融把文章交出去之後,便袍袖一揮,跟陶商進入廳堂。

此間富商此前吸引一些小魚小蝦前來文會,只是為了抬高身份,沒想到此時驟然引來了孔融這條大鱷,早已喜得鼻涕泡都快冒出來了。

不過他也知道自己身份無法到孔融面前湊,只得小心的站在外面伺候,不敢上前打擾。

其他文士也自覺身份不足以去跟孔融交談,於是也全都站在了外面。

“孔世伯怎的有如此雅興,到此地參加文會?”

廳堂裡只剩陶商孔融兩個人,坐定之後,陶商恭恭敬敬的問道。

“還不是被你們徐州那陳漢瑜給氣的?”孔融瞪了陶商一眼:“那老兒信口雌黃,顛倒是非,老夫再不現身說法,這天下輿論就要被那老兒帶偏了。”

孔融飲一口茶,隨即又道:“倒是仲明你,年紀輕輕,正該當建功立業之時,怎的也有此閒情雅緻?”

“小侄之事,孔世伯難道沒聽說過麼?”陶商苦笑了一下,垂首微微搖了搖。

本來他兄長早亡,他便是當之無愧的徐州大公子,且有以曹豹為首的丹陽軍將支援,繼承徐州基業本是十拿九穩的事。

可是萬沒想到,他父親臨終前,卻把徐州拱手讓給了與陶氏毫無關系的劉備。

理由竟然是他們兄弟才能不足,絕對守不住徐州。

這讓他如何心甘?

不給他機會,又怎知他守不住?

“哎!”孔融長嘆一聲道:“陶公祖也真是,基業不傳給兒子,竟然傳給外人,老夫也的確不懂他是怎麼想的。

退一萬步說,就算賢侄無法守住徐州,那不妨將城池獻給曹公,此時曹公恐怕也早已推薦賢侄在朝中為官了吧。”

這句話算是說到陶商心坎裡去了。

正如孔融所說,假如他父親當時將徐州交到他手裡,他即使不跟曹氏作戰,直接開城投降,曹操也不會妄殺一個獻城有功之人。

根據曹氏後來的發展,的確有很大可能推薦他去朝中為官,做為獎賞。

他父親卻將徐州交給了劉備,其性質跟獻城投降也沒什麼區別,可是,他們這些後人又得到了什麼?

“哎!孔世伯所言極是,小侄現在都懷疑,父親當時病重,大概神志已然不清,必是被糜竺等人所矇蔽,故而才做出那等不智之舉。

只可惜父親臨終前,小侄未在身邊,如今悔之晚矣。”

“時也命也運也!”孔融搖了搖頭,偷眼觀察陶商。

其實孔融正是應劉平之託而來,其目的就是要試探一下陶商,看看陶商有沒有反意。

否則孔融也不會閒極無聊,千里迢迢跑此地來參加那狗屁文會。

陶商雖然沒有了勢力,但身份卻很特殊,他是丹陽軍將領曾經準備擁立的原徐州大公子,只要他登高一呼,反叛劉備,丹陽軍兵必然響應。

陶商如今在徐州已經算不上大人物,且行事並不低調,其行蹤很容易就能被曹氏派在徐州的細作探知。

當時在許都,那策反計劃劉平雖然沒有原原本本的告訴孔融,但孔融畢竟是做過一方郡守的人,劉平一說,孔融便明白其意。

固然劉備曾經救過孔融,但劉備也差點害他身敗名裂,能在徐州搞點事情,也算報效朝廷,報答劉平,孔融很樂意為之,於是欣然前來。

此時見陶商垂頭喪氣,一臉懊悔的樣子,孔融心中竊喜,臉上卻不露聲色道:“如今賢侄大勢去矣,再留在徐州也無意義。

不如跟老夫回許都,由老夫推薦賢侄到朝中為官,也算光耀陶氏門楣。

不知賢侄意下如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