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期待別人做出改變,其實都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講他沒有必要這樣。

主動改變這樣的事情,只有發生在他們在改變之後能夠帶來更多的好處之後,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對於更多的人來講,保持不變才是能夠維持他們現在所擁有一切的一個基礎。

建文皇帝朱允炆也非常的清楚為什麼大臣們會有那種各種各樣奇怪的反應,甚至是有些人一聽說方中愈做了這樣的事,就在家裡考慮到底要怎樣表現出自己所應該有的態度。

他們在害怕。

害怕方中愈會做出很多不利於他們的事情,但同時他們有一些欣喜,因為只有方中愈這樣做,就意味著他們在很多情況下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畢竟只要接觸的事情越多,裡面參與的人越多,他們就可以在裡面做更多的手腳,或者說透過自己的影響力去影響一些事情。

“你可要想清楚了,雖然道理朕都懂,可這樣的阻力不是1點半點的,之前你出的那些主意,讓那些數字們去分了他們的家產,雖然他們敢怒不敢言,也恰恰看出來關係會越來越多,當然聰明人也很多,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想通的,現在可能造成的麻煩越來越大,這一次你又想讓更多的女性從家裡出來工作,這更加有可能造出反彈,這些可能帶來的後果都不是現在帝國所能承受的,就算是真願意幫你兜著,可你還是要想方法說服那些人。”

建文皇帝朱允炆嘴裡也時不時能冒出一些新詞,當然這是方中愈所教的,現在方中愈在大明報和訊智報上經常發表文章闡述他所想要提供的道理,讓更多的人明白他所做事情的來龍去脈很多人不理解,所以才會反對,但只要理解了,自然會有人想方設法的去說明,他們,也就是因為方中愈能夠讓更多的人用一個不同的態度去看待現在他所做的事情,所以有些事情他的阻力很大,但有些事情他幾乎完全沒有阻力能夠做下去。

“陛下,其實只要讓那些婦人能夠做更多的事情,他們能給家裡帶來更好的影響,這些事情都可以解決。那些大人們無非是擔心在家裡壓不住那些婦人,雖然內宅的事情咱們管不著,可是在外面的事情,朝廷是完全可以幫助他們的,當然如今你還不太成熟,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成,希望這是一個過程,用十年甚至是0年的時間,能夠讓更多的人接受這些事情。”

“又是個時間長的活兒,你就不能做幾件能夠簡單起來看到收益的活嗎?非要弄個十年八年的證,就算是有耐心的,其他人也不一定有這個耐心,況且人生短短幾十年,哪有這麼多十年八年的在這裡耗著。”

皇帝這幾年越是輕鬆下來,就越是能夠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依靠他一個人做的,所以在不斷的學習同時他也在注重發現人才方中愈所舉薦的那些人,還有那些大臣們所舉薦的人,他都給予適當的位置加以培訓。

“陛下欲速則不,達城還沒有那個本事能夠快速的解決一些問題,可能只能說給他們一些萌芽,至於最後能夠培養出什麼樣的東西,由他們自己來決定,朝中的大臣心裡都很清楚,如果現在讓臣替他們做一個決定,他們也不會聽臣的,但是這樣的思潮總是會出現的,大明朝有多少人口幾乎有一半都是女性,如果他們不能把女性的態度轉變過來,這一切都是徒勞的,帝國不可能讓那些人在內宅裡面爭風吃醋,甚至是讓周圍大臣們家宅不安,這都是不可取的,臣希望有一天他們都可以出來工作,當然這也取決於個人,可是大明的風氣與精神不能沒有。”

建文皇帝朱允炆聽了之後沉默了,他也知道方中愈現在所面臨的情況,如今朝中大臣多少有一些意見,軍隊的權力越來越大,甚至是招兵買馬的事情,一直都在做,朝廷,現在允許各大銀的擴張,可能不久之後就要發生大戰,文臣們是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畢竟軍人有了軍功,就一定要賞賜朝廷,還得騰出位置來給他們。

更重要的是軍功這個事情是沒有辦法抹殺的,畢竟那麼多人都看著呢,又是幾次下來,朝廷不給他們一個說法的話,恐怕會寒了大明將士的心,到那個時候就沒有人替大明打仗了。

“既然如此,這些事情你還得細細謀劃,一般就算是不能立馬達到全國小地方的試點也是可以的,但是還是要把握一個度,朕不希望造成太大的內亂。”

“是,陛下。宮裡的娘娘之前已經做出了表率,天下的百姓自然會學習的。臣會想一個辦法讓更多的人來做這些事情,陛下只要等著看就行了,然後在恰當的時候支援臣一下就可以了。”

方中愈還在思索到底要用什麼樣的方式讓更多的人解放出來,雖然百姓們依然有著男女大方,但他還是希望能夠解決一些問題,至少用自己的方式在不用強權壓迫的情況下,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到底在做些什麼,然後走到他這邊來或者說不支援也不反對,至少不要給他太多的麻煩。

“朕答應了,還有一件事情,真希望去外面看看,已經好久沒有在外面晃盪了,你抽個時間安排一下,讓朕再出去看看吧。”

“是,陛下。”

皇帝想要出去看看,方中愈也不會攔著,在加上他也希望建文皇帝朱允炆能夠再去看看大明的變化,畢竟這幾年大明的變化翻天覆地,甚至是整個京師都已經繁華,更加超前,讓更多的人都來了。

其他地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方中愈不知道,當然會有奏報來,如今他要考慮的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件事情處理好,按理說建立醫院惠及萬民的事情是很多人都支援的,可是有些疾病牽扯到婦人的時候,他們就會踟躕不前,甚至是覺得會顧及一些。

方中愈也知道這些,可難道有病就不治嗎?所以他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件事情都處理好。

離開大明宮殿的時候,之前引導他來的小太監又送他回去。

方中愈看著這張陌生而又熟悉的大明朝廷,總覺得差了些什麼,遠遠的,還有那些新建的官衙場所,讓他覺得自己終於能看到一點後世的模樣。

這一段時間方中愈對於後世的記憶越來越模糊,但對於那些自己能夠做的事情卻越來越清晰,他也知道自己該做一些決定了,至少在某些事情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事情都處理好。

皇帝的仁慈取決於他個人,但整個朝廷的大的方略卻是取決於眾人的意志,所以不能保證那些權力完全握在一個人的手裡,所以就必須有更清楚的職能劃分,這也是為什麼大明朝廷的改革一直都在快速的進行之中,因為很多人都不會在這上面花費太多的時間,爭權奪利,不是在這個時候表現的,因為可能會被大多數的人戳脊梁骨。

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是因為這些,所以才漸漸的放了一些權力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皇帝沒有貪權的意思,當然皇帝的權威也是不能挑戰的,至少他們不可能完全忽略到建文皇帝朱允炆。

太子殿下的功課如今做的越來越多,對整個大明的認識也越來越多,按理說儲君成長得太快對皇帝來說是一種壓力,但見皇帝朱允炆絲毫沒有那種覺悟,或者說他不認可自己的兒子會出現一些什麼大的問題。

但是太子殿下並不這麼想,在某種情況下看來他覺得自己的父皇對某些事情某些人太過仁慈了,他身邊的老師如今儒家大學事也不少,可是卻沒有像以前一樣能夠快速的影響太子的心,因為方中愈在。

方中愈很多的是給太子灌輸一種大局觀,那就是從大局來考慮。

如果在之前,太子肯定會被他們培養成一個仁慈之君,那就是守成之主,或者說在更大的情況下是圍繞整個大明帝國現狀來培養的。

更多的是一個心裡親近儒家的太子,肯定到最後會幫助他們很多事情,甚至是能夠讓儒家更進一步。

方中愈不能讓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所以他要用自己的方式來做好這些事情。

跟其他人辯論的事情他不會去做。

他只是把這幾年所做的事情向太子殿下一一敘述,甚至是給予了他充分的資料。

讓太子自己去研究這些東西,啊對於太子來說,現在這一切還是他能夠接受的,並不存在揠苗助長的情況,道理非常的簡單,身為皇室子弟,能夠很快的接觸到很多東西,甚至是在很小的年紀就能告訴它不同的道理。

所以說現在他所能看到的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卻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太子的是非觀正在形成之中,也就是說現在他所接受到的教育和他所遇到的情況都會影響到他後續的發展情況。

建文皇帝朱允炆在這一塊非常重視,所以他也希望太子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

所以說太子身邊的人就特別的重要,風中愈雖然非常的忙碌,但是從來沒有放棄對方中憲的提點。

他說的話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夠影響到太子,如今他更希望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中將太子殿下的心態調整好。

建文皇帝朱允炆,如今身體還不錯,也就是說太子可能會成為長時間的儲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麼這中間所能出現的變化就越多了,如果在這個時候不讓他有一些正確的觀念的話,後期可能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麻煩,在加上方中愈的榮寵越來越多。

建文皇帝朱允炆有他自己的想法和他對方中愈的信任,太子對方中愈是老師的尊敬,但到底有多大的信任程度,誰也說不清楚。

所以這必須是要考慮清楚的。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房東也不可能防著所有人,也不可能一直把所有的人都禁錮在他希望的情況下,所以就必須要考慮更多的事情,那就是他們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

按道理說,皇帝的家事最好不要參與的。

但是方中愈已經參與的太多了,所以現在放手也不可能,那麼就只能把這件事情接下去做。

皇帝朱允炆非常清楚,有些事情既然已經做了,那麼就得把這件事情做好,是回不了頭的,開弓沒有回頭箭。

自從他接受中愈的建議,在全國開展改革以來,就會知道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問題是能夠解決的,而有的問題是短時間不能解決的,長時間肯定會引來各種各樣的反抗如今看起來還不錯。

用方中愈的話講,他們如今代表著正方,也就是說只要他們現在願意做的事情就一定要推行下去,百姓們能夠享受到他們所用的改革帶來的福利,那就是正確的。

京師裡如今是越來越熱鬧了,第一批去往大明南洲淘金的人已經回來了。

朝廷的人馬和燕王朱棣的人馬真的如之前一樣向他們許諾,只要他們能夠發現裡面第一批就是他們自己的,所以那些人如今都非常的高興,腰纏萬貫,在京師裡一擲千金。

京師裡的物價都被他們吵起來了許多,畢竟供不應求。

皇帝在上面看著那些豪客們,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些人是不是你弄回來的?”

畢竟皇帝還以為方中愈把這些人弄過來,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朝廷真的在外面發現了大金礦,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建設。

“他們本來就想來,畢竟發財了嘛,去哪裡花錢最合適,當然是京師,在加上咱們的人找到他們,就那樣一說他們就心甘情願的來了。他們願意花錢,難道咱們還能阻止嗎?”

“哈哈,你這樣一說倒顯得朕有些小氣了,是啊,這些人願意花錢,大明的百姓如果都跟他們一樣就高興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