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軍治下想要進行跨境玻璃鏡生意的商賈是越來越多,之前主要是廣州城的商賈在行動,很快便擴大到人民軍治下所有有背景有能力的商賈。

最關鍵的因素在於梁新和其他幾個打通商路的商賈,他們已經進行幾次玻璃鏡生意,尤其是梁新,第三批玻璃已經商路,送往邊境城池。

第一次玻璃鏡生意,梁新只賺到二千二百兩銀子,第二批玻璃鏡生意,梁新卻賺到超過七千兩銀子,還沒有開始的第三次玻璃鏡生意,梁新的利潤肯定要過萬。

這玻璃鏡生意不需要進行太長時間,只需要一年時間,梁新的身家翻倍完全沒有問題。

利益動人心,沒有商賈能看著玻璃鏡生意無動於衷,更重要的是人民軍似乎是鼓勵商賈們做玻璃鏡生意,商賈們只需要打通商路將玻璃鏡賣出去就能獲得豐厚回報,只不過不是什麼商賈都能夠打通商路。

連江賜、夏景山這樣的大商人也沒有打通商路,暫時只能借用梁新的商路做玻璃鏡生意。

商賈們想的不錯,人民軍的確有鼓勵商賈們做玻璃鏡生意的意思,原因很簡單,方南想要發展工業,工廠都建立起來了,產品也要賣出去。

就比如這玻璃廠,生產出來的玻璃鏡以人民軍治下的情況輕鬆滿足,可這怎麼去發展工業,擴大玻璃廠和建立多家玻璃廠屬於發展工業的一項,可生產出去的玻璃鏡賣不掉,擴大玻璃廠根本沒用。

既然人民軍統治區消化不了那麼多玻璃鏡,那就賣到大明統治區,玻璃鏡到了大明統治區售價翻了幾十倍,不過大明統治區的富人更多,能夠賣掉比人民軍統治區多十倍的玻璃鏡,玻璃廠也就發展起來。

等到下一次人民軍與明廷的戰爭爆發,方南對人民軍有信心擊敗明軍,擴大人民軍統治區範圍,到時候玻璃鏡的銷量不需要擔心。

讓商賈們將玻璃鏡賣到大明統治區,一方面發展工業,另一方面人民軍又能夠收一筆商稅,這商稅可比只在境內做生意的商稅高多了。

另外方南對玻璃鏡生意的關注不單單是為了發展工業,要知道玻璃的作用可不止當門窗玻璃和做玻璃鏡這兩個,更重要的是用於軍事和航海的望遠鏡,還有用於現代醫學的顯微鏡。

低倍望遠鏡已經製作出來,產量比較低,只配發給師長級別以上軍官,等到大規模量產的時候,要配發到連長級別。

顯微鏡進度要慢很多,預計要到明年才能夠製作出第一部可用的顯微鏡。

平等幣影響最大,玻璃鏡也有一些影響,倒是水泥對老百姓的影響比玻璃鏡還要大一些。

人民軍下方技術,由商賈們到各地建立水泥廠生產水泥,目前所有的水泥廠都已經開工生產水泥,人民軍將各地水泥廠生產出來的水泥全部包下,主要用於修建水泥路和水利設施。

用水泥修建的水利設施特點是快和堅固,參與到修建水力設施的老百姓對著水泥非常疑惑,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水泥,等到水泥凝固後,他們赫然發現這水泥修建的水利設施比他們想象中的水利設施好太多了。

僅僅是泥土和石頭修建的水利設施,可能大暴雨一衝就會出現一些小問題,多場大暴雨下來,小問題就會變成大問題。

但作為水泥的粘合劑加入到其中,水力設施的堅固程度增加不少,能夠堅持更長久。

用水泥鋪設的水泥路基本上都是在城池外,卻有許多老百姓喜歡看熱鬧,走到城外水泥路上走走踩踩,平坦的水泥路走起路來比較輕鬆。

聰明人很快就能夠想到,馬車跑在這樣平坦的水泥路上會一點都不顛簸,運輸易碎物品破碎的機率大大減小,遇到下雨天,這水泥路也不會泥濘。

許多人都在想,什麼時候在城池裡鋪設水泥路就好了。

在城池內鋪設水泥路,各地人民軍政府的確有這個計劃,不過方南卻有其他打算。

在方南看來,這帶有城牆的城池顯然無法滿足未來的發展需求,未來的城市以多層樓房為主,有下水道、水渠,主幹道路要寬敞一些……

各種要求下,必須對城池進行大改造,但對城池進行大改造顯然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畢竟城池內有著大量居民。

所以方南便從廣州城這邊開始,有城牆包裹的廣州城是舊城,在舊城外建立新城,目前主要建立一些工廠,也有許多樓房在建立,隨著新城人口的增多,人民軍政府各個機構都會先後搬到新城,舊城的人口也會往新城轉移。

等到舊城人口減少的差不多,就可以對舊城進行改造,或是直接推倒重來,或是小部分改造,保留舊城的“古風”特色。

預計未來各座城市都會像廣州城這般變化,新城建設會佔用一些農田,這一點需要做好準備,給老百姓換置農田,也可以讓老百姓進入工廠做工。

老百姓的好日子才僅僅過去兩年,依靠種田賺到的錢並不算多,連買一面鏡子都要思考好幾天,他們更多的想法是將錢儲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老百姓的好日子會持續下去,手中餘錢多了,老百姓也會進行消費,買玻璃鏡,買水泥建房屋,也會購買其他東西,那時候人民軍的工業才會迎來大發展。

老百姓手中餘錢多了是一方面,若是乙型蒸汽機研究製造出來,對工業發展的幫助才是最大的,紡織廠裡可以大批量生產出廉價布料,老百姓收入不變,卻可以購買到更多的布,對於其他可以工業快速生產的商品也是一樣。

這其中不包括火柴、肥皂等生活用品。

火柴、肥皂看起來似乎是很簡單的商品,但製造起來比玻璃困難太多。

比如肥皂,早期肥皂是奢侈品,直至1791年法國化學家盧步蘭用電解食鹽方法廉價製取火鹼成功,一直到十九世紀末,肥皂才進行工業化生產。

火柴的製造難度要比肥皂低一些,黃磷火柴工部也能研究出來,但想要進行工業生產就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到的事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方南也沒有過於著急,事情一件件來就好,等到識字人口快速增加,科技發展速度也會跟著加快。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