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鉛彈結束了梅友松的生命,梅友松的努力還是有結果的,付出近萬明軍死傷代價,明軍大部成功與高巍軍拉開一段距離,另外王盛榮也在這個時候與高巍軍匯合。

王盛榮軍繼續追擊明軍,行軍這麼長時間裡,人民軍戰士們也比較疲憊,與明軍之間距離不但沒有拉近,反而拉遠一點。

距離天黑還有半個時辰,明軍終於逃到信豐縣城,可一座縣城那麼小,如何容納十萬明軍。

梅友松將大軍託付給宋應昌,宋應昌現在算是明軍臨時統帥,宋應昌的想法是不待在信豐縣城,直接去贛州府城,贛州府城勉強能夠容納十萬明軍,差不多能夠擋住人民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宋應昌想走,其他明軍將領也想走,但底下士卒不想走了。

將軍統領們都騎著馬,四條馬腿走路,低下士卒都是兩條人腿走路,行軍一個白天,中間還有好幾次戰鬥,身心俱疲,他們實在走不動路。

宋應昌非常明白人民軍的實力,再多明軍都守不住這麼一座縣城,留下來就是死,能夠作為援軍的只有那三萬還在路上的明軍,就算與三萬明軍匯合,依舊不是人民軍的對手。

宋應昌只能向明軍各部下達強制命令,不允許留在信豐縣城,繼續前進,軍官統領們都按照宋應昌的命令去做,可底下許多士卒不願意了,他們是真的走不動了。

有軍官揮舞著大刀驅趕士卒,一部分士卒在在軍官驅趕下繼續前進,但還有一部分士卒竟然舉起武器與軍官對峙。

看到一場內亂即將爆發,宋應昌無奈的做出一個決定,他給予所有明軍兩個選擇,離開信豐縣城繼續向北走,能活;留在信豐縣城,等死。

即便宋應昌如此說了,依舊有很多明軍士卒不想走了,最終有不到六萬明軍跟著宋應昌繼續向被行進,有不到四萬明軍留在信豐縣城。

其中絕大多數邊軍士卒都跟著宋應昌離開,震天營大約三分之一人留在信豐縣城。

這麼多人留在信豐縣城,必須有將領統領,宋應昌詢問諸位將領,最終是沒有多少背景的遊擊將軍黃凌決定留在信豐縣城,他將率領四萬明軍依託信豐縣城去抵擋十多萬敵人。

宋應昌率領六萬明軍繞過信豐縣城往贛州府城而去,離開沒多久,王盛榮軍來到信豐縣城前,在天色完全黑下來前將信豐縣城團團包圍。

休息一夜後,攻城戰開始了,數百門火炮向信豐縣城噴吐實心炮彈,原本就沒有多少士氣的明軍,在炮彈轟擊下士氣更是全無,沒有一絲想要戰鬥的想法。

看到這種情況,黃凌已經不知道這一戰該怎麼繼續打下去,他原本以為能夠憑藉四萬人馬守住信豐縣城至少半個月時間,信豐縣城中有充足的糧草。

現在黃凌只擔心信豐縣城連一天都守不住。

對信豐縣城進行幾輪炮轟後,王盛榮派人給信豐縣城內明軍送了一封勸降信,只要城內明軍放下武器投降,人民軍保證不殺一人。

面對人民軍的勸降,黃凌非常猶豫,他知道信豐縣城守不住幾天時間,一旦城破,自己這個明軍統帥的結局只有死,可若是黃凌率軍投降,他的家人還在明廷治下,一旦被明廷知道自己投敵,家人都會受到連累。

想了好長時間,黃凌終於想到一個似乎不錯的方法,他決定向人民軍投降,但表面上不能自己親自投敵,可以讓人假裝將自己抓起來,然後一起投降,如此一來,明廷那邊便不會知道自己投敵,也不會對自己家人下手。

想到這些,黃凌立即行動起來,一邊與人民軍聯絡,一邊將這抓自己的任務交給最信任的親衛隊隊長楊二虎。

另一邊,王盛榮得知信豐縣城內明軍統帥願意投降,只不過步驟稍微麻煩一些,感覺對方不是假裝投降,王盛榮允許黃凌的舉動,並且不會對外透露是黃凌向人民軍投降。

當天下午,楊二虎帶著手下幾十號人將黃凌抓了起來,然後召集城內明軍,告訴他們想要活下去,就一起投降,人民軍太強了,再繼續下去,所有都要死。

明軍中有一部分不願意投降,可在生和死兩個選擇中,大家都會選擇前者,最終所有明軍達成一致,向人民軍投降。

不到一天時間,人民軍順利拿下信豐縣城,收穫四萬明軍俘虜。

對於黃凌這位明軍統帥,不管其以前犯過什麼錯,如今能夠主動投降,有效減少人民軍死傷,算是為人民軍立下大功,人民軍會給予一定優待,並且不會對外透露黃凌的事情。

從黃凌口中,王盛榮瞭解到宋應昌率領的明軍打算依託贛州府城來抵擋人民軍,並且明軍的援軍並不多,只有還在路上或者已經抵達贛州府城的三萬明軍。

王盛榮召集所部高階軍官簡單開一個小會,會議上王盛榮做出決定,人民軍會繼續向北攻打贛州府城,若是有機會,可以攻佔贛州府城,若是攻佔贛州府城人民軍會死傷較多則放棄,視情況撤軍。

人民軍和明軍戰鬥現在這個地步,二十萬明軍,只有六萬人逃到贛州府城,剩下十四萬人中至少十二萬人不是被身死就是被俘虜,還有一些潰兵在各處。

明軍慘敗,死傷慘重,短時間內明廷是無法再調集更多的明軍來進攻人民軍,除非明廷想要讓治下各地發生動亂。

不管接下來有沒有攻下贛州府城,王盛榮都會進行第二個計劃,自己率領的人民軍將一分為四,一部人民軍依舊留在龍南縣和安遠縣,剩下三部分別前往湖廣、廣西、福建,與其他部人民軍合作,一起對明軍發動進攻,在己方不會出現較大傷亡情況下,儘可能消耗各地明軍兵力。

人民軍在江西境內已經有如此優勢,若是付出一定代價,攻下整個江西不成問題,人民軍地盤擴大,但方南暫時沒有擴大地盤的想法。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人民軍現在就面臨這個問題,能夠打下更多的地盤,卻沒有足夠的官員管理各地,佔領更多的地盤反而會給人民軍的發展拖後腿。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