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嘆了一口氣,道:“看來只能殺雞儆猴了!”

他想要太平。

可總有人想要挑釁他的忍耐力,那就別怪他心狠手辣了。

“這些人跳的這麼歡,恐怕不僅僅是小看孤王吧,當今之中原,孤不敢說天下無敵,可手握重兵,想殺誰就殺誰,再堅硬的骨頭子,也擋不住不住孤的刀,若是沒有人給他們撐腰,他們又豈敢挑釁孤?”

曹操的敏銳可不是一丁點,他從聽到這事情,就已經察覺其中的一些不對勁了,而在這許都城,在中原,敢在他眼皮子上玩花樣的人,數來數去,就一個了。

“大王英明!”

荀彧苦笑。

他是最難受的一個。

夾在天子和曹操之間,既想要天子好,也想要曹操能振興大漢皇朝,可很多事情,其實只是他的一廂情願而已。

天子無德,已名揚天下。

若僅僅只是無德,那也就罷了,為天下眾生,為大漢皇朝,他也可以輔助一個梟雄般的人物。

可是不僅僅無德,還無能。

這就讓荀彧越來越反感了。

以天子如今的處境,他最應該的是低調,休養生息,最好是能曹操面前認慫,如若沒有韓信能忍得胯下辱的魄力,談何中興漢室。

明知道曹操的強大,還如此硬碰硬,真當他那些小動作,曹操就一點看不到了嗎。

“莫要吹捧孤王,孤能想到的,你恐怕早就已經想到了,可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姑息,是愚忠,還是你根本看不到的時局?”

曹操很嚴肅的問荀彧。

王佐之才,這是一個能輔助他成就大業的人,奈何心態不穩,始終是一個定時炸彈。

有才之人,得有心才行。

荀彧的心,搖擺不定,就是最大的問題。

“是臣有負大王之託!”

荀彧跪膝在下,拱手領罪:“臣願領下責罰!”

“文若,你可曾想過一件事情!”曹操嘆了一口氣,眼角之中劃過一抹失望,他已經給了荀彧太多太多的機會了,荀彧始終處於這樣的位置,早晚會走到一個對立面去的:“如果這一戰孤輸了,天下還有大漢嗎?”

“臣何嘗不知道,天下為大王,而能中興漢室!”

荀彧也嘆了一口氣,倒是神色表現的很堅韌:“可天子終歸是天下,大王既迎了天下,就當尊臣子之道,除非大王想要謀朝篡位,不然大王永遠只能是陛下的臣子,陛下可以錯,大王不能錯!”

“你倒是為孤想的很周到啊!”

曹操深深的看了一眼荀彧,他已經感覺到了,不管他怎麼做,恐怕都已經無法改變,荀彧對漢室的那種忠心。

他不曾想過謀朝篡位。

甚至終其一生,不會坐上天子的位置,永為大漢之臣。

但是有他在一日的朝廷,不能出現第二個聲音,這是他的霸道,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哪怕那個是天子。

又或者,那個人是他最器重,也是最依仗的王佐之才,一手執掌中原政務,為他撐住大軍後勤,穩住後院的王佐之才荀文若。

都不行。

一旦有,那麼這種人,早晚要在他的面前消失的。

……

這場談話,不歡而散。

荀彧離開之後,曹操坐在了大堂之中,雙手放在火盆上輕輕的烤著,思緒卻飄動了很遠很遠。

不管他對荀彧有了多少芥蒂,在如今的情況之下,他自然是肯定不會動荀彧的。

天下不穩。

荀彧就得活著。

至於天子?

他的嘴角,不經意之間,勾勒起來了一抹冷冽的笑容,是時候,給天子一個教訓了,不然他還真不知道,這朝廷,誰說了算。

“來人!”

“在!”

“八百裡加急,讓夜樓中郎將賈文和立刻回來見孤!”

“諾!”

親衛領命而去。

大堂靜悄悄了,響起了曹操自言自語冷厲如寒冰的聲音:“非孤心狠手辣,是你們逼孤的,孤這樣做,也是無可奈何也!”

……………………

臘月的時光,過的很快,轉眼之間,距離歲末已經沒有幾日了。

新的一歲,也即將來臨。

在這一方亂世之中,每天都有人死,戰爭的主題曲始終籠罩這這個時代的光陰,在很多人看來,能過的一歲,是一歲。

所以迎新歲,有時候就是慶幸自己又平平安安的活過了這一歲。

渝都城已經開始張燈結綵了。

相對於外面的戰亂,渝都反而有一種和平盛世的感覺,畢竟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過戰爭的渝都,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自然而言就有一種遠離亂世的感覺。

歲末和新歲之間的交替,是一種風俗,除舊歲,迎新歲,在很多人看來,這都代表的新的一個人生的開始,只要有能力,慶賀慶賀,那是應該的事情。

無數的孩童們,已經開始穿上的大人給自己裁減的新衣袍,高高興興的走上街,在大街小巷,都是洋溢著這一種,熱熱鬧鬧的氣氛。

相對於百姓,明王宮就顯得忙碌很多了,明國大樓左右旁邊有兩個大型的馬槽,是馬車停靠的地方,進進出出的馬車馬匹,顯然不少。

一歲之末。

對於明國朝廷而言,將會是一次總結,對於地方而言,也是一次需要稟報的總結。

明國的官,沒有這麼好做。

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鍋。

牧景提出了一種父母官的信念,還有他那不可一世的執政宣言,已經從上到下,成為一種風格,蔓延在了整個明國疆域之中。

出身,文采等等,已經不再是那些基層官吏最求的。

更多的是政績的要求。

吏部這個部門,已經開始不斷的完善,不僅僅是徵辟人員出仕,更多的是對在位官吏,有一種考察的權力。

四年為一個週期。

如果在位官吏,不能透過吏部的政績考察,那將會是直接暫停這個官吏的官職。

這是新政的之中的一條。

其實有不少人反對的。

奈何不了牧景的強硬,加上秦頌這個老好人,從中周旋,親自督導,吏部從上到下,都在落實這個政策的實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一歲之末,吏部是最忙碌的,甚至將會展開對每一個州的總督,副總督,長史,主簿,等等的人進行考察。

同樣,戶部更是忙得兩腳朝天。

一年的清算,從稅收開始,各方面的收入和支出,都要重新算過賬,要是算不清楚這筆賬,今年誰都不想要過年了。

同樣,樞密院那邊,也是忙得不可開交,歲末的事情,多的再招收十個八個樞密使,都未必能做得完的那種。

單單是一點,佈防的事情,已經抄的不可開交了。

這佈防不僅僅是樞密院的事情,還和每一個軍部都割裂不開關係,部隊鎮守那一個位置,需要和實際情況掛鉤。

樞密院商討了好些時日,最後決議,明歲開春之前,邀各軍中郎將,返回樞密院,商量一下,再決定。

政事堂,樞密院,御史臺,等等各部司衙,如今其實都是忙得一匹的,都希望在歲末之前,把該做好的工作,都做好,最少能好好的迎接新的一歲到來。

因此,牧景也被迫無奈的天天加班,他不想的,可作為明國君主,看著自己的臣下這麼忙,他是在不好意思天天保持下班的時間回家去暖被窩了。

說到底,還是一個有抱負的君主,和一個只想要的吃喝玩樂,貪圖享受,毫無責任感的昏君之間的差別。

牧景不能說之間一定就是一個很出色的明君,他甚至不認為在歷史上會給自己留下什麼很好的名聲。

但是他的確是一個有抱負的君主。

從一介賊寇的出身,走到今時今日,一方諸侯王的位置,牧景就是靠著自己的抱負,走過來了,多少次差點崩潰,都能活下來,那是因為他還有抱負。

結束這亂世,再創一個與眾不同的盛世。

最好還能推動一下時代的發展。

對於很多人而言,這只不過是一個張口就來的口號而言,可對於牧景而言,當自己有這個能力,有這個實力,他這個口號,自然就變成了抱負。

在歲末之前,他也乖乖的,每天都提早半個時辰,打卡上班,晚上最少要加班一到兩個時辰的時間,才拖著疲累的身軀返回後院。

這麼忙,自然是做正事。

各個部衙歲末總結會議,他必須要親臨,不僅僅親臨,還要認真的聽,有時候還得給出一些發展的意見。

另外還要軍隊,軍隊講究的是軍心,能讓軍心擁簇,才算是一個出色的君主。

對於高高在上的君主,能收取軍心的機會不多,歲末就是一個機會,趁著這個機會,視察各軍的軍部,親臨下面,表現出與將士同樂,親近一下他們,也給他們親近一下自己,這樣能拉進很多的被拉遠的距離感。

單單是這些事情,都已經讓牧景一天擁有二十四個時辰,都不足夠了。

不過為了自己這個位置,能坐得穩,就算苦一點,累一點,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總歸是要去做的。

特別是如今不管是朝政,還是軍務,都在貫通新政,新政的出現,具體能帶來什麼樣的改變,還不得而知,然而鬧的人心煌煌,已經是不可避免。

在地方,新政的出現,代表舊政將會失去效應,舊政代表的是很大一部分人的利益,利益受損,天王老子來了,他們都敢鬥一斗。

所以新政雖然上面強勢的推行,必須要落實,然而到了下面,卻始終是有一種膠著的感覺,沒辦法徹底的貫通。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軍中。

一套全新的指導員系統,已經讓各軍部焦頭爛額的,指導員們的出身,大多都是讀書人,不是牧景不想用那些忠心耿耿的將士。

而是只有讀書人,才能領會那種精神境界,知識的存在才能造就一個信仰,這是那些文化太低的人,沒辦法去領會的,只有讓讀書人先領會了,然後在慢慢的教會他們。

讀書人和軍中的那些大字都不認識幾個的匹夫同槽而食,自然會惹出很多很多的麻煩,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對於軍中將士而言,指導員是外人。

最近兩個月來,指導員和部下將士衝突之事,已經是司空見慣了,軍法司的憲兵,就沒有消停過。

甚至這期間,鬧出了好幾起的命案。

軍中將士,沙場征戰,殺伐果斷,氣一上來了,根本不懂得敬畏,因為他們已經在戰場上養成了以命博命的一種氣勢。

所以動起手來,沒輕沒重的,傷人不說,還錯手導致好幾個軍中指導員喪命的事情。

這事情,牧景甚至不惜展露自己的維護思想政治司的立場,直接在樞密院的會議上,強調要嚴懲,軍法不可廢,軍功不能代表的犯了軍法就能被輕饒。

在他看來,他既然想要把這種思想在軍中貫通,就不能手軟,你接受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我需要的是一支有紀律有信仰的軍隊。

所以這事情,也差點鬧的軍中惶惶不安。

……………………

又是下了一整天的雪花,站在明國大樓九樓的落地窗上,牧景端著一盞熱茶,茶香味很濃郁,聞了一聞,才抿了一口。

一口茶,舒緩了他不少繃緊的心緒。

過年倒是一個不錯的日子,可過年的日子不太好過了。

他這兩日,視察景平第一軍,發現的問題不少,新政落實,還是導致很多事情出現了化學性的變化。

這讓他憂心忡忡。

來年明軍能不能恢復絕對的戰鬥力。

這時候,他心裡面都沒有多少底氣了。

“大王!”

譚宗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在了牧景的後面。

“兩條腿不方便,走上九樓,不累啊!”牧景回頭。

“有環梯!”

譚宗笑了笑,回答說道:“一個人在後面推著,輪椅能上來!”

環梯,就是牧景比較特別的一個建設,就好像是那些停車場在樓頂一樣,環形的旋轉,能把車子開上去,而不是走樓梯。

按道理馬車是能上來的。

不過太吃力了。

對於明國大樓的建設,牧景下了不少功夫,模仿了未來很多建設的風格,不管有用沒有的設施,先做好的再說。

所以明國大樓作為當今天下,最先進而偉大的建築體,一點都不為過。

“有事情!”

牧景問。

“最近許都可能會發生一些事情,我得來和大王報備一下!”

“許都?”牧景眯眼。

“曹操回來了!”

譚宗只是簡單的說了一句話,牧景倒是明白不少了,攘外必先安內,曹孟德要大開殺戒了,就是不知道誰首當其衝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