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伯符!”袁紹拍案而起。

他預料到江東會和中原攜手,但是是真沒想到江東會做到這個地步。

吳軍北上,可是要冒風險的。

一旦曹操有了壞心思,在徐州截住了他們的後路,那麼這一部分吳軍,將會被直接困死在青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得需要信任,才敢從江東北上,直入青州作戰。

孫策是傻,還是他當真有這麼大的魄力,居然敢把自己的後背交給了曹孟德,還真是讓袁紹意外啊。

“大王,吳軍過於強勢,大將太史慈更是驍勇天下的猛將,大公子雖然暗中籠絡了一些青州豪族,但是卻被他們直接打亂了!”

逢紀拱手稟報說道:“如今大公子兵力未能凝聚,卻被太史慈直接擊潰,想要反奪青州,恐怕困難重重!”

“反奪?”

袁紹站起來,來回踱步,心情明顯有些的陰沉,冷笑的說道:“現在他能不能保命,都是問題了!”

不是他不相信袁譚。

但是太史慈他是略有耳聞的,江東悍將,絕非簡單,袁譚雖有一些才具,才是想要和江東名列前茅的悍將媲美,那是遠遠不足的。

“大王,要不要下令,讓大公子撤回來?”

審配突然提議說道。

“撤回來?”

袁紹搖搖頭:“此時若撤回來了,前功盡棄不說,而且還會導致正面戰場的壓力倍增,一旦青州失去了牽制,那麼江東吳軍從側翼殺入,我們就會面臨更大的壓力!”

不是他不想為長子考慮,但是現在大局才是最重要的。

“命令袁譚!”袁紹想了想,道:“牽制為主,不可正面作戰,待我軍解決官渡魏軍,便會出兵增援!”

意思很明顯,不要正面作戰,但是你必須要如同一顆釘子一眼,死死的釘在了青州,不能讓青州的江東吳軍增援官渡。

“諾!”

審配和逢紀對視了一眼,拱手領命。

不管是審配,還是逢紀,都不是讓大公子袁譚所喜愛,所以一直以來都是擁簇三公子袁尚的。

這也是這一次,袁紹為什麼指他們一起出征,無非就是希望他們協助袁尚,在軍中建立威嚴。

他們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務,畢竟他們和袁尚的立場是一致的,擁簇袁尚,比擁簇袁譚,要好的多了。

如今讓袁譚釘在青州,一旦撐不住,袁譚首當其衝,不死也會被俘虜,這樣以來,也算是讓袁尚沒有了後顧之憂。

所以他們自然是非常贊同袁紹的這一次決斷了,與公於私,都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巧婦難成無米之炊,他若無兵,也難以撐住青州的戰局,青州一旦有失,官渡此戰,孤也難以維持!”袁紹心裡面還是有些心疼這個長子的,不能讓他撤,但是總該給他們一些支援,他想了想,說道:“立刻下令,命渤海,清河,徵召五千青壯,入青州作戰!”

這樣的軍令,無疑已經是窮兵黷武了。

在這之前,袁紹為了補充兵力,已經從冀州各郡大力的徵召郡兵縣卒,如今到了一個連青壯都要徵召的地步,說明冀州已經山窮水盡了。

但是背水一戰局面,袁紹也沒辦法顧慮這麼多了。

這一戰,要打下去,他寧可把整個冀州的戰爭潛力都消耗殆盡,只要打贏,也必須要打贏了,才有機會翻身。

“是!”

審配逢紀拱手領命。

兩人離開之後,袁紹捏了一下自己的鼻樑,神色之中有一絲絲的疲憊,如今局勢,讓他越來越有些壓抑了。

大戰至此,他的希望是越來越渺茫了。

可是……

他是不可能的投降的。

同樣,他也瞭解曹操,曹操也不會允許自己的投降了,他和曹操之間,從分道揚鑣開始,就註定有一亡。

不是他,就是曹操。

不然,大漢諸侯之間,始終是沒辦法合作的,因為他們兩個,誰也不甘落後,不能妥協,哪怕表面維持的平靜,都只是暗流潮湧。

唯有一方滅亡了,才是對大漢朝廷最好的一個交代。

一日之後。

戰報傳來。

“大王!”

袁尚有些灰頭土臉的,站在帳下,道:“末將出戰不利,請責罰!”

“被打了一個回馬槍,對嗎?”

袁紹彷彿一早就已經知道魏軍在撤兵的時候,會殺一個回馬槍回來了。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如同曹操瞭解自己,自己何嘗不瞭解曹操,這是一個吃不得虧的人,怎麼可能會這麼輕易的就把白馬陽武一線交出來,讓自己不需要依靠黃河,直接穩住延津戰線,在黃河南岸安營紮寨啊。

“父親早就知道了?”袁尚瞪大眼睛,心裡面一著急,規矩都不記得了。

“顯甫,凡事不要太吃驚了!”

袁紹淡然的說道:“戰場上,很少會有偶然的,你只要算準了一些人,那很多事情就會變得必然的,曹孟德是一個睚眥必報之輩,他吃了虧,要是不要回來了,那就不是曹孟德了,所以他會殺回來一槍,為父一點都不意外!”

“那父親還讓我們去追擊?”

袁尚不明白了。

“不是為父讓你們追擊,是你們自己要追擊!”袁紹平靜的回答說道:“你們要打,孤就讓你們打,總要摸透一下魏軍的實力吧!”

他問:“此戰,汝感覺魏軍戰鬥力如何?”

“兒唯一能感覺出來的,就是呂奉先真的是兇猛,差點就把鞠義將軍站下馬背了,一戟破先登十七勇士,逼得鞠義將軍不得不變陣應對!”

袁尚眼眸之中,充斥這一股不可思議的光芒。

“甚好!”袁紹卻笑了笑。

“我們吃了敗仗,父親為什麼還笑的出來了!”袁尚越發的不明白,自己的父親,心裡面在想什麼。

“有時候吃了敗仗,是好事!”

袁紹不打算和兒子解析的太清楚,他問:“鞠義可有受傷?”

“先登營折損不少,但是鞠義將軍並沒有損傷,呂布雖殺回來了,但是只是一個交鋒,就又撤回去了!”

袁尚道。

“嗯!”袁紹點點頭,道:“那接下來,你繼續去和鞠義營中的學習一下,鞠義乃是我河北最好的大將,你不可怠慢!”

“諾!”

袁尚雖然琢磨不透父親的心思,但是對於父親的軍令,倒是沒有半點折扣了,既然父親讓他去鞠義營中,必有道理。

…………………………

兩日後,白馬城。

鞠義大軍已經休整過來了,大軍上萬駐紮,校場之上,一陣陣的吆喝聲,正在熱火朝天的訓練之中。

“將軍,大王下令,命我們休整之後,向南行軍,駐紮濮水,以烏巢為營!”一個校尉飛馬而來傳令。

“遵命!”

鞠義拱手領命。

待傳令校尉離開之後,青年袁尚走上來了,拱手行禮:“大將軍,大王此令,可有不妥?”

“沒什麼不妥的!”鞠義笑了笑,道:“我軍要破先鋒,自要入烏巢,距離官渡越近,大戰就越近了!”

“可是……”

袁尚微微有些眯眼,他總感覺哪裡不對的。

“三公子,你先讓斥候先行,沿路打聽訊息,濮水一線,可有魏軍紮營,可不要讓我們撞上去了,突然殺出魏軍主力,我們就得吃虧了!”

鞠義低沉的說道。

“是!”

袁尚倒是沒有太過於嬌氣,直接領命而去了。

看著他的背影,鞠義露出了一抹有些惋惜的眸光,有些自然自語的說道:“難成大器!”

袁紹是人傑。

但是他麾下三子,卻無一可擔當大任。

袁譚,袁熙,袁尚,別說和如日中天的天之驕子,當世青年一輩最為出色的大明皇帝牧景相提並論,也不能和江東小霸王,吳王孫策比較,哪怕是魏王世子曹昂,這三貨都遠遠不如。

內鬥倒是不錯,對外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沒什麼本事的。

不過袁尚相對於袁譚袁熙來說,還是比較好的,就是長於婦人之手,有些聽話過頭了,反而失了勇氣。

“大將軍,還需要考慮嗎?”

一個青年文士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出現在了鞠義身邊了。

“他可無情,可吾終究難下決心!”

鞠義嘆了一口氣。

“以君之智慧,當看得清楚,如今河北,已無希望!”文士低沉的說道:“你再不做決斷,那只能隨之覆滅了!”

“即使我願意,可袁本初不是一個容易能相信人的人!”

鞠義閉上眼,長嘆了一口氣,最後緩緩睜開了眼睛,決斷早就已經有了,只是一直都有些不忍心而已。

到了這一步,他也不願意隨著袁紹覆滅了。

袁紹負他之信任。

忌憚他之兵力。

已非一日兩日之事了。

他在河北,聲威太盛,早已經威脅到了袁紹,袁紹好幾次都剝奪他的兵權,甚至想要弄死他,他的忠心,已毫無作用。

既如此,他得為自己的謀一條路。

“眼前就是機會!”

文士看著前方,袁尚的背影,嘴角揚起了一抹淡然的笑容:“只要你軍在戰場上,兵力殆盡,袁本初就會把對你的懷疑,減弱到最低,到時候你就是一個可託孤之臣了!”

“非要如此?”

鞠義不願意。

“我盡力把你的兵力偷出來,但是犧牲在所難免!”文士說道:“你很清楚,如果你的兵力還在,袁紹永遠都不會相信你,你想要挾持袁尚返回鄴城,也永遠不可能的事情!”

文士提醒說道:“做大事,必要犧牲,只要你能協助皇叔奪取河北,他日自能重振先登死士之威!”

“希望你們能遵守諾言!”

鞠義咬了咬牙:“過幾日我會主動邀戰,官渡一戰,我為先鋒,至於戰場,就放在烏巢,到時候我儘量把精銳調換,剩下的事情,你負責安排!”

“鞠義將軍大義,皇叔必能領吃情!”

文士恭謹的拱手行了一個禮。

“無需恭維我,若非走投無路,某又豈會如此,此戰,某對不起兒郎們啊!”鞠義這個一個在戰場上豪氣萬千的大將,此時此刻卻有些英雄氣短。

時局之下,個人之力,太過於薄弱了,如今的河北,不僅僅是外患,更是內患,君不相信臣,帥不信任將,如何能一戰。

此戰,從一開始他就看不到任何的希望了。

……………………………………

鄴城。

周國都城,此時此刻,卻沒有了昔日繁榮,更多躁動,百姓的躁動,一些的大戶的躁動,包括世家門閥,鄉紳豪族,都在遭亂。

此時此刻,周國彷彿已經陷入了一個包圍圈之中,北線之上,河間郡中山郡都已經被燕軍鐵蹄覆蓋了。

而在南線。

周軍不及主力的投入,但是官渡之戰有沒有希望,誰也不敢說,甚至在很多人的心中,這彷彿就是困獸而鬥的一場戰爭而已。

已經能有不少地方豪族正在尋求退路了,甚至有些人,開始聯絡中原,聯絡北境的人了。

對河北的信心,包括最基礎的百姓,都已經沒有多少了。

沮授雖用鐵腕手段,鎮住了周國的朝政,穩住了鄴城,但是對於民心的掌控,已經是非常薄弱了。

如今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保證鄴城不亂,保證大軍沒有後患之憂心而已,至於明面之下的暗流潮湧,他也無可奈何了。

而此時此刻的鄴城,已經湧進來了太多的居心叵測之人,就好像一個炸藥桶一樣,彷彿隨時都會炸開。

城南,一座布莊,經營的是江東蘇繡。

但是掌櫃確是一個帶著中原口音的中年人。

這一日,布莊以入貨為理由,歇業半日。

而沒有人知道,在布莊的倉庫之下,藏著一條通道,直接通往左側的一個庭院裡面的,這個庭院從佈局上,彷彿夾在中間,卻和東南西北都沒有關係,但是整體佈局卻沒有任何破綻,除非有人跳上去,才會發現,這裡多了一個多餘的庭院。

這裡很安靜。

一個青年盤坐,左右十餘黑衣將士護衛。

青年正在翻閱一個個卷宗,這些都是剛剛送回來的卷宗,他正在找一些他想要得到的訊息。

“末將拜見指揮使大人!”

布莊掌櫃透過暗道,前來面見,見面立刻拱手行禮,非常恭謹。

“坐!”

青年頭也不抬,淡然的開口說道。

“是!”

掌櫃小心翼翼的坐下來。

“查到訊息沒有?”青年問。

“暫時沒有!”

掌櫃回答:“但是查到了一個不算訊息的訊息!”

“說!”

“張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