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東部梧州府城,四萬明軍被城外六萬多人民軍團團包圍。

梧州府城的四面城門都已經堵死,人民軍想要拿下梧州府城只能透過炸塌城牆或者使用雲梯登上城牆才行,這兩種方式都會給人民軍帶來較大死傷數字,所以何言沒有要攻下梧州府城的計劃,僅僅是在這裡嚇唬明軍,完成上面制定的以戰促和計劃。

除了以戰促和,何言部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配合海軍攻下瓊州府。

何言抽調火器部隊一個步兵營、一個佛朗機炮營,先登部隊一個團,擲彈兵部隊一個團,冷兵器部隊兩個旅,總計約一萬餘人,由副軍長徐剛統領,立即南下。

何言繼續率領五萬多人馬圍困梧州府城,將北、南、東三面圍住,只留下西面,希望城內明軍能夠離城向西逃跑,這樣反而給人民軍滅掉這支明軍的機會。

招安人民軍的聖旨終於送到贛州府城,得知朝廷要招安人民軍,宋應昌內心松了一口氣,他是在不想繼續打下去了,目前的明軍根本打不過人民軍,就算聚集五十萬大軍都有很大可能被人民軍打敗。

不過此時宋應昌也產生疑惑,人民軍會接受朝廷招安嗎?

要知道此時是人民軍強明軍弱,若是人民軍不計死傷,甚至有可能將廣西、福建、江西、湖廣四地都攻佔,現在人民軍如此強盛,接受朝廷招安的可能性比較小。

但這是朝廷給他的任務,不管能否成功宋應昌都要去試一下。

第二天,宋應昌遣使到信豐縣城,告知人民軍大明要招安,王盛榮甚至沒聽使者說出招安人民軍給予的條件,直接將其趕走。

看著被趕回來的手下,宋應昌很是頭疼,果然和他想的一樣,人民軍不是那麼容易接受就接受招安的。

面對人民軍的拒絕,宋應昌閉門想了好幾天,終於想到一條思路:招安不行,那就談和。

朝廷要招安人民軍,宋應昌很容易看出來朝廷的想法,朝廷和人民軍都打成這樣了,朝廷必然恨不得要滅掉人民軍,招安人民軍很大可能是為了拖延時間。

招安人民軍,戰爭就可以停下來,朝廷便有時間去招募青壯編練新軍,到時候百萬大軍來攻,很大可能會剿滅人民軍。

現在招安不行,宋應昌想到若是雙方談和也可以停止這場戰爭,給予朝廷時間去擴軍,朝廷應該會同意將招安換成談和。

但是又該如何讓人民軍談和呢?

想來想去,宋應昌將目標放到老百姓身上。

與人民軍交戰那麼長時間,宋應昌對人民軍算是朝廷中比較瞭解的人,人民軍,人民軍,其主張讓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現在人民軍與明軍交戰,交戰區域的老百姓生活可是非常差,若是以這個藉口,有不小的可能讓人民軍同意談和。

決定將招安換成談和後,宋應昌立即派遣人員將事情變動情況送往京城,一面再次派遣使者到信豐縣城,給王盛榮送來一封宋應昌的親筆信。

信中內容很簡單,先說明軍和人民軍都打累了,再說兩軍交戰區域老百姓過得很辛苦,最後建議兩軍停戰。

宋應昌的親筆信是繁體字,王盛榮面前能夠看懂,看完信後,王盛榮笑著將書信交給身旁的程心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程心遠是禮部部長,禮部兼有外交之用,人民軍以戰促和,談和的事情就交給禮部來談,身為部長,程心遠親自來到前線。

“這宋應昌果然不一般,信中最重要的就是‘戰區老百姓過得很辛苦’這一點。”程心遠看完信後有些感慨的說道。

聽到老同學的話,王盛榮笑著回道:“宋應昌本就是天下億萬人口中脫穎而出的人才,要是讓一個廢物當上大官統率幾十萬人馬,那明廷早就滅亡了。”

說說笑笑,王盛榮和程心遠定下回信的內容,宋應昌知道人民軍重視老百姓,兩人則反駁只要人民軍擊敗明軍,廣西、福建、湖廣、江西都能夠被人民軍佔領,到時候這些地方的老百姓都能夠過上好日子,在明廷治下,這些老百姓的生活依舊苦不堪言。

王盛榮的書信中沒有寫任何談和的內容,一部分是反駁宋應昌書信的話語,一部分是描繪明廷治下老百姓的慘狀,最後寫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民軍必將推翻明廷,勸宋應昌早早帶領明軍投降。

宋應昌給王盛榮一封談和信,王盛榮給宋應昌一封勸降信,這封勸降信在王盛榮寫完後由專人將之譯成繁體字。

很快,勸降信送到宋應昌手中,看完書信後,宋應昌面無表情,對於人民軍的勸降無動於衷,腦海中思考著該怎麼回信,要是人民軍不回信,對宋應昌來說反而是一件麻煩事,只要有回信,在宋應昌看來就是有得談。

隔天,宋應昌的第二封談和信送到王盛榮面前,信中內容依舊是想要和人民軍停戰,主要內容有兩點:

第一點是明軍實力不如人民軍,但明軍能夠堅守幾座城池,大明疆域遼闊人口眾多,很快就能調派更多的人馬過來,人民軍肯定無法佔領江西、湖廣等地;

第二點則是隨著交戰時間延長,交戰區域內老百姓受戰亂影響,必然會餓殍滿地。

雙方一封信一封信交流中,從人民軍不想談和,到人民軍鬆動,再到人民軍考慮談和,最後是人民軍有條件談和。

人民軍有條件談和,即明廷必須付出一些代價,人民軍才會同意與明軍停戰。

在一封封書信交流期間,人民軍依舊在對各地明軍發動進攻,徐剛部和海軍已經在雷州市匯合,即將出征瓊州府。

另一邊,招安變談和的事情已經送到京城,雖然皇帝和一眾大臣對人民軍不接受招安非常不滿,但最終還是接受宋應昌將招安變成談和。

朝廷給宋應昌的回覆還在路上,宋應昌已經在為人民軍願意和談露出笑容,至於人民軍有條件和談,那就繼續談,只要能夠停戰就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