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輝似乎從未撞見過她二姐這張不為人知的面孔,微微打了個突,就見胡青凌一揚手,石盒裡射出來一束影像,展影在牆上,走馬燈一樣過濾著此人生前的際遇。

他越發糊塗,難道二姐這幾年心性大變,轉而喜歡偷窺起別人的隱私來?

這念頭一閃現,馬上被他否定。

胡青凌做事情一向雷厲風行,絕對不會無聊到如此地步,這其中肯定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想到這裡,胡一輝屏氣凝神,陪著她二姐仔仔細細地觀看起此人的生平來。

正當他無聊到要準備自裁以謝天下的時候,胡青凌突然在那修士的某個片段裡暫停了,而且精神矍鑠地反覆細看。

胡一輝不得不陪著她不厭其煩地觀看這個場景。

場景裡的那個修士正在練劍,口中唸唸有詞,反反覆覆唸叨:“六甲六丁之神,霹靂大將,雨伯大將,火光大將,吼風大將,混海大將,各領神兵百萬垓,助吾法力,吾上按天罡,下察地理,足踏夔龍,托住六天之宮,統攝六天神君,兵馬萬垓,今日圍城,立破千萬,客兵入城,他兵敗走。急急如律令攝。”

最後一句念了不下十遍,他手中的劍自巋然不動,彷彿連氣感都沒有跟他契合到一處,顯然是不得要領,效果沒有達成。

胡一輝覺著這口訣耳熟,好像很久以前碰到過,一時卻想不起來。

胡青凌卻已經激動得連呼吸都有點紊亂。

她大大地舒一口氣,鄭重其事地開啟一張卷軸,在上面認認真真地瀏覽一番,然後伸出她一隻皓膚如雪的纖手,輕輕地用指尖在某一行字上作了個記號,自言自語道:“果然還是些小門派夠虔誠,保留了最原始的口訣。”

胡一輝小心翼翼地湊了過去,見她二姐用右手食指指尖在同一句口訣上改了好幾個字眼,那卷軸最上方郝然寫著“大般若道 六甲神書”。

他一下子恍然大悟,原來二姐這麼大張旗鼓、不遺餘力,甚至不怕冒犯天威都要抓捕這些修士,表面上是積極響應父親煉屍抵敵的號召,實際上是暗地裡收集散落在各個派別的《大般若道 六甲神書》殘本,妄圖修復早已失傳四百年之久的《大般若道 六甲神書》。

那麼問題來了,胡青凌這麼做究竟有什麼目的呢?

《大般若道 六甲神書》是棲仙國的鎮國寶典,有著妙不可言的神奇之處。

棲仙國的國民來源有兩種,來自於地表世界的得道高人,或者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

但不論其出處何來,都必須是入道修士,而修仙長生是奪造化之能的逆天舉動,會受到天劫的制衡考驗,飛昇之路極為崎嶇難行。

天劫是自然界對強橫生命的一種制約,只有經歷過天劫的洗禮蛻變,才能煉就神體超然物外,渡不過者則化為劫灰重歸天地本源。

為了幫助國民更好地度過天劫,修行了一定階段,修士就會被教授《六甲神書》的內容。

《六甲神書》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記載修仙入門的基本綱要,下卷記載飛昇時如何度過天劫的精要,上下兩卷分別掌握在棲仙國各氏族大能手中,用以教授那些得天道離飛昇只差一步的門生如何度過天劫。

中卷記載了一門頂級秘技——追月再現,掌握在棲仙國歷代國主手中,用以降妖伏魔。

上下兩卷天書在棲仙國流傳甚廣,卻不是隨隨便便什麼人都能參透到其中的精要所在,必須是真命之人,劫運滿了,天書的精髓才會自然出現。

據說能真正參透天書的人,最後看到的天書是這樣的——“字方一丈,八角垂芒,光輝照耀,驚心炫目”。

從此以後,“天書”便有了個有道即見,無道即隱的說法。

棲仙國的國主,據說是上蒼下派的轉世仙人,承受天命,兢兢業業地管理著棲仙國,飛昇的得道者達到了一定數量,其國主以及臣子也可以跟著一道飛昇。

幾千年來,棲仙國都有條不紊地運作,為上天界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仙人,直到第三十六代國主黛千凡的繼任。

黛千凡任國主時,棲仙國發生了一件怪異的事情。

雖說歷劫飛昇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棲仙國民眾能得道飛昇的人寥寥無幾,很多都是終其一生不能參透天書的精要,下場要麼就是歷劫失敗被降下的天劫打得變成一隻外焦裡嫩的烤乳豬,要麼就是碌碌無為直至呈五衰之相而天命盡。

但是寥寥無幾不代表沒有,一代又一代的國主均能完滿地完成任務。

可是黛千凡在位時,歷經百年,居然無一人得道飛昇,這引起了全國上下一片恐慌。

國民恐慌之餘,想象力便突飛猛進!

諸如什麼國主得罪了上蒼啦,或者是當今國主不是天命所歸者啦,更有甚者傳黛千凡其實已經墮入了魔道??????

總之大家捕風捉影、流言蜚語如冬日的鵝毛大雪,漫天飛舞。

黛千凡頂不住輿論的壓力,排除萬難,率領部下三大護法、十大首座等眾多家將,浩浩蕩蕩趕往棲仙國建國第一人得到飛昇後居住的蓬萊仙島,向自己的先人求了道“天乩之卜”。

那卦象顯示,棲仙國將有一大劫,為披星戴月之傳承者可解。

披星戴月之傳承者是誰,這個人十分明顯,就是黛千凡的外孫女——黛月公主。

黛月公主似乎真的是天命所歸,出生時不僅天降異象!

地心的上空出現了“獸雲吞落日,弓月彈流星”的壯景,而且左右肩頭均有一星一月的胎記,月亮的胎記尤為明顯,激動或者大哭之時,血流透過,竟能隱隱現出奧黛之色。

不過隨著黛月的長大,其表現出來的行徑似乎又與天命所歸相差甚遠。

她不但調皮搗蛋得離經叛道,而且對修仙問道十分反感,在家人期期艾艾的呵護下,長到十幾歲的光景,別說是御物飛行,就連最基本的氣感似乎還沒有完全開啟,令一眾高人大跌眼鏡。

不過這“天乩之卜”卻又十分明確,明明白白說的就是黛月。

為什麼?

因為從棲仙國第三十六代起,就三代單傳,而且生出來的都是女孩。

黛月的母親黛玉資質平平,純樸憨厚,不善辭令,大家有目共睹,且身上沒有任何星呀月呀的印記。

而黛月雖然修為低微,卻聰明機靈,記憶力超群,除了修仙學法,其餘技藝樣樣精通。

黛千凡緊緊抓住這個契機,認為黛月之所以在修仙路上沒什麼建樹,完全是其父母寵溺過度,任其胡作非為的緣故。

於是一紙詔書,不顧黛月哭得天昏地暗、死去活來,硬是把她從父母的行宮裡接到自己的行宮進行管教。

從此以後,黛月開始了她噩夢般的修仙生涯。

別的氏族子孫後代修習的道法仙術都有所偏頗,例如風氏一族注重的是氣功之法,巫氏一族則把重心放在了符篆研學上面,還有墨氏一族則主修丹鼎之術等,很少有氏族或者門派會把所有的道術仙法都一併修習。

黛月就慘兮兮羅,因為黛千凡自己從小就醉心於修仙問道,她修習的內容不僅包羅萬象,什麼都有,而且還要求精益求精,所以黛月一進宮門,這位雷厲風行說一不二的皇外祖母立馬就言傳身教,為她制定了一系列修習課程,詳詳細細分門別類,其中包括山、醫、命、相、卜。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