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的掩飾,對聲音那麼敏感的楚麗華來說,還是有些粗糙,在她電話說到第三句話的時候,楚麗華就發現了。

為此,她大大地松了一口氣。

好在,女孩想要保住胎兒的想法也是堅定的。

至於她的試探給自己等人帶來的麻煩……咳,想要真正去做一些事情,遇到點阻礙是正常的。

不過,這些麻煩都是外在的。

之後,楚麗華有了內外讓她頭疼的事情了。

看孟憲祥天天樂顛顛地去給那個小姑娘送飯,蘭芝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了。

——“楚楚不行我給她點外賣吧,我不差這點錢的。”

——“咱們能節約還是節約一點好,再說了外面的外賣哪裡有自己家做的健康呢。”

楚麗華正在低頭研究幾隻基金,她在做對比。

最近醫療類漲得有些太高了,是不是要換成科技、新能源這一類呢。

但是,看討論區有不少人都說現在這個Yi情沒過去的話,醫療生物基金肯定不會跌。

真是眾說紛紜。

蘭芝聽到楚麗華那麼心不在焉的一句,就沒了。忍不住接著抱怨,“我看祥子現在每天跑去那邊都是高高興興的。在家裡反而面無表情的。”

楚麗華這才發現蘭芝的不對勁兒,笑了,“你這是吃醋了嗎?”

——“楚~楚~”

——“停,和我撒嬌,不好使的。雖然我也受不了。”

楚麗華拉蘭芝坐下來,滿臉真誠看著她,“蘭芝,我哥他不是那樣的人。而且,如果他連陌生女子都願意好好照顧,是不是正說明了,他其實也會接受你這個孩子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誰要他接受這個孩子了。我是要他……”

接受我。

——“那你這個孩子?”

——“我……”

——“生出來了你不會是想把他送人吧?”

蘭芝沉默。

——“真的?蘭芝,不是我說你,這個孩子可是你……對不起。”

楚麗華把嘴裡的話咽下去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立場,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場去分析蘭芝。

——“楚楚,我告訴你個事情,你絕對要替我保密好嗎?”

——“是不是和孩子有關係?”

蘭芝點頭。

楚麗華思索了一會兒,才鄭重其事地問,“這是你想好了分嗎?如果是,我就答應你。”

——“我也是沒有辦法了,權衡利弊之下,這是最合適的方法了。”

楚麗華認真地看著蘭芝,點了點頭。

蘭芝又猶豫了一會兒,才終於開口,“孩子我打算送回他父親那邊去。”

——“嗯,這樣也挺好的。至少是在父母一方身邊。”

蘭芝高興極了,“你也贊同我,是嗎?”

——“對,只要他們願意要這個孩子,送回去是好的。雖說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就是為了留下這些意外到來的小生命。

但是,他們跟在父母身邊長大肯定要比跟著我們好啊!以後,你的日子還長,和那個男的又不是心意相通的。

如果孩子只能選一方的話。還是選父親吧。相較於孩子父親,你對這個孩子的心情肯定是複雜的。”

楚麗華才剛說完,蘭芝一把抱住楚麗華,“謝謝你。真的,我一直在為自己這麼做感到深深的罪惡。”

——“傻蘭芝,你給他留下了生命,就是偉大的母親。至於他的去留,如果你不能全心全意愛他,不如送去願意接受他的地方。這樣更加有利於他的成長。”

楚麗華回想起自己小時候,真的是在哪裡都是不受歡迎的。那日子過得,現在想想,不堪回想啊!

蘭芝還打算說點什麼,孟憲祥就回來了,她立馬閉嘴了。

——“哥,小姑娘長得那麼好看,怎麼不多留一會兒呢?”

楚麗華上前打趣孟憲祥。

——“拉倒吧!上次的經歷歷歷在目,能少接觸就少接觸。不給我們這群人惹事了。”

青雲飛剛好從房間裡出來,“在說什麼呢?這麼熱鬧?”

——“雙胞胎都睡了?”

青雲飛點頭,想了想,又說了句,“嗯,睡了。”

現在的青雲飛,才真正有了一個父親該有的樣子。他對雙胞胎,比之前小七上心多了。

生怕楚麗華給照顧不好了,好多事情,都喜歡親力親為。

特別是白天的哄睡。

夜裡他也不像之前那麼愛抱怨,雙胞胎哭得讓他睡不好了。

或許是因為雙胞胎是早生的,所以總是那麼愛哭。

又或許,這只不過是嬰兒本能使然。

有科學家研究,孩子夜裡愛哭,是為了耗盡父母……特別是什麼母親的精力;目的是為了爭奪資源。

讓弟弟妹妹晚幾年再出生,這樣才沒機會跟他爭糧倉和關愛。

所以說,夜裡愛哭的孩子,都是聰明的孩子。

當時楚麗華讀到這裡的時候,還暗自竊喜呢。自己就是小時候愛哭被母親嫌棄的。

說明自己小時候就聰明。

就在楚麗華神遊的時候,青雲飛和孟憲祥兩人湊到一起玩遊戲去了。

而蘭芝因為和楚麗華聊過以後,心裡也舒坦了不少,回屋午睡去了。

楚麗華一回神,看著空蕩蕩的客廳,啞然。

自己得趁這段時間多精進一下自己的思想了。

不知道到時候做女孩的思想工作時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多學習一下吧。

對了,之前那個取悅症,現在理論是知道了。關鍵就是看實際應用了。

楚麗華開啟手機,戴上耳機開始回顧。

錯誤的思維習慣是,取悅症總認為別人的需求永遠是第一位的,而自己的需求卻可以被忽略。

額。。。

剛才不就是還在有這種想法嗎?

所以說,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一回事。

這個標準看起來讓這些取悅型好人,就跟聖人一樣,永遠都是大公無私地奉獻,永遠都是不斷地給予,把最好的留給別人,把不好的留給自己。

但這一味地付出,在人際關係中也是不成立的。這又是為啥呢?因為當你一味地付出卻不接受任何回報的時候,你的動機就會變得很可疑。

你想想是不是這樣?比如說,有一個朋友莫名其妙地一下對你特別好,給你端茶遞水,給你借錢,幫你扛事,結果他還不要你的任何回報,你想給他做點事的時候他全部都拒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