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傍晚的昭明堂中,傳出了牧景中氣十足的笑聲:“將近六石的畝產,恐怕天下也唯我漢中能做到了!”

“天佑主公!”

胡昭劉勁等人都高興的很。

要知道,這是一個農業的世界,無論是什麼,都比不上吃飽飯更重要。

落後的耕種,讓這個時代畝產很少。

稻穀的畝產,其實也就在兩石和三石之間起伏而已,即使關中之土地肥沃,江東之天氣溫和,號稱糧倉之地,畝產也不會超過四石。

而這一次收割,一百畝的試驗田,足足收了五百八十石的糧食。

畝產高大5.8畝。

這樣的產量,絕對是史前不見的產量,一旦漢中所有的耕田,都有這樣高產量的收成,那麼緊緊憑藉漢中一地,不僅僅養活百萬民眾,還能支援十萬大軍。

“奉仁!”

牧景很滿意的看著農曹主事柳陵,親切的叫著他的字。

“屬下在!”

“這一次有多少耕田是用育苗法耕種的?”

“屬下統計了一下,在南鄭,只有三千畝,而其他縣城,加起來也不到一萬畝!”柳陵稟報。

“你盯住收成的情況!”

牧景輕聲的道:“把所有資料落實了,明歲的耕種,所有耕田都必須要用育苗法,任何人不從之,可以資料講道理,若是再不行,那就強硬來了,我要明年漢中來一個大豐收!”

“遵命!”

柳陵點頭。

“此法大興農業,農曹居功甚為,此當嘉賞!”牧景對著胡昭說道:“孔明,此事交給你,我們明侯府從不虧待立功之臣,莫讓某失望!”

“諾!”

胡昭點頭,如何嘉賞是需要考慮的,輕一點不可以,重一點不可以。

“奉仁,傳令下去,各地加緊收成!”

“是!”

“下去吧!”

“諾!”

一個小型的會議散去之後,農曹眾人離去,劉勁和戲志才也趕緊去忙碌,唯有胡昭留下來了,他有事情和牧景稟報。

“孔明,和益州談的如何?”

牧景看著胡昭,沉聲的問道。

“這個趙韙不簡單啊!”胡昭輕聲的說道:“在糧草方面,他們不是說不給,只是捏的有點緊張!”

“正常啊!”

牧景平靜的道:“以益州對我們的態度,不可能對我們這麼友善的,我估計想把我們推出去當炮灰而已,讓我們和荊州兩敗俱傷,才符合他們益州的利益,糧草方面怎麼可能大方起來了,捏住糧草,他們才感覺能捏得住我們!”

“在戰場上,這樣很危險!”

胡昭輕聲的道:“一旦糧道出了問題,我們就等於把身家性命捏在了別人身上,他們隨時可以把我們推出去送死!”

“所以接下來做好兩手準備!”

牧景眯著眼眸,眸光冷厲:“從他們身上能刮出過少糧草,就多少糧草,但是我們不能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在南陽,我們也要屯倉!”

“屯倉?”

胡昭道:“秋收已經開始,倒是有機會,只是把所有糧草屯來打仗,必對我們來年的發展不利,畢竟上半年我們已經幾乎把去歲的收成都壓在了西邊的戰場上,萬一明年戰事緊張,今年又沒有存糧……”

“走一步算一步吧!”

牧景苦笑:“我也空手變不出糧食來了,要是有益州,或者有荊州在手,我倒是有點自信,可我們只有漢中可用,巧婦難成無米之炊!”

說到底沒有足夠的地盤,怎麼可能發展起來了農業,漢中的土地相對於益州的天府之國,荊州的湖廣之倉,都遠遠不如。

“這幾年還算是風調雨順的!”牧景輕聲的道:“要是來一個天災人禍,顆粒無收,那我們的日子就更難過了,所以接下來,我們要冒進一點,益州也好,荊州也好,南陽也罷,必須取得一地,方能補上我們的短板!”

*******************************************

九月份的漢中,到處都陷入了一個豐收的氣氛之中。

南鄭,郊外村落。

“七畝地,足足收的三十三石的糧食,哈哈哈,今年可是大豐收啊!”

“扣除了糧稅,我們都二十餘石的糧食,足夠一家老小撐過明年了!”

“老天爺保佑!”

“明侯殿下果然是我們的大恩人的!”

“……”

這個村落不少人被當初農曹派下來的官吏說服,用了育苗法來種植糧食,而且這一年風調雨順,讓他們的糧食來了一個大豐收,人人高興。

百姓都是淳樸的,誰能讓他們吃得上飯,他們就信任誰。

這讓明侯聲望在漢中爆發,在這種情況之下,即使五斗米教死灰復燃,恐怕也難以撼動明侯在百姓心中的威望了。

當然有人高興,也有人不高興。

“該死,當初為什麼不和白家那般,聽從官府了,用育苗法,他們家的糧食大豐收,我們家畝產只有三石而已,種了十幾畝地,也就收的三十來石糧食!”

“我們家更慘啊,早知道就該聽那些官府的官人們勸諫!”

“不知道明年還能不能用這法子!”

“……”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按道理來說,今年的收成也算是可以了,漢中商稅高一點,糧稅不是很高,延續漢朝的稅賦規定,三十稅一的規模,並沒有如同各地諸侯大幅提升稅賦的打算。

但是看到人家種植幾畝地,必自己種植十幾畝地的收成還要高,很多人心中不平衡了。

……

西城。

“為什麼老許家的糧食這麼高產啊!”

“嘿嘿,你這就不知道了吧,老許家可是退役兵將,人家取了我們村的姑娘才落戶我們這裡的,分了足足五畝地,當初官府的人來推廣那什麼育苗法的時候,大家都沒當一回事,可人家老許一聲不響,直接就應了,結果現在人家就大豐收了,看看那稻穀,都把稻杆給壓垮了,多飽滿的米粒啊!”

“那明年我們也學著老許家,用那什麼育苗法!”

“其實我認為了,現在官府可比昔日靠得住了,自從明侯殿下進了我們漢中之後,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我們老百姓,日後官府推廣了東西,我們得學會去接手!”

“誰說不是,當初明侯殿下沒有來漢中的時候,我們漢中哪裡有這樣的大豐收!”

“以前那些小兔崽子都去參加什麼五斗米教,村裡面的耕田都荒廢了,現在看看,村裡面的耕田,那一片不是黃橙橙一片的!”

……

上庸。

“只有一千畝!”上庸縣令巡視秋收,看到那一片比較獨特的耕田,有些面色難看:“為什麼只有一千畝地用了育苗法?”

“縣尊大人,當初農曹的官吏來推廣的時候,我們不太當一回事,所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混賬東西!”縣令大怒:“給我傳令下去,明歲開始,所有耕田都要用育苗法,不會的就派人去農曹學習!”

“是!”

……

整個九月份,漢中九縣,大部分人的精力都投入了豐收之中,這算是漢中這麼多年來,難得的一個大豐收,大豐收的喜悅,總能讓百姓們高興起來了。

“主公,大喜!”

劉勁帶著激動的心情走進了昭明堂。

“什麼喜事啊?”

“第一批的糧稅已經收上來了,足足有一百萬石!”劉勁拱手稟報:“而且因為各地的豐收,百姓手中有了糧食還是比較多的,讓我們漢中各地的糧價都在跌!”

“南書房能擠出多少錢?”

牧景突然問。

“主公想要做什麼?”

“收糧!”牧景輕聲的道:“我們不能蠻橫的從百姓手中要糧食,但是憑藉官府的面子,從百姓手中購買糧食,這是一個不錯的渠道,漢中今年雖豐收,但是不能因為豐收,讓我們的糧食流出去,必須收起來!”

百姓手中有餘糧,必然會引起糧商的主意,漢中今年大豐收,糧價很低,可是未必各地都是大豐收,糧食販賣出去,那可是高價格的倒手。

這事情不得不防。

“主公提醒的對,我這就去安排一下!”

劉勁匆忙而來,又匆忙而走。

牧景看著其之背影,不禁有些搖搖頭。

不過有一點倒是值得高興的,今年的大豐收,最少能支援接下來牧軍對荊州的戰役,這一場戰役一旦爆發出來了,那可不是幾個月能解決的。

靠著益州的支援是必然的。

但是如果想要在荊州獲取利益,牧軍必須獨立,就算沒有益州支援,也能打的哪一種,才能在未來的博弈之中取得屬於漢中的那一份。

因此,糧食囤積,那是必然的事情。(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