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渭水流速慢,冰層更厚,可只能用來行軍,卻無法承擔兩軍作戰。一旦打起來,冰層肯定會碎裂。

尤其是以騎兵為主的元軍就更吃虧了。他們根本不能在冰面上大規模運用騎兵作戰。

而且,之前為了減輕行軍負擔,元軍士卒將笨重的木盾幾乎都拋棄了。這使得他們再也無法對抗唐軍的火銃。

如此一來,元軍雖然兵力是唐軍數倍,卻處於全面被動。進攻不能,退卻也不能。渭河兩邊都是崇山峻嶺,連迂迴空間都沒有。

一時,兩軍就這麼對峙在河道上。只不過唐軍好整以暇,元軍心急如焚。

不久之後,大唐騎兵大將虎古親率的兩萬騎兵也趕到了。

叛元降唐的李思晉,也突然出現在元軍後方。

元軍徹底陷入了絕境。

問題是,元軍雖然被前後堵截,可因為在冰面上,唐軍也不敢貿然發動進攻。

第二天,走投無路的元軍終於主動對西邊的武巖所部發動了決死進攻。

元軍顧不得那麼多了,只能逼得唐軍在冰面上決戰。

雙方十幾萬兵馬一動起來,數尺厚的冰面頓時發出咔咔之聲,一張巨大的蜘蛛網,瞬間就出現在冰面上,這一幕讓所有人都膽戰心驚。

“轟”的一聲,冰面徹底在元軍陣中坍塌,如同發生了地震一半,大片大片的冰面破碎,傾倒。元軍就像船翻的水手,紛紛栽倒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

為何冰面在元軍中坍塌?

因為六萬元軍幾乎都有戰馬,還有大量馱馬。加上他們主動攻擊,冰面當然在他們陣中先破。

“往後撤!撤!腳步放散,不要騎馬!”武巖臉色發白的趕緊下令,唐軍平時苦訓的佇列,此時起到了很大作用。命令一下,就一起轉身,保持凌亂的腳步不疾不徐的往後退。

他們早就知道,過橋和過冰面時,不能齊步走,而要用碎步。

與此同時,東邊的虎古,也命令騎兵下馬,保持碎步後撤,儘量拉遠和元軍的距離。

大量的元軍落水,使得其他元軍更加驚恐的往前衝,由此冰面也崩潰的更快。

“衝!一口氣衝過去!”昔裡別金眼見唐軍不但不交戰,反而後退,頓時氣得肺都炸了。

他本來的打算,就是敵我雙方都沉入水中,然後好混戰一場,藉機逃出昇天。

因為一旦落水,唐軍的火器就廢了。而元軍的戰馬更多,馬可是會游泳的。藉著戰馬和浮冰,怎麼也能撐一會。此消彼長,元軍反而會佔便宜。

可誰知,唐軍完全不給這個機會,而是“逃走”。這使得他最後的冒險戰術也泡湯了。

看到自己這邊落水者超過萬人,而唐軍還沒有人落水,昔裡別金的眼睛都紅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咔咔—”令人牙齒發酸的聲音傳來,巨大的裂紋如同恐怖的長蛇,向東西兩頭的唐軍追來。而唐軍有條不紊的後撤,碎裂的冰面始終沒能追上唐軍。

可元軍陣中的冰面坍塌速度卻越來越快。每一塊冰一翻,就有大群元軍滑入水中,隨即被冰塊蓋住。

“啊——”

落入水中的元軍慘叫著用刀砍著破碎的浮冰,拼命往冰塊上爬,可是因為浮冰的存在,空間極其狹小,大多數落水者根本沒有機會爬上來,就被浮冰壓在水裡。

也有不人和馬踩著冰塊,水面上只露出半截身子。他們,已經算是幸運的,起碼還能站在浮冰上呼吸。

會游泳也沒用,因為水面都被冰塊覆蓋,怎麼遊?潛在水中能堅持多久?

“轟—”的一聲,昔裡別金腳下的冰也碎裂,那塊冰頓時沉下去。昔裡別金抱著戰馬的脖子,一起沉下去。

好在腳下有浮冰託著,到底沒有完全沉下去,可胸口以下全在水中,凍得他渾身的血液都快凝固了。

蒙古人耐苦寒不假,可也沒到寒冬臘月泡在北方冰水裡還能忍耐的地步。要是沒有衣服,倒是還能忍耐一會兒,可身上穿了衣甲泡在水中,那就更加痛苦。

“完了!完了啊!”昔裡別金一臉絕望,目光所及之處,大元將士下餃子般落水。

是自己的無能,才讓十幾萬大軍陷入絕境。

大汗,奴才罪該萬死,罪該萬死啊!

還沒有沉入水中的元軍,拼命的往兩頭衝,希望能衝過裂冰層。可是他們衝的越急,冰就碎裂的更快。

天地之間,到處都是“咔咔”的碎裂聲,寬達百丈的渭河上,巨大的蜘蛛網在飛快變大,令人觸目驚心。

“往山上爬!往兩邊山上爬!”沒落水的元軍,眼見無法逃脫裂冰,只好轉而往兩邊衝。

兩邊雖然是陡峭的山坡,可徒手還是勉強能攀爬的,總比落水強。

如此一來,冰面更是承受不住這種急躁而瘋狂的踐踏。

“咔咔-轟!”

大片的碎冰再次大規模的崩塌,不知道多少元軍落水。

徹底的碎裂,坍塌了。

落水的元軍如同失去父母保護的孩子般哇哇大叫,拼命抱住浮冰,不使穿了盔甲的沉重身軀沉下去。

最慘的是元軍重騎兵,因為人馬都帶著重甲,最容易下沉。這個當口,就是卸甲也來不及。

此時,唐軍一口氣撤出數里,終於險而又險的撤出裂冰範圍,再次安全了。

武巖和虎古用望遠鏡看著在裂冰區掙扎的元軍,不禁都露出微笑。

他們也想不到,元軍竟然以這種方式覆沒。原本,還以為會經過最後的決戰的。

只能說,大唐氣運興旺。

剛剛降唐的沙陀將領李思晉,心中不由萬分慶幸,又後怕不已。

倘若不是自己見機得快,關鍵時刻降唐,此時還不是要在冰冷的河水中撲騰?

元軍打著拉唐軍下水的打算,結果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唐軍愣是不接招,結果只有他們自己沉入水中,唐軍卻屁事沒有。

就問昔裡別金,可氣不?

事實上,元軍雖然大半沉入水中,可淹死的並不多,畢竟有碎冰和戰馬可用,暫時還能苟延殘喘。

可是為了不沉下去,很多人把兵器都扔了。

但很明顯,他們堅持不了多久。

只有少數成功爬到山坡上的元軍,才相對安全了。

“投降——我們降了!降了啊!”

終於,很多西域胡兵忍不住大喊起來。他們並不怕廝殺而死,可就這麼活活凍死淹死,實在太煎熬了。

唐軍就這麼默默的觀望,毫無接受投降的意思。

這倒不是唐軍不願意受降,而是…救不了他們。

前方這片碎冰區,實在很難救人。那麼,就乾脆當做沒聽到。

最後,只有一萬多元軍逃出來…投降。

其餘的,全部覆沒在冰水中。

兩個時辰之後,數以萬計的元軍,都在水中僵立不動了。大雪繼續下著,河面再次被冰凍起來。

到了第二天,數里長的冰面上,出現了數以萬計的“雪人冰雕”。他們有的半身露出冰面,有的只冒出一個頭,有的伸出一隻手。

密密麻麻,觸目驚心,顯現出一種殘酷而慘絕人寰的“美”。

死人臉上那種絕望、驚恐、痛苦之色,定格在生命的最後一瞬,如同亙古不變的雕像,在天地之間靜靜的宣洩著怨念。

這一幕,就連擁有鐵血心腸的唐軍將士,也看的目瞪口呆,毛骨悚然。

除了感覺驚悚,也覺得可惜。可惜那麼多戰馬啊。

第三天,文天祥親率三萬步兵趕到,看到這一幕也久久不語。

他也想不到,元軍殘部會以這種方式全軍覆沒。

元軍統帥昔裡別金和蒙古將領闊失,以及漢軍大將張顯,都不是凍死的,而是在凍死前絕望自刎的。

或者說向忽必烈謝罪。

這使得他們身邊的冰雪都是紅色的。

這些元軍大多是西域胡人,他們原本好好的呆在西域,卻在元廷的鼓動下東侵。結果,匹馬不得歸西。

不對,是歸西了。可再也見不到他們的家人了。

“太尉,來年冰一融化,這麼人馬的屍體,就會順河而下,漂入關中啊。”虎古很擔憂的對文天祥說道。

文天祥也在皺眉,他當然也知道此事的棘手。

河中凍死的人和馬,數量超過十萬啊。這麼多屍體,到時漂入關中會如何?

現在也沒辦法,只能在合適的時候,將屍體全部打撈上來,這很麻煩。

“傳令隴右各郡,編造幾面攔河大網,運到下游清水堡。等到冰一化,立刻層層網住河水,趁著屍體還沒臭,打撈屍體。”文天祥下令。

這也是最好的辦法了。屍體太多,只能這麼幹。不然,春暖花開之際,數以萬計的腐屍漂入關中,就很難辦了。

就連黃河,也會被腐屍汙染。

接下來,文天祥再次給李洛寫奏章,奏報隴西大勝,元軍全軍覆沒,被俘一萬餘人,繳獲戰馬五萬多匹,以武巖為首功。

又奏報李思晉率部五千降唐。

然後,文太尉揮師西進。

臘月二十,文天祥渡過黃河。

當日,佔領蘭州(金城)

隨即,數萬唐軍一路北上,如入無人之境,直逼河西。

而此時的河西,幾乎沒有元軍駐防了,根本無力抵禦唐軍。元廷官府和蒙元色目貴族紛紛逃往西域,一邊派出快馬向元廷彙報。

文天祥還沒到涼州(武威),整個甘涼的元廷官吏都跑光了。唐軍行軍途中,只能見到一座座被拋棄的城池,一座座空寂的莊園和村莊。

所有的麥田,早就被元軍破壞殆盡。要到明年十月才能重新播種,收割更是要等到後年夏天。也就說,甘肅漢人要賑濟最少一年半!

原本還有好幾十萬漢人,可漢人被元軍驅逐到隴右,眼下甘涼的人口就更少了。往往大軍行軍一天,也看不到幾個人影。

很是荒涼。

大軍北上,見到俗稱塞上江南的富饒之地十室九空,一片慘淡光景,文太尉心中悲涼,心有所感之下,不禁吟道:

“聞道塞上江南好,誰知零落孤城邊。烽煙未絕炊煙盡,犬聲已寂哭聲殘。祁連雪落千山白,黃河冰封萬水寒。若非胡馬踏玉門,怎教漢甲耀陽關。冽洌朔風吹瀚海,蕭蕭鐵騎過賀蘭。可憐古今征戰處,幾多忠骨埋此間。”

文天祥吟完,頗不滿意,再發文人之嘆:“唉,老夫這些年一心操持軍務政務,翰墨竟然生疏至此,以至於作此平庸之詩,不能盡抒心中之感了。慚愧,慚愧!”

一邊的虎古聞言笑道:“太尉說哪裡話?此詩在末將看來,當是極好的上品之作啊。”

文天祥苦笑,“你不懂,你不懂!不說也罷。完顏將軍,你率領騎兵先行,收了陽關和玉門。五日之內,必要趕赴。”

文天祥為防西域元軍搶佔陽關、玉門關兩關,決定分兵。

“諾!”虎古當下點了兩萬騎兵先行。

文天祥自將幾萬步兵,不慌不忙的連收張掖,酒泉,直驅敦煌。

臘月二十六,唐軍騎兵過敦煌,到達月牙泉南,鳴沙山北。虎古將兵馬一分為二,一路萬人由自己率領去陽關,一路由李憶率領,去玉門關。

臘月二十七,唐軍騎兵輕而易舉的殲滅了只有千餘人的元軍守軍,分別收復了兩關。

唐軍的浴火鳳凰戰旗,飄揚在古老的關城之上。

至此,淪入異族之手數百年的陽關和玉門關,重新回到中原王朝手中!

唐軍佔據兩關,恢復河西四郡,完全扼住了後世史稱的“絲綢之路”,將東西方陸上鎖鑰掌控在手裡。

這就是漢武帝當年的戰略:“列四郡,據兩關。”

倘若西方軍隊東侵,要麼攻打依山傍水、易守難攻的兩關,要花費很大代價。要麼繞道漠南,攻打長城。

無論哪條路,都很艱難。

可唐軍要是出塞,卻輕而易舉。河西四郡作為戰略後方,也完全能承擔唐軍西征的後勤基地。

戰略位置之重要,比起燕雲有過之而無不及!

忽必烈原本打算藉著流民渡過黃河,一舉襲戰隴右,封鎖關隴道。

結果由於唐軍早就準備,元軍賠了夫人又折兵,不但十幾萬大軍覆沒,還被唐軍趁機奪了河西。

虎古率領唐軍將士登上陽關關城,看著關外南邊的湖泊和北邊的山脈,俯視關城中的甕城街道,不禁說道:“勸酒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酒沒有,故人也無,可是這陽關,還是那座陽關啊。”

“萬歲!大唐萬歲!”唐軍武士首先揚起唐刀吶喊。

將士們一起吶喊,聲震關山。

“大唐必勝!萬歲!萬歲!!”

“西征!西征!”一個唐軍武士來到虎古前面,行軍禮道:“大帥,乾脆西征吧,打下元廷的西都!”

“好了。”虎古拉下臉,“西征這麼大的事,沒有聖旨誰敢動?就是文太尉,身上帶著都督西北諸軍事的差事,也不能不請旨意就擅自西征。”

另外一個唐軍武士道:“大帥說的對。沒有聖旨,再想打也不能動。不然,就是打下韃子西都,那也是有罪無功。”

虎古手扶刀柄,“陛下和朝廷眼下最憂煩之事,莫若賑濟。本帥猜測,河朔百姓應該都到黃河之南了。幾百萬人,想想都頭疼啊。我們只有守住兩關,守住河西,就是大功一件,千萬不能急功冒進。哼,西域有元廷重兵,有那麼好打麼?”

虎古猜的不錯,此時的黃河之南,南下的北方百姓已經達到近五百萬人。其中去隴西的四五十萬,去關中的七八十萬,剩下的三四百萬人,全部去了河南齊魯。

到了除夕前一天,南下的流民總共高達四百八十餘萬!

ps:怎麼這麼多漢奸,真是太討厭了。***的幽靈在北美復活了麼?好可怕啊。太不友善了,想屎麼?你好醜啊醜國人。今天無法加更了,蟹蟹大家,晚安。都給我好好的,一切的一切。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