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裡,蘇七月正在飛快敲打著鍵盤。

下週就要開始忙活軍區迎國慶文娛匯演的事兒。

趁著這兩天還有時間,他自然要將下一階段各中隊的主要訓練任務佈置下去。

除此之外,他還有一篇論文要寫。

說起這篇論文,倒是和他上次執行的任務有些關係。

上次帶著吳哲、成才、拓永剛等人走了一趟娑馬利海域之後,蘇七月就萌生了一些想法。

雖然營救行動很成功,但是在中途藉助法蘭西基地快艇脫險的過程中,拓永剛和吳哲都有暈船的跡象。

而成才、許三多、楊猛三人,因為之前在N軍區的“狙擊手訓練營”中,有過海上訓練的經驗,倒是沒有任何不適。

發現這個情況之後,蘇七月就一直在琢磨著,是不是要將特戰旅的訓練科目再擴充套件下。

一直以來,B軍區特戰旅因為本軍區就有全亞洲最先進的訓練基地——Z基地。

在訓練的條件和設施方面,一直是全軍頂級的。

在這樣的環境下,水上訓練自然也是具備條件的。

但是這一次親身經歷之後,蘇七月發現,湖泊、河流,以及模擬的水域,和海洋水文環境相差很大。

僅僅靠這樣的模擬訓練來提升海上作戰的能力,效果並不怎麼理想。

想要真正提升作戰人員海上作戰的本領,只有到真實的海洋環境才有切身體會。

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

B軍區因為轄區內沒有海軍的三大艦隊,也沒有海軍基地的存在,想要搞海上訓練,就會很麻煩。

需要軍區這個級別,去協調、溝通才行。

當然,麻煩歸麻煩,該做的事,蘇七月肯定要做的。

他現在著手寫的一篇論文,就是關於陸軍特種作戰人員海上訓練衛勤保障的。

之所以沒有直接制定訓練方案,而是先寫這篇關於後勤保障的文章,原因很簡單: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在蘇七月看來,只要和其他軍區或是海軍那邊溝通好,訓練方案隨時都可以拿出來付諸實際。

但是後勤保障方面,沒有一個指導性的文章,卻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跟得上。

因此,他才先動筆了這篇論文。

“加強特種部隊建設,是我軍當務之急。特種部隊訓練,具有強度大、科目多、易發生訓練受傷等特點。”

“搞好特種部隊的訓練衛勤保障,是我們首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隨著特種訓練的推進和深化,海上訓練未來將成為陸軍特戰人員的必修課。如何搞好特種作戰人員在海上訓練的衛勤保障,需要做到如下幾點……”

由於之前就已經理好了頭緒,蘇七月寫起來速度很快。

不大一會兒,他就已經將這片論文完成。

仔細複核了兩遍之後,蘇七月就拿起桌子前面的電話,撥了一個號碼。

“喂,戴中隊嗎?我是蘇七月……”

“是這樣,我這邊剛剛寫了一篇關於後勤保障的論文,想請你幫忙看一看啊!”

“你現在有空嗎?我去你辦公室?”

“你過來?成,那我在辦公室裡等你!”

電話結束通話之後,蘇七月重新將目光看向了電腦屏幕,研究作戰科的其他相關事宜。

剛剛他的電話是打給後勤支援中隊的中隊長戴忠磊的。

兼任了作戰科科長之後,他現在的工作重心,已經漸漸從第三中隊轉到了作戰科這邊。

說起來,特戰旅作戰科的科長,位置可是十分重要。

雖然級別上和幾個主力中隊相當,但是分量差了不止一點半點。

正常情況下,特戰旅作戰科的科長,都會兼任副參謀長的職務。

雖然蘇七月因為年齡、資歷的緣故,暫時沒有兼任,但這也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因此在他擔任作戰科科長之後,特戰旅下面這些中隊的中隊長,都已經潛意識地將他當成了上級。

剛剛他給後勤支援中隊的戴忠磊隊長打電話,說是要親自過去。

結果戴隊長說什麼也不讓,非要自己過來。

蘇七月也不好勉強什麼,只能順其自然。

……

“蘇科長!”

辦公室裡,戴忠磊滿面笑容地和蘇七月打招呼道。

戴忠磊今年三十六七歲,中校軍銜、正營級職務。

他這個年齡的中校,放在常規部隊算是進步速度不慢了。

但是在特戰旅中,他卻是年齡偏大的一個。

比他還年輕幾歲的袁朗,已經是上校正團級的參謀長了。

當然,袁朗在A大隊期間,就立功甚著,戴忠磊對他的晉升是不會有什麼看法。

至於眼前這位更加年輕的蘇科長,他就更不會有意見了。

戴忠磊是知道的,後勤支援中隊在整個特戰旅的重要性肯定比不上幾個主力中隊。

甚至和資訊中隊、特種訓練中隊比起來,聲勢上也要弱上一些。

眼前這位蘇隊長,雖然就任三中隊隊長還不到一年。

但是他做出的成績,卻讓一中隊、二中隊兩位隊長都是信服不已。

以對方的年齡和上級對他的賞識,這位的前途怕是比參謀長還要看好。

儘管後勤支援中隊主要歸旅裡的後勤部管,但是面對這樣一位註定前途無量的科長,戴忠磊依然不敢怠慢。

端正心態,擺正位置,是必須的。

“戴中隊,是這麼個情況。我查了一下我們旅三個主力中隊的訓練情況,在海上作戰方面,還是有一些欠缺啊。”

蘇七月也不兜圈,將自己想法娓娓道來。

聽說這位蘇科長想要將三大主力中隊海上訓練的事情提上日程,戴忠磊心中暗自疑惑,面上卻是不動聲色。

在他看來,三大主力中隊搞海上訓練自然是可以的。

但是這個自己的後勤支援中隊,關係好像並不大。

那麼這位蘇科長將自己找過來,是幹嘛呢?

難道說,就是為了向自己這個旅裡的邊緣人物,展示一下自己的構想?

注意到戴忠磊臉上的神色,蘇七月就大概猜到了對方的想法。

他將手頭的論文推到對方面前,微笑著說道:“戴中隊,不管這個海上訓練的計劃,什麼時候才能實施。但是咱們後勤保障的準備,還是可以提前準備的。”

“這是我個人關於海上訓練後勤保障方面的一些粗淺看法。如有遺漏之處,還請戴中隊不吝賜教!”

戴忠磊聞言,忙不迭地表示道:“蘇科長太謙虛了!是我要學習一下您的建議才是……”

戴忠磊這話,自然是客套居多。

以他對後勤支援工作的熟悉,當然不覺得這個年輕人能對後勤支援中隊提出什麼獨到的建議來。

然而,這位戴中隊僅僅看了論文的一個開頭,臉色就變了。

“後勤支援中隊,可以根據海上訓練的特點,針對海域實際、訓練科目以及可能出現的傷病情況,來制定完整、科學的培訓計劃……”

“特種作戰人員由於對海上情況不熟悉,在訓練開始的時候,很可能不適應海上的浪湧,以至於產生心理恐懼等應急反應。後勤支援中隊,可以採用問卷調查等形式,提前對作戰人員進行心理評估……”

看著論文一條條列出來的建議,戴忠磊不禁暗暗吸了口涼氣。

在來蘇七月這間辦公室之前,他從未想過對方能拿出這樣一個東西來。

以戴忠磊的眼光和經驗,蘇七月這篇文章,直接發到軍報上都是沒有問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了,自己差點都忘了,這位蘇科長不僅是主力作戰中隊的指揮官,同樣還是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博士呢。

想到這裡,戴忠磊心中就是一陣喟嘆。

一直以來,自己被對方在作戰指揮方面的能力所影響,竟然忽略了學歷這一點。

稍微平復了下心情,戴忠磊從頭到尾將文章又認真看了一遍。

最後,他終於長出了一口氣。

“蘇科長,您這篇文章,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啊!”

戴忠磊感嘆著說道,“您對後勤保障工作的瞭解,對心理干預的運用,實在讓人敬服。”

“根據您這篇論文的精神,咱們後勤支援中隊,一定可以很好地完成海上訓練的衛勤保障工作!”

見戴忠磊這麼快就表了態,蘇七月不禁莞爾。

“戴中隊,你這麼誇讚,我可不敢當。回頭,你看看沒問題的話,咱們一起去找何部長說說這事兒。”

“希望能對咱們旅裡下一階段的訓練,有所幫助吧!”

蘇七月說的何部長,自然是特戰旅後勤保障部部長何飛。

旅一級單位之中,裝備部、後勤保障部的主官,通常是副團級幹部,軍銜為中校。

何飛是A大隊升格的時候,從軍區後勤保障部某處調過來的。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位何部長的到來,讓戴忠磊的前路就有些渺茫。

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二人多少有些隔閡。

不過,此時聽了蘇七月的一番話,戴忠磊倒是滿口答應下來。

又聊了一會兒,見蘇七月桌上的電話響了,戴忠磊就藉故告辭而去。

蘇七月起身將他送出門,這才回到桌子旁邊接起了電話。

“我是蘇七月。”

“七月,來我辦公室一趟。關於這批新人的考核,我有個好玩的點子,想讓你給點建議……”

電話裡,傳來了袁朗得意的笑聲。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