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南三人順利返回青山寨,胡筱雅、胡壯等人懸提著的心算是可以放下來了。

此時距離秋收已經過去一個多月時間,方南的一半學生已經離開青山寨到其他村寨教書,青山寨的第二批學生已經入學,最小年齡十二歲,最大年齡十四歲,老師是周磊和他的未婚妻朱巧梅。

周磊、朱巧梅還有離開青山寨的人都有事情做,剩下的人方南也給他們安排一件事情做——鑄泥字。

方南的學生們還要繼續學習,不過一半人在其他村寨教書,只能透過書籍來學習知識,方南將筆墨紙硯從外界帶回來,就要抓緊時間編寫書籍。

按照需求,方南需要編寫軍事、管理、醫學、物理、化學等多個方面的書籍,最開始每本書籍要影印十本以上,等方南的學生的學生出師,每本書籍就需要更多份。

要是需要的書籍少,讓學生們用手抄就行,需要的書籍太多了,方南便打算用活字印刷術批次印刷書籍。

印刷術是華夏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正是印刷術的出現,讓書籍知識變得相對廉價,易於傳播。

印刷術最開始是雕版印刷,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貼上上抄寫工整的書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紙正面和木板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筆劃清晰可辨。

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型凸出的陽文,印刷的時候,在凸起的字型上塗上墨汁,然後把紙覆在它的上面,輕輕拂拭紙背,字跡就留在紙上了。

不過雕版印刷很不方便,雕版是一體的,一旦刻錯了,整塊雕版算是廢掉。

到了北宋時期,活字印刷術出現,解決了雕版印刷的不便之處,相比於雕版印刷的固定字,活字印刷的字都是可以拆卸的,一般常用字都備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以備同一版內重複的時候使用。

活字印刷無疑比雕版印刷方便很多,活字印刷也不止有泥活字還有錫活字、木活字、銅活字、鉛活字等,以青山寨的條件來看,泥活字是最適合的,方南的學生們從學業結束到現在,基本上已經將泥活字印刷準備好了,就等著方南將書籍編寫出來。

在方南編寫書籍前,他將一些紙墨筆硯拿出來交給學生們,讓他們稍微練習一下毛筆字,畢竟之前都是用木棍在沙土上寫字,和寫毛筆字還是有些差距的。

在學生們練毛筆字的時候,方南也開始編寫書籍,書籍的內容都是自己腦海中的記憶。

以軍事書籍為例,方南準備編寫兩本書,一本是兵法,一本是練兵。

前世裡方南不是軍人、軍官,沒有學過軍事訓練、指揮方面的知識,不過方南看過有關古代軍事的雜書,也從電視劇、電影中瞭解一些近現代的練兵方式。

像《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孔明兵法》這些有名的兵書,方南是沒有看過,但方南看過《三十六計》,主要是將《三十六計》裡面的事例當故事看。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華夏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是根據華夏古代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

全書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分別是:

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門捉賊、?渾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裡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渡陳倉、走為上、假痴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樑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屍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計、假道伐虢。

每個計策之後,都列舉有歷史上發生的事例,同時書中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精闢語句。

方南還記得某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的一首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三十六計》就是方南準備給學生的兵法書籍,僅僅這一本就夠了,冷兵器戰爭和熱兵器戰爭多有不同,未來方南要組建的軍隊會裝備大量火器,而且是比明軍的火器效能更好,或許到時候不需要什麼計策,直接向前推進即可。

兵法書籍有原本,練兵書籍則是方南自己編寫的,內容包括隊列訓練、負重訓練、跑步訓練等等,不少內容方南都在體育課上用過,學生們也都親身體驗過,有人還會用到自己學生身上。

軍事書籍有兩本,其他方面的書籍也有多本,方南一共有四十二個學生,目標是推翻大明朝,但方南沒有想過將四十二個學生都培養成官員或者軍官。

官員和軍官暫時只需要一部分就夠了,研究物理、化學、生物、醫學等的科學家也是非常重要,方南會按照學生的興趣進行培養。

物理、化學、生物這些學科還好說,醫學方面倒是有些麻煩,方南腦海中關於醫學知識的儲備並不多,“神書”《赤腳醫生手冊》方南只聞其名,並沒有翻看過。

醫學書籍裡方南只能寫寫“水燒開後飲用”之類的常識,以及“傷口清洗過後用針線縫合”之類的簡單醫學知識。

今年是萬曆八年,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兩年前就已經完書,方南的學生若是想要學習醫學知識,《本草綱目》才是最好的選擇。

《本草綱目》暫時無法得到,處理外傷的醫學知識必須學習,兩軍交戰,受外傷的人非常多,若是不及時救治,會有很多人失血而死,最好每個士卒都學習一下清洗傷口、包紮傷口的知識。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