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孫太監的話嗤之以鼻。

我當然知道,他這話的意思。

他是太監,是明朝的太監。

大明王朝歷經兩百七十六年,總共有十六個皇帝。

廣為人熟知的,一個巴掌就能數過來。

開國皇帝朱元璋;

打著‘清君側’名義奪位的明成祖朱棣;

因為游龍戲鳳,而被人熟知的流氓皇帝朱厚照;

再就是煤山自縊的崇禎帝,這位末代皇上的本名恐怕都少有人知。

還有一位,只當了四年皇帝,但在後世的名頭,可是不小。

那就是被叔叔奪了皇位的建文帝。

這位明惠宗的本名,就叫——朱允炆!

歷朝歷代,太監都不能干政。當然,趙高、劉瑾、魏忠賢等奇葩除外。

而多數太監,都是不大識字的。

孫太監也不例外。估計能認得的字,比小沈三還少一些。

所以,雖然趙奇刻意解釋了朱允文的‘文’,是文明的‘文’,但孫太監可能還是沒聽明白。

退一步說,即便他聽明白了,如果在當朝敢和皇帝同名同姓,哪怕音同字不同,也是死罪。

我問趙奇:“朱允文到底做了什麼,你要調查他?”

“這就問到點子上了。”

趙奇拉開抽屜,拿出一個資料夾遞給我,“你先看下這個。”

我接過資料夾,翻開後,只看了一眼,就生出一種怪異感。

那不是電腦打字,而是拍攝的照片,被放大列印出來的。

內容本身,是用毛筆書寫,最上方,竟還有一幅毛筆畫像。

畫的是一名女子,看頭飾髮型,絕非這個年代。

“這是啥?通緝令?”二胖憨聲道。

“是尋人啟事。”趙奇又再把腿翹到臺面上,“楊素蓉,一六三零年生人,一六四四年四月二十五號失蹤。

如果是普通人,私人張貼的尋人告示,不會被保留下來。

楊素蓉的父親曾是當朝三品,退休後做了財主。所以找尋掌上明珠的告示,不但在當時傳播廣泛,還被當地縣誌載錄了下來。”

我看了他一眼,翻過一頁,竟同樣是一份翻拍列印的照片資料,而且內容和前一張類似。

趙奇點了根菸,抽了一口,說道:

“蘭招弟,一七零五年生人,一七二二年失蹤。聽名字就知道她家境一般了。這份東西能夠保留至今,是因為她先訂未娶、青梅竹馬的未婚夫,在中了科舉以後,得知她失蹤,得了失心瘋,就整天拿著這個到處找老婆。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卻為一個女人變成了瘋子……這要是放到現在,也算奇聞軼事。所以,你們才能看到這份東西。”

再翻一頁,仍是類似。

但時間又再跨越了將近四十年。

繼續往下翻……

我終於忍不住,抬眼問:“這些失蹤的女人不光時間跨度大,甚至還有跨越朝代的,她們之間有什麼聯絡?”

“先看完吧。”趙奇把煙掐滅,“往後看,你們就能看出哪裡不對了。”

因為事情可能和慄美芝有關,所以我和梁園都看的很專注。

二胖本來心不在焉,後來也出於好奇,認真了許多。

又再翻過一頁,看到第二行,我意念中的梁開元,和身邊的梁園,先後發出一聲低呼:

“這個唐菲菲,和美芝的生日一樣!”

“美芝也是這一天出生的!”

我快速瀏覽了一遍這份民國時期的尋人啟事,急著翻到下一頁……

等看到最後一頁,我再次看向趙奇,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

趙奇挑起了一邊的眉毛:“現在還認為,是我害了慄美芝嗎?”

梁園搖了搖頭,“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所有失蹤的人,都和美芝是同一天出生的?”

他這麼說,是因為打從那份民國版的尋人啟事往後,所有失蹤人員的生日,都一樣。

趙奇搖了搖食指:“準確的說,只是相同的月份日子出生。前面那幾個沒有記錄生辰,但是……”

見他看向我,我毫不猶豫道:“年齡不同,畫像粗糙,但是按照畫像中突出的特點看,性格相似,很可能也是相同的生辰。”

“這就對了!”

趙奇一拍巴掌,放下腿,收起吊兒郎當的模樣,快速的操控滑鼠,跟著將電腦屏幕朝向我們:

“這是我調查,我老婆整理出來的。”

我先看了看螢幕的右下角,顯示只有一頁文件。

內容很簡潔,而且編了號。

我一目十行的看完,帶著震撼問:“這些都是真的?你都是從哪兒查到的?”

“找人查當然不行,我可以找另一個世界的人調查嘛。”趙奇咧咧嘴:“忘了告訴你一件事。雙山路喪葬鋪的沈三爺,算是我幹師叔。你去問他,他會告訴你,我有這能力。我可以保證,這些資料的準確性超過百分之九十五。”

二胖看電腦的速度比我慢,這時說道:

“所有人都姓朱。和那些失蹤的女人,還都認識……豬(朱)八戒背媳婦兒?”

我才喝了一口茶,聽他最後一句,直接噴了出來。

確實,電腦裡的文件,和趙奇給我們看的檔案資料,是能對得上號的。

就譬如:

第一頁的楊素蓉,家裡的大管家,名字叫朱家樂。

第二個蘭招弟,其未婚夫有個伴讀書童,叫朱開河。

第三個……

第四個……

資料的最後一張,失蹤的是慄美芝。

同樣和姓朱的人相關——她租賃場地開辦幼兒園,房東是朱允文。

我思索片刻,對趙奇說:

“你不說明,我們很難想象,這些失蹤的人有什麼關聯。能夠想到的,失蹤人員的共同點,就只有三點。

一,出生日期;二,身邊、周圍,都有一個姓朱的人,或者說是人家;三,失蹤人員從十四歲到三十九歲不等,全都是女人。”

趙奇揉了揉鼻子,“如果你對歷史有一定瞭解,應該會想到更多。”

我搖搖頭,剛要說,我對歷史的瞭解僅僅是初中水平,更多是從古裝電視劇裡‘學習’的。

意念中,沈芳雲忽然說道:

“第一個,楊素蓉,是一六四四年,四月二十五號失蹤的。同年同月同日,發生過一件大事。”

“什麼事?”我和梁開元、呂信同時問道。

“李闖王入京,明崇禎帝朱由檢,披髮遮面,自縊於煤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