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大決戰,已經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不僅僅河北做好的準備,中原的朝廷也已經做好了準備。

許都。

這一日,風和日麗,萬里無雲。

在東郊之外,腳步聲整齊而響亮,來來回回,一個個方陣,十餘萬將卒聚合,殺意凜然,聲勢滔滔。

這是一場誓師大會。

在誓師臺上。

曹操一身戎裝,頭戴盔甲,展開了大漢龍旗,聲音響亮:“兒郎們,河北袁氏,竊國而立,乃是國賊也,今日陛下有令,命孤王出征,汝等可願意,隨孤平定叛亂,重振大漢聲威!”

“願!”

“願!”

一聲聲整整齊齊的叫喝聲,不斷的迴盪起來了。

在城牆上。

劉協穿著一身普通的白龍魚服,眸子掃過,拳頭緩緩的攥緊起來了:“冷子,你說曹孟德這廝,是在做給朕看的嗎?”

“陛下,萬萬不可動怒,要忍住!”

青年宦官站在他旁邊,警惕了掃視了一眼四周,他總感覺有一雙眼睛在盯著,只是照不出來了。

“朕乃天子,哪怕出征,也該是朕替他誓師,送他出征,可如今,他卻無視君主,聲勢之浩蕩,這是報復!”

劉協咬著牙,他就算城府在深,也還是一個青年,最忍不住這口氣了。

可是卻無可奈何。

因為這裡是許都。

“陛下,天子皆是陛下的,如今陛下正是少年青春,只要陛下願意慢慢熬,總能把他們都熬死的!”

冷子低沉的回應天子。

“是嗎?”

劉協搖搖頭:“恐怕他們不會給真這樣的機會的!”

“陛下?”冷子抬頭,看了一眼天子。

“放心!”

劉協擺擺手:“朕很清楚自己的地位,朕不會給他們抓住把柄的!”

………………………………

夜樓衙司。

“天子去看了主公誓師?”賈詡眸子微微一動,嘴角勾起來的一抹玩味的笑容,對著手下說道:“不必盯著了,把這訊息,遞給了荀彧!”

“諾!”

手下領命而去。

這時候賈詡才看著身邊的年輕人,問:“伯鳴,你覺得,天子身邊,還有多少人?”

天子,他打過交道,不止一次,當初在他在長安,輔助董卓,就和天子手下的趙忠,你來我往,交的不知道多少次手。

後來趙忠被景武司給滅了。

天子身邊的暗衛,倒是弱了很多,不過立足許都之後,賈詡隱隱的有些感覺,天子身邊,那一支力量,還存在。

“父親,我倒是認為,天子身邊的人,並不多,但是隱秘性很好!”

賈穆是賈詡的長子,也是賈詡最信任的心腹,他一直都在父親身邊,學習父親的知識,為人之道,謹慎而精明的一個年輕人。

“傳言,這些人,是從皇陵出來了,當初趙忠在的時候,的確給我們找了不少事情,可趙忠死了之後,他們都沉寂下去了!”

賈穆想了想,繼續說道:“我懷疑,他們並非沉寂下去,而是利用這段時間,在訓練死士,天子圖謀甚大,不可不防,死士不需要多,可只要有機會,能殺一個突然,能把許都城都鬧的天翻地覆的,要對付他們,並不難,難的,還是怎麼能把他們給找出來了!”

“找出來有些難,但是讓他們自己跳出來,倒是不難的!”

賈詡冷笑:“待我一個個把天子身邊的耳目給清出來,他在藏的最深的,早晚會暴露出來的!”

“那父親準備怎麼做?”

“此事得慢慢來!”賈詡擺擺手:“如今主公和天子,暫時已經達成了一個平穩,天子願意鬆口,天下封王,也是能讓主公安心決戰河北的一個最大決心,這時候,主公不會把天子逼得很緊,天子也不會在這時候鬧事,因為北邊的事情,讓他們同仇敵愾了!”

“我們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打探河北訊息上!”

賈詡沉思了一下,道:“夜樓的底蘊比不上景武司,我能信任的人,也不多,伯鳴,這一次,你親自北上主持一下,我要清楚一點,那就是河北袁軍最為虛弱的地方,他們的糧草的運輸途徑和囤積地點,給找出來了!”

“諾!”

賈穆拱手領命。

……………………………………

北方大戰,一觸即發。

而江東,和西南,倒是開始保持一個平穩的狀態。

本來長沙將會是一場血戰。

但是突如其來的封王,讓長沙這一戰,已經告一段路了,江東軍開始從長沙周邊撤出來了,往交州方向撤。

意思就是不打了。

而牧軍,倒不是不想追擊,而是暫時不能,如果是正常情況之下,牧軍是不吃虧了,可是如今牧軍大整頓,暴熊三軍,第一軍,第二軍,水師,都在整頓之中,戰鬥力也就是百分之五十左右。

如果是包圍長沙,那自然是血戰到底,但是如果是進攻,強行開戰,對於暴熊軍來說,可不是一個什麼好事情。

所以只能先忍下來這口氣了。

江東退兵的訊息,用了兩天時間,傳回了渝都。

牧景倒是不意外。

“孫文臺倒是的夠奸詐啊!”牧景在昭明閣的大堂上,對著這一份訊息,冷笑起來了:“白撿回來了一個王爵,倒是一份力都不想出了!”

“這時候,我們和曹操為敵的機會不大,他自然也沒有必要浪費兵力,拖住我們了,而且即使他拿下了長沙,也只能是呼應我們增兵,很難再有進步,除非是他不顧一切把主力壓上來,這樣,他也不敢啊!”

胡昭站在旁邊,仔細的分析,冷冷一笑:“這時候,他退兵,是最好的選擇!”

“話需如此,但是不能放鬆!”

牧景道:“讓樞密院給暴熊三軍發小心,嚴防死守,不可鬆懈,再有逾越邊境半步,給我打,狠狠的打!”

江東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他們倒是舒坦了,可曾想過,自己的不舒服,要不是顧全大局,牧景這時候,已經和江東宣戰了。

“諾!”

胡昭拱手領命。

“建國的事情,民意收集的如何了?”牧景緩下一口氣來,便對政務開始關心起來了,軍事目前不是主題,外面打生打死,對於西南而言,都只是應變而已,不是主動挑釁,目前西南主要的精力,一個是新政落實,一個是內部整軍,還有一個就是建國立朝。

“民意支援倒是很高,哪怕是士林方面,對我們立國自治,也是表示支援的!”

胡昭拱手彙報說道。

“四百年的大漢,他們就能忘得了嗎?”牧景眯眼,眸子閃爍。

漢室根基深厚,百姓心中自然認為自己是漢民,認為天下是大漢,你當一方軍閥,或許他們能接手,但是你公然立國,會讓很多人認為,背叛大漢的。

百姓沒有太深的思維,他們能看到的只是明面上的事情,誰對不起誰,誰是無可奈何的,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背叛的大漢。

大漢四百年,一代代人血脈相傳,都認為自己但是漢民,突然有一天,說不是了,要改朝換代了,不理解的人,並不少。

“四百年大漢,的確根基深厚,但是有時候得應了一句話,有些東西建立起來很艱難,破壞起來,卻異常的容易!”

胡昭苦笑,他自己的心緒都有些不太平,畢竟讀書這麼多年,忠心要給大漢,已經是一個烙印很深的事情了,哪怕早有準備,真當走到這一步,還是有些惆悵起來了。

“百姓是嚮往大漢的,可這些年,大漢給百姓的是什麼樣子的生活,朝廷上,外戚專權,宦官橫行,上行下效,一代代官僚就是這樣慣出來的,他們只是奉承上司,從不顧百姓的死活,豐收年要賣兒賣女,要是到了災難年,賣兒賣女都吃不上飯,亂世來了,流離失所,今天打仗,明天打仗,打來打去,死的一大片,多少人都活的有些麻木了!”

胡昭細細的分析:“要是一直活成這樣,他們也就忍受了,只要活下去,大不了就這麼扛著,可有了對比,就有了傷害!”

“我們明侯府執政的這些年,重視農業發展,對百姓的生活很是關懷,而且我們對官吏的考核,建立在百姓對生活水平上,這樣很多官吏破除了當年漢室留下來的那種得過且過的風格,你那一句父母官,不知道鼓舞了多少官吏!”

“官吏用心辦事情,下面的百姓,日子自然就過得好了,長期以往,他們對我們的依賴也就更大了!”

“如今,你要是說,明侯府撤出西南,歸還統治權給朝廷,你問這些百姓,願意,還是不願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立國的事情,雖讓一些讀書人,有些怨言,但是大部分的人,都願意站在我們這邊的!”

胡昭嘆氣:“這也說明了一點,我們這些年,做的,都是對的!”

事情,做的才知道,對與錯。

追隨牧景,是他的選擇,當年他只是對牧景的那一股器重,有感恩之心,所以願意出山輔助他們的父子。

但是並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對,還是錯。

就算是王佐之才荀彧,在擇主的時候,也出現過猶豫,當年他第一開始,是投了河北的,可是沒多久,就感覺,自己錯了,然後才投了曹操。

事至如今,胡昭認為,自己當年出山輔助牧景的決定,是這一輩子最英明神武的決定。

這些年下來了,胡昭是看著牧景一步步走到現在了。

牧景這人,說缺點,一大堆。

可他能踏踏實實做事情,打仗也好,管理政務也好,他對於面子工程都是抗拒的,更願意把事情落實下來了。

而且或許是因為他出身賊寇,感受過世間的苦楚,他執政的風格,一直是以百姓為重。

話可以說的漂亮。

但是能把事情做得漂亮的人,就沒有幾個了。

牧景做到了。

他說到的,都做到了。

“在百姓心中,你是一個明主!”胡昭低沉的補充了一句:“所以他們願意擁簇你,別說只是立一個朝廷的附屬國,恐怕你要建朝,改天換日,百姓們的反應,都不會很劇烈!”

“原來我還有這麼好的名聲啊!”

牧景摸摸自己的臉,有些自戀起來了:“看來百姓們,還是很有眼光的!”

胡昭聞言,嘴角有些抽搐了一下。

有時候他也會感覺,這就是一個長不大的少年郎,太不著調。

“民意調查,倒是初步有了結果,現在就差兩項,一項是軍中的支援,我認為這方面,問題不大的!”胡昭說道:“我探查過一些軍中兒郎的心思,別說將官,就算是普通士卒,對我們都是最大的支援的!”

“另外就是地方官吏!”

胡昭眯著眼睛:“這才是最重要的一點,首先,他們都是讀書人出身,讀儒學著,皆有執著,昔日可支援我們,那是他們始終認為,我們不管如何,都是來自朝廷,都是漢室朝臣,可如今,一旦建國獨立,日後只能朝著逐鹿天下的道路而走,等於背叛漢室,這些官吏,不高不低的,但是卻是我們政權的頂樑柱,他們要是對你不滿,撒手不管,我們就有坍塌的可能性,畢竟他們才是我們管理地方的根本!”

州衙,倒是不怕,目前新政階段,每一個州,都以新政為主,上任的官吏,被換了一茬又一一茬,基本上都是的明侯府的心腹了。

但是縣衙。

縣令,縣丞,縣主簿,縣尉,縣衙各方主事,等等,這些官吏,是治理一座縣城的根基。

要是出了問題。

整個縣城都會亂。

“劉勁如今在哪裡?”

牧景沉思了一下,問。

“已經趕回來了!”

胡昭說道:“想要籌建一個國朝,事務繁雜,就讓他趕回來了,準備主持政事堂!”

“不!”

牧景說道:“給他任務,讓他接著視察新政的名義,走訪各縣,探查一些這些縣官吏的心思,總要知道他們的心思,才能好應對!”

“行!”

胡昭想了想,這倒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一旦建國,我們就得主動一點了!”

牧景揉揉太陽穴,道:“對外的外交,要處理的好,至少要得到各個諸侯的認可,大家面子上,過得去啊!”

“出使江東?”

“不僅僅江東,幽州,包括回訪許都,都要出使一次,正式的立足天下,是需要被別人認可的,不然如何建交!”

牧景平靜的說道。

天下各方諸侯已經自立,自然要建立關係,一天沒有一統天下,這關係就會錯中複雜,誰也不想成為眾矢之的。

“可我們和江東的關係?”

“關係再不好,也要處著!”

牧景眯眼:“該開戰的時候,自然也不會手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