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麗華覺得,自己這一次真的很有必要出去一趟了。

只是,不管怎麼樣,得等到唐雪那邊沒事出院以後。不然,她心裡不安。楚麗華始終擔心唐雪的輕生和平臺跑路有一定的原因。

楚麗華給鬱霞秋髮了訊息,沒有得到回覆。

她有些著急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裡有事,鬱霞秋晚上一直翻來覆去睡不著。好在,今天也奇怪,孟凡宇也沒有再來打擾。

第二天,楚麗華起床以後就感覺眼前一直是霧濛濛的。

所有東西,都像在霧霾裡一樣,只不過這霧霾是白色的而已。

——“你的眼睛,只能慢慢養著,沒有治癒的辦法。至少,目前沒有。而且,你會有失明的可能。也就是說,其實,你等同於得了眼癌了。”

楚麗華腦海裡忽然響起之前在協和時,眼科專家這麼說。

那麼,現在出現了這個狀況,很有可能,開始惡化了。

也就是說,自己自己開始要失明了。

楚麗華的心,瞬間就透心涼了。渾身無力。這個時候,楚麗華才發現,什麼,都不重要了。

那麼現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失明之前,好好看看這個世界了。多看一眼是一眼。

楚麗華想到這裡馬上爬了起來,簡單的收拾了幾件行李放在揹包裡。

帶上手機、充電器以及身份證就出發了。

楚麗華是坐地鐵去的北京西站。

以前,她總是想盡一切辦法以最快的速度衝上去佔個座位,然後閉眼睡覺。

但是這一次,楚麗華努力睜大了眼睛,看著地鐵裡的人,各種各樣樣的人。

不過無一例外都是低著頭在看手機的,無論是有座的還是沒有座的。

有些應該是情侶,身體捱得很近,甚至,還牽著手,但是,眼睛都沒有放在對方身上。

楚麗華這一刻才覺得,自己真正明白了。

這一刻,她是無比眷戀可以看到這個世界的,哪怕,不是什麼美好的事情。只要可以看到,便是滿足的。至於看不看得清,真的不重要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來到北京西站,楚麗華買了最快去雲南的車票。買完之後,她才苦笑,原來,心裡還是惦記著的呀!也好,那就先從旅遊熱門雲南開始吧。畢竟作為一個雲南人,連自己家鄉的特色都沒有去看過,怎麼好意思和外人說呢?

昆明,楚麗華不知道有哪裡是好玩的。因為網上推薦的是石林,但是,石林原本是曲靖市的,可惜,後來被莫名其妙劃給了昆明。

那麼,不如先去麗江吧。

聽說,每個去雲南旅遊的人都會去麗江的。

麗江古城,木府風雲的拍攝地。

也好,那裡,有純潔的愛情和親情。或許自己是該去沾染一下的。

楚麗華是轉火車去的。

下火車的時候是凌晨四五點鐘。這個時候的天還是很冷的。

楚麗華隨著人流往外走去。

剛出火車站,便有很多拉客的在吆喝著。

這些拉客的主要目的可不是真正的送你到達什麼目的地,而是各大小旅店派來攬客的。說白了,就是到他們開的旅店裡面住宿。

當然也有一部分是專門負責跑運輸的,比如說之前已經訂好了住宿地方的。

不過相對比較大的或者比較偏的旅店和賓館,基本上都會派人來接站的。

楚麗華看著和自己一批出來的人基本上都慢慢世上走開了,或坐上車了,或正在和人討價還價。

而她站在原地看著。

——“姑娘,住店嗎?”

有人問楚麗華,她搖了搖頭。

之前她在網上查過,早上六點有公交車去市裡,雖然在火車上睡得也不是很好,但也算是睡過了。

今天她就要先去木府裡看看。

不過,她不打算打車去,而是要以一種當地人的身份,坐當地的公交車慢慢的走著去。她是出來旅行的,而不是走馬觀花的。

路上她再也沒有顧及其他人異樣的目光,而是直接拿出手機查了一下大概的簡介。

麗江木府是雲南麗江木氏土司衙門,木府是麗江木氏土司衙門的俗稱,位於麗江古城獅子山下,是麗江古城文化之“大觀園”。整個建築群坐西向東,是一座輝煌的建築藝術之苑。

納西族人原來沒有漢族的姓氏,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後,遠在滇西北麗江納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審時度勢,於公元1382年“率從歸順”,舉人臣之禮,此舉大獲朱元璋賞識,朱將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橫,欽賜其漢姓“木”,從此納西傳統的父子連名制得以改成漢姓名字。

木府是一座輝煌的建築藝術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築的風采氣質,同時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築古樸粗獷的流風餘韻,而其座西朝東,府內玉溝縱橫,活水長流的佈局,則又見納西族傳統文化之精神。麗江旅遊有一句話:“不到木府,等於不到麗江”。

簡單一點說,五六百年前的木府,就是麗江古城中的“紫禁城”。

它是納西民族發展史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一筆。有學者指出,“不到木府,等於不到麗江”。留於世的明、清木府古建築,建築之宏偉、宮殿之輝煌、雕刻之精緻、構件之玲瓏、繪畫之璀璨,真可謂美輪美奐,無與倫比。

木府是麗江木氏土司衙門的俗稱,木氏土司家族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鼎盛時期木府佔地一百多畝,有近百座建築,是八百年大研古城的心臟所在。儘管它只是一座土司的宅院,但它的奢華與恢宏,並不亞於任何一座王公貴胄的官邸。

據《麗江府志》記載,從前的木府殿堂巍峨、佈局嚴謹,僅中軸線就有369米長,中軸線上分別有議事廳、萬卷樓、護法殿等大殿,兩側房屋羅列,樓臺亭閣,數不勝數;花園迴廊,風格別緻。其總體建築風格為“仿紫禁城而建”。

麗江木府是麗江文化的“大觀園“。

1996年大地震後,世界銀行慧眼識寶,貸鉅款相助重建木府,麗江能工巧匠精心設計施工,經三年時間,使木府如鳳凰涅槃般再現於世。木府在西南諸土司中以“知詩書好禮守義“而著稱於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