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一週的時間,林寶帶著爺爺在逛了魔都的大大小小的景點。

很快,到了週三。

一早,兩人坐地鐵來到魔都大劇院門口,排隊入場的觀眾挺多,一直排了快半個小時,兩個人才進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林寶環視四周一圈,發現,並沒有像自己想象中那樣,周圍都是老爺爺老奶奶。

相反,倒是有不少的年輕人。

不過,基本上大部分看形態舉止,都是有戲曲的底子。

應該都是戲曲行業的學生過來觀摩學習。

實際上,也幸好現在有著各種各樣的對於傳統藝術的扶持制度,還有著一些戲曲大學,甚至是戲曲職業學校的存在,這一門優秀的傳統藝術,算是能夠勉強地儲存下來。

旁邊坐著的爺爺,則是翻看著之前入場的時候,工作人員遞給他的節目單。

戲曲協會每年年中都會有一段巡演期,請全國優秀的戲曲表演者,到各個城市進行表演宣傳。

魔都劇院這幾天的表演,自然都是高手雲集。

特別是今天,有很多老一輩的藝術家會上臺表演。

節目上,每一個上臺表演的老藝術家的後面,都是有些會長,副會長,教授等等頭銜,重量級的嘉賓。

“柳覃山今天最後一個上臺,唱《朝陽溝》的選段……蘇建中上午十一點多,唱《狸貓換太子》……”

爺爺基本上都是關注豫劇的名演員。

實際上,林寶老家最流行的是蒲劇。

豫劇源自鄰省,是全國最大的戲種,遍及全國,幾乎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當然,是當年。

爺爺自己,各種戲都聽,最愛的,也是年輕時候最常聽的,豫劇。

甚至,因為和鄰省毗鄰,林寶老家甚至也有豫劇團。

“柳覃山當年就在咱們市的豫劇團,名角,請一場幾萬塊,那個年代,幾萬塊,你想想,一般人家裡有事,肯定都請不起。有一年,咱們鄰村集體出錢請他過去唱了一場,十裡八鄉,都擠過去看了。”

爺爺小聲地聊著,“不知道你還記得嗎,那一次,我帶你過去看的。”

林寶想了想,沒有什麼記憶,搖搖頭。

“那個時候你才四五歲吧,剃了個光頭,哈哈。我騎腳踏車帶你過去的。你個子小,擠不進去,我就坐到腳踏車上,把你舉到頭頂看,你還說不好看,要去吃冰棒和麻辣片……”

爺爺坐在那裡,手裡捏著節目單,似乎是陷入了回憶。

林寶靜靜坐在旁邊,聽著他說。

“你奶奶本來也想去,但是你爸媽都有事,小云太小,並不能出來,就沒辦法看,讓我看完回去了給她講……想想,從你和小云出生之後,她就再沒有出去看過戲了。後來家裡電視臺多了,有戲曲臺,能看。但是她又有高血壓,一看電視就腦袋疼……”

……

“說到柳覃山,當年,因為他出場費太高,還有人鬧過。後來,人家直接去了上京,你就是給錢,都不回來唱了。”

“那個年代也有這樣的事情?”

林寶有些意外。

爺爺點點頭:“其實說白了,都是眼紅,死要面子。人家是名角,唱得好,你請人家,看的就是人家的名氣。別人請不起,你請得起,這就是面子。

行情就是這樣。

你家有白事,搭臺唱戲,請不起名角,就請小角唄。要熱鬧,大小角不一樣熱鬧?你請不起,還覺得面子上過不去,怪人家出場費高,這是人家的錯還是你的問題?”

林寶一笑。

沒想到,在這個方面,爺爺竟然還會有這樣的認識。

聊了一會,很快,節目就要開始了。

現場頓時都靜了下來。

林寶扭頭,看著坐得筆直,認真地看著臺上的表演的爺爺。

隱隱約約,他的記憶裡面,還有小時候,跟著爺爺去鄰村看戲的場景,還有奶奶給自己哼一些戲曲段子的場景。

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

現在,輪到自己,帶爺爺去劇場看戲。

看那些當年看不起,沒機會看到的名角的戲。

“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我只等出帳外且散愁心……”

抬頭,看著臺上的京劇演員一出場,整個戲場頓時響起了喝彩聲。

可惜,要不是自己因為系統,獲得了戲曲鑑賞的能力,否則,以以前的林寶,對於這些戲曲片段,絕對是接受無能。

一來,真不符合年輕人的口味,二來,是真的聽不懂。

唱詞都聽不懂,臺上的戲服行頭,單拎出來,戲服上街,或許還能引起一波關注。但是在這劇場裡面,實在是沒能有太多的吸引年輕人的點。

這實際上就是很多傳統藝術所面臨的問題。

戲服行頭,你拍抖音,來一段舞蹈,唱幾句有點韻律的歌,絕對可以火,萬人追捧。

但是你拖著他們去戲院裡面看,他們肯定不同意。

雕塑,書法,同樣也是。

工匠影片,書法寫作,甚至街頭表演,能夠火起來,成為新聞。

拉年輕人去看什麼書法展,你絕對是拉錯人了。

不過,旁邊的爺爺卻是看得起勁,並且還小聲地給林寶普及著戲曲知識:“《霸王別姬》,梅派經典名劇,也就是梅蘭芳創立的戲曲派別。原名《楚漢爭》,原本是楊小樓的劇目,經過梅蘭芳三改,才有了現在的《霸王別姬》。可以說是,嘔心瀝血之作……”

“爺爺,你覺得,你聽《霸王別姬》,聽得是什麼?”

林寶忽然問道。

“聽嗎?聽得是這些戲曲選段,或者是裡面的故事?”

爺爺扭過頭,有些沒太明白他想要問什麼。

林寶點點頭,沒有再繼續問。

實際上,戲曲之於老一輩人,就像是歌曲之於年輕人一樣。

聽得是什麼?

是一種記憶,或者是一種經歷。

沒有那樣的記憶和經歷,自然就欣賞不了這一種藝術。

上午的表演,有京劇,豫劇,秦腔,下午有老家的蒲劇,最後壓軸出場的,是眾多名家裡面,年齡最長的柳覃山。

快九十歲的老先生,一出臺,現場所有人都起身鼓掌。

然後所有人都是站著,聽坐著的老先生唱了一分鐘不到的經典豫劇《朝陽溝》裡面的選段。

旁邊的爺爺,聽著那熟悉的音色,有力的聲段,眼中全是懷念之色。

唱完之後,應主持人的要求,老先生在臺上總結發言:

“最近吶,網路上,因為一些戲曲創新,或者說是所謂的戲曲出圈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我,包括戲曲協會裡的很多同行,都表示很擔憂。但是,今天,這一整天的十幾場表演下來,再加上臺下的觀眾,特別是我看到了很多年輕人的面孔,覺得甚是欣慰,也感覺到很放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老祖宗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既是對於我們這些既往者的鞭策,也是對於年輕人的鼓勵。我相信,有今天在場的每一個人的努力,戲曲的未來,會更好!”

臺下,頓時掌聲雷動。

“好!”

“老先生說得好啊!”

“戲魂不死!”

“確實是,柳老都認同了,是應該拒絕娛樂化。”

……

人群中的林寶,聽著周圍的人議論,微微有些無奈。

所有人,包括臺上的老先生,心裡想的,嘴上說的,吐槽或者抵制的那個人,就是自己了。

而自己就站在他們之中。

“走吧。”

謝完幕,所有人都站起來,更是有著不少人直接跑去後臺入口的位置,找老先生們攀談。

原本,林寶想著,看有沒有機會讓爺爺去和老先生們面對面,也算是見“偶像”。

但是看看周圍這情形,也是沒有機會了。隨即,就和爺爺出來,從通廊裡面穿過,往外走。

迎面,卻是忽然看到有人攙著柳覃山往這邊走過來。

看到柳覃山,旁邊走著的爺爺臉上也是微微有些激動,停下來腳步。

林寶猶豫著,要不要上去打招呼。

旁邊攙著老先生的女人,卻是忽然扭頭,看到林寶,有些意外:“林寶。”

林寶一愣,細細一看,才認出來。

她就是曹子格的母親,唐秀蘭。

只不過,身上戲服沒脫,臉上戲妝沒卸,林寶完全從外表認出來她。

“唐老師,柳老師。”

林寶忙是笑著打招呼。

“你好。”

看到老先生的臉上微微露出一些疑惑,唐秀蘭忙介紹道,“柳老師,他就是那個林寶。”

老先生眼睛微微睜大,盯著林寶:“你就是那首《上京一夜》的作者?”

林寶無奈,看老人的那眼神,感覺有些像是尋仇,點點頭:“是我,柳老師。”

老人盯著他看了一會,想要說什麼,猶豫了下,沒有說。

停頓了片刻,他繼續說道:“這樣,既然碰到了,我能不能當面問你幾個問題?”

“老師您問。”

“你對戲曲瞭解多少?”

林寶說道:“瞭解一些。”

“是瞭解戲曲歷史?還是瞭解戲曲唱段?”

老人看著他。

“都算是有些瞭解。”

林寶說道。

柳覃山眉頭微微一挑。

倒是不謙虛。

旁邊的爺爺卻是忽然拉了拉林寶。

他知道林寶的情況,從小就跟著自己唱過幾場戲,長大了學的是音樂,又怎麼可能對於戲曲有瞭解呢?

老人又問:“你覺得,以你對於戲曲的瞭解程度,能否代表戲曲行業,向年輕的觀眾,宣傳戲曲?”

林寶看著他,說道:“首先,柳老師,如果非要論專業度的話,我想,如果你聽過那首《上京之夜》裡面的戲腔唱段的話,應該就不會這樣問了。

其次,我幫助戴謙改的這首歌,目的,是想要在音樂裡面用上戲曲的唱腔,做一些嘗試,並沒有對於真正戲曲藝術輕視的意思,甚至,唱腔裡面的每一個聲調,我們都是經過研究的。如果柳老師有時間,我們可以一起針對那一段進行討論。

而至於網路上的一些爭論,過度娛樂化之類的說法,我想,唐老師她清楚,現在也已經過了這麼長時間了,柳老師你們也應該可以看到,更多只是一種輿論的節奏。

我沒想過代表戲曲行業,事實上,即便是我有借戲曲元素,也沒有把它娛樂化,而是儘量地遵循戲曲的一些章程。。

最後,如果因為一首歌,就把整個老祖宗傳下來的傳統給摧毀了,給娛樂了,我想,這就有些可笑了。”

聽完林寶的話,柳覃山微微有些沉默。

實際上,林寶並不是戲曲協會的人,以自己的身份,也沒有去過分苛責一個非戲曲圈的人。

而林寶對自己的回答,也是足夠得誠懇。

“柳老師,你還記得半年前,我和你聊過的那個青年嗎?”

旁邊的唐秀蘭忽然說道,“那句,無聲不歌,無動不舞。”

“記得。”

“實際上,我當時和你聊的,就是林寶。”

唐秀蘭說道。

柳覃山微微有些意外:“無聲不歌,無動不舞。這八個字是你說的?”

林寶點頭:“我之前和唐老師聊的時候,說過這一句。”

柳覃山看著他,微微蹙著眉頭。

他實在是想不通,這麼一個年輕人,為什麼會這麼無緣地說出這樣一句對於戲曲的經典性概括的話。

而且,半年前和唐秀蘭聊天的時候,在聊到這個青年,後者就曾經說過,他是很深厚的戲曲功底和認識。

那個時候的自己,還想著有沒有機會和這個青年聊聊,或者是把他吸取到戲曲協會裡面。

只不過,後來這件事放下後,就有些忘了。

但是沒想到,竟然就是這個創作出了《上京一夜》的青年。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