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李洛離開海東之後,薩普勒又販賣了三批江北流民。崔秀寧從江北移民中又招募了三萬新兵。

加上趙忠新入夥的五千宋軍,唐軍總規模超過十七萬。其中三萬水師,十四萬陸師。

但是,兵力再也無法增加了。因為移民計劃終於結束。

加上幾個月以來的三十萬河南江北移民,唐國總人口達到一百三十萬人。

整個洛寧郡九個縣,移民都滿了。海東東部、南部平原的膏腴土地,都已經被分配完畢。

河南江北的流民大多被薩普勒販賣,海東也沒有多餘的土地接受新移民了。

所以,唐軍快速擴編的時期,結束。

一百三十萬總人口,常備軍卻有十七萬,比例如此嚇人,當然是“窮兵黷武”。所以這種模式是不可持續的。這幾年,八成開支花的都是李洛和崔秀寧的私產,而不是國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國庫的總收入去年只有上百萬兩,光一項軍餉都解決不了,夠幹什麼的?

就是今年,唐國國庫收入也絕對沒有兩百萬,可十七萬軍隊的軍餉,就不止兩百萬兩啊。

海東百姓的餘糧,哪怕全部收購,也只能滿足不產出糧食的軍隊、工匠、官吏等群體需求。

如果不對外掠奪,唐國根本沒有起兵的錢糧。

崔秀寧翻著厚厚的賬本,檢視每一筆開銷,估算今年需要多少開支。

真是金山銀山,都能花幹。

“阿嫂,這兩天感覺如何?”一個清脆的聲音打斷了崔秀寧的思緒,穿著一身白裙,胸口繡著綠色葫蘆醫師標誌的李沅,來到崔秀寧面前。

李沅已經十八歲,出落的更加明豔動人,又貴為縣主,而且已有婦科名醫之稱,不知道受到多少人家的惦記。

但眾人都知道,君上和夫人對縣主的婚姻大事,是絕對不會馬虎的。一般人家,想都不要想。

由於李沅自幼學醫,在醫術上很有天賦,又被崔秀寧灌輸的後世醫學理論啟發,加上海東醫院大量的臨床機會,她如今已經算是名醫了,甚至不少地方都領先於其他名醫。

崔秀寧拉著小姑子的手坐下,“倒沒有什麼不適,只是越來越覺得,和懷著徵兒時的感覺不同。”

李沅給崔秀寧仔細把把脈,又觀察了她的腹部,然後耳朵貼上去仔細聽聽,沉吟著說道:“這幾年,我親手接生了五百多個孩子,其中還有六對是孿生子(雙胞胎)。我看阿嫂的脈像和樣子,倒是有點像是孿生子呢。”

“真的?”崔秀寧神色一喜,雙胞胎啊。她知道雙胞胎的機率只有百分之一,難道像自己的姥姥那樣,生出雙胞胎?

她母親和小姨,就是孿生姐妹。

李沅笑道:“要是真的當然就是天大的好事,但小妹也不敢斷定一定是。”

崔秀寧原本以為古人不喜歡雙胞胎,覺得雙胞胎晦氣。來到古代幾年了,才知道這純屬無稽之談。

其實恰恰相反。在古人眼中,雙胞胎是大大的吉祥,生男叫“雙璋之喜”,生女叫“雙珠之喜”。

崔秀寧不知道的是,霍光和夏侯嬰生雙胞胎,也都受到特別祝賀。就說《紅樓夢》吧,也有“一胎養個雙生子”的祝賀詞。李清照友人生雙胞胎,她還專門寫文祝賀。

明英宗甚至對自己的叔父說:“叔生雙生子,乃祖宗賜福,行善好報也。”

在明朝,不但生雙胞是大喜,倘若生了三胞胎,還會受到皇帝嘉獎。明朝皇帝多次下旨嘉獎生三胞胎的女子。

倘若崔秀寧生了雙胞胎,那真是唐國的大喜事了。

“那,你估計是男是女?”崔秀寧忍不住問道。

李沅皺眉道:“這個很難說。從阿嫂的飲食上看,更容易生男。”

情感上,崔秀寧希望這胎是女孩兒。但她知道自己的身份,她的肚子,關係到唐國的穩定。出於理性考慮,她還是更希望生男。

這第二胎如果是男孩,而且還真是雙胞胎,那就太好了。

第一胎是雙胞胎反而不美。畢竟嫡長子是要繼位的,如果弟弟和他長得一模一樣,那就是個麻煩。

第二胎就不同了。

李徵已經十三個月,不但早就斷奶,也會蹣跚行走了,還會叫她孃親,會叫顏鐸大父,會叫李沅阿姑,會叫幾隻狐狸小黑、小白、小灰。

每次小家夥叫娘的時候,崔秀寧的心都快化了。

但是吧,他不會叫爹。

崔秀寧教過他很多次,他都不會叫爹。沒辦法,他對李洛很陌生,父子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從他出生算起,父子見面不到十次,能叫爹麼?

這小男人自從斷奶,就很少哭,而且越加和顏鐸親近。在小男人眼中,似乎大父才是第一位的。孃親排第二,阿姑排第三,幾隻狐狸派第四,石珊瑚排第五,府裡常見的侍女侍衛排第六。

至於爹爹李洛,對不起,不熟啊,不知道排到哪裡去了。

如今,李徵大半時光待在太公院,不是和太公顏鐸在一起,就是和狐狸們在一起玩耍。

狐狸可是吃肉的啊。崔秀寧真怕小家夥被狐狸傷害到,於是崔秀寧嚴令,公子身邊時刻都要有人。

“嬋兒。”崔秀寧忽然呼喚道。

一個長相可人的少女掀開珠簾進來,“夫人請示下。”這少女正是都烈的女兒,顏隼的妹妹顏嬋。去年參加女科考試後,被崔秀寧選到府中做女官,官職叫“庶務書令”,正八品。其實就是後世的領導秘書。

“你和珊瑚去火器局,看看十斤彈中炮試製的如何了。”崔秀寧吩咐道。

她現在因為懷孕,怕火炮轟鳴聲嚇到肚子裡的孩子,所以最近總是差遣完顏嬋和石珊瑚去火器局。

自從三斤彈的小炮和六斤彈的輕炮量產,崔秀寧終於去年底就指導火器局定下了十斤彈炮的方案。

十斤彈炮的外形,有些像後世的輕型紅夷大炮,採用了紅夷大炮的一些設計。這種火炮重量達到九百斤,炮管八尺口徑三寸,有效射程近兩裡,由於相對更輕,機動性優於紅夷大炮。

但幾個月過去了,卻還沒有試製出能夠量產的成品。

主要是成本問題。

由於十斤彈已經屬於重型火器,每次發射需要裝填大量顆粒火藥,對炮膛的強度要求遠超三斤彈和六斤彈炮。

樣品完全是用銅鑄造的,所以成功製成。可量產總不能都用銅吧?那樣的話成本太高了。

所以,崔秀寧採用了鐵芯銅體的辦法,兩層泥模鑄造。但這種技術比較復雜,到現在還沒有完全解決。

要說崔秀寧現在最關心的公務,就是火器了。

等到顏嬋和石珊瑚離開,崔秀寧笑吟吟的對李沅說道:“小妹,我們結緣也有兩三年了。我和你兄長,從未把你當外人。對你的終身大事,我們自然關心。”

李沅聽到這裡,頓時臉色有點緋紅。

說實話,她也不小了。十八歲,要是在中原,早就該嫁人了。就算唐國律法規定必須年滿十七才可嫁人,她也到了嫁人的年紀。

崔秀寧看到她的神色,笑問:“聽說你有了意中人,是誰?”

李沅臉色頓時變了,變得有點蒼白,有點驚慌的說道:“阿嫂,我…”

這由不得她不驚慌,要知道女子婚姻遵循的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兄嫂安排,她怎麼能和別人私定終身?

所以,雖然她對那男子極有好感,那男子對她也是“君子好逑”,可她也只能發乎情止乎禮,不敢有絲毫逾越。

而那男子也知道兩人現在身份天差地別,也只能“求之不得,寤寐思服”,除了寫過一封情詩,也沒有其他舉動。

但崔秀寧卻讓特察局查過那男子的底細。原本,崔秀寧覺得李洛不會同意李沅嫁給那男子,可是在查到那男子的身份後,崔秀寧就覺得有戲。

這男子名叫楊漢明,今年二十二,出身播州楊氏,大有來頭。播州楊氏雖是大土司,卻是實打實的漢人,祖籍太原。

唐末楊端率軍征討南詔,從此鎮守播州一帶,演化為土司。到元初,已經統治播州四百年。

很多人以為土司都是蠻族酋長,其實大謬也。最強大的幾家土司,比如播州楊氏,永順彭氏等,都是漢人官吏。他們祖上當年鎮壓蠻夷,就留在了那裡。(類似趙佗)

但是,這些人從來沒把自己當蠻人。蠻人,只是他們統治下的農奴罷了。

楊漢明是就是元朝播州宣撫使楊邦憲長子,宋朝播州安撫使楊文長孫,本來是播州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崔秀寧知道,播州宣慰司統治貴州東北部和川南一部,乃是中國歷史上勢力最強大的土司之一。

播州楊氏勢力遍及黔北川南(小半個貴州省,半個重慶,四川部分地區),麾下苗人漢人諸族部眾百萬,精兵六七萬。是如今實力最強的土司。而且,自主性很強,聽調不聽宣。

那麼,楊漢明就是實打實的諸侯公子,可他怎麼會流落到海東?

因為,他的祖父楊文是忠於宋朝的。著名的釣魚城,就是楊文派人修建的,還曾出兵協助宋朝守四川。

其祖楊文死後,其父楊邦憲繼承土司之位,六年前投降了蒙元。當時楊漢明雖是個十六歲的少年,卻反對叛宋降元,甚至企圖透過搶班奪權的方式,阻止父親楊邦憲降元。可惜失敗了。

楊邦憲大怒,不但剝奪了他繼承人的身份,還在其後母的慫恿下,意圖處死他。

楊漢明設法逃出家獄,離開西南,流落到福建,成為流民,輾轉來到海東。

他隱姓埋名好幾年,到了海東才恢復姓名。因為楊漢明是貴族公子出身,詩詞歌賦都不在話下,所以上次科舉考中了秀才,被任命為縣丞。

這些情報,都是崔秀寧專門派特務接近他,慢慢套出來的。甚至,崔秀寧還派人去了播州,驗證了真相。

此人仇視蒙元,又是漢人,也不缺才幹,為人也算正派。而且從他搶班奪權阻止父親叛宋降元來看,此人並不是迂腐之人。

當然,關於楊漢明的底細,李沅是不知道的。她還以為楊漢明只是個當縣丞的秀才。

崔秀寧見過楊漢明,長的也是一表人才。不然,李沅也不會對他心生好感。

倘若此人成為李洛的妹夫,再幫他奪回土司之位,那麼不但能幫助唐軍奪取四川,阻止西南元軍北上,甚至能幫李洛收復西南。

西南土司之間,很多都是相互聯姻的。楊漢明的舅舅,正是另一個大土司永順彭氏(湖南境內)。

只要用得好,楊漢明足以抵得上十萬大軍,甚至十萬大軍也未必能替代他的作用。

所以,崔秀寧考察幾天後,決定同意這門親事。當然,這事還需要李洛也同意。

“小妹,你緊張什麼。”崔秀寧笑道,親暱的拍拍李沅的手,“他叫楊漢明對麼?阿嫂聽說了,此人年紀輕輕就做了縣丞,公事上也不含糊,是個不錯的人選,算是你的良配。”

什麼?李沅愣住了。

阿嫂不反對?

頓時,李沅就情不自禁的露出一絲驚喜之色,但是臉更紅了。

“阿嫂,這,這太突然了吧?小妹,小妹……”

崔秀寧裝出恍然大悟的樣子道:“哦,看你的樣子,倒似乎是不喜。既然你不喜,那就算了。就當阿嫂沒有說過便是。”

李沅頓時著急起來,趕緊說道:“不是不是…咳,小妹只遵循兄嫂之命。阿嫂和兄長說成,那便是成……”

崔秀寧知道她麵皮薄,不再逗弄她,又怕她心裡忐忑,乾脆挑明道:“既然小妹的確對他有心,那阿嫂也同意了。不過此事,還需你兄長點頭。”

李沅心中歡喜,羞澀而又乖巧的點頭道:“但請阿嫂做主。”

崔秀寧道:“嗯,我還要召見一次這個楊漢明,再幫你把把關。你是唐國的縣主,將來還可能是郡主,公主,可不能馬虎了去。”

“謝過阿嫂。”李沅很是感動的說道。

第三天,崔秀寧終於以詢問公事為藉口,召見了蘭溪縣丞楊漢明。

“微臣蘭溪縣丞楊漢明,拜見夫人。”楊漢明一絲不苟的下拜行禮。因為出身貴族,他的氣質明顯和其他人不同,不但蘊藉儒雅,也頗有幾分風華。

崔秀寧只當不知道他的身份,隨便問了一些公事,楊漢明都是對答如流,顯然在公務上頗為用心,並沒有年輕人毛躁的毛病。

此人十六歲時就搶班奪權,顯然此事讓他深受教訓,變得持重沉靜起來。

崔秀寧察言觀色,感覺很是滿意。

慰勉了楊漢明幾句,崔秀寧又賞賜了他幾斤白糖,就結束了了這次召見。

此人不但關係到李沅的幸福,也關係到起兵後的戰略大計,絕不能等閒視之。崔秀寧當天就給李洛寫信,透過羅昱的水師轉交。

根據情報,楊漢明也是很中意李沅的。既然兩情相悅,那就再好不過。不然,以崔秀寧的性格,她不可能忍心犧牲李沅的幸福謀取政治利益。

一定要讓這個人,成為妹夫!

PS:心塞……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