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的事情沒有必要搞得特別清楚,但是並不意味著不需要做。

有的事情需要解釋的很清楚,但有的事情卻沒有那種必要。

對於小1的提議,方中愈並沒有應允,他們還沒必要做那種事情,況且情況也沒有到那種地步,現在他完全可以在蘭州城裡住下。

一群人找到了一間客棧,住了幾間房子。

既來之則安之,在這裡也有不少的蘭州美食可以享用。

畢竟是外地人,口音與打扮都不一樣,小二們其實眼睛都挺雪亮的,畢竟幹這一行很多年了,一下子就看出來他們不是本地人,所以推薦的都是本地的美食。

方中愈還跟他們一人吃了點蘭州燒餅和拉麵,這裡的水源畢竟不是很多,大家做的食物都有一些偏幹。

方中愈嘗了嘗覺得還不錯,雖然沒有像後世那樣滑嫩,但挺勁道的。

畢竟這裡南來北往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在加上大家確確實實覺得水少了,對於糧食的儲存和做法上,更多的考慮到是它的實用性,所以偏向乾糧。但是做得還真不錯,味道挺好的,大家雖然在京師裡能吃得不少的好東西,到這裡來倒也不差。

"少爺沒想到這東西還真不錯,就是不知道咱們在京師裡要是也開這樣一家店鋪的話能不能賺錢啊?要不跟盧掌櫃說說,讓他再加點菜?"

也就是小1點這樣跟方中愈說話了,其他人陪在方中愈身邊更多的是一個保護的角色。

他們可不敢隨隨便便這樣開玩笑,畢竟方中愈拿他們當兄弟,可他們還是拿方中愈當少爺和大人的。

方中愈可以不在乎這些,但是其他人會在乎,畢竟他們就是要以這一套來讓所有人都知道這是規矩。

況且作為方中愈的警衛人員,他們要時刻的警惕著。

曾經太過放鬆的話,對於整個團隊都不是太好的事情容易出現危險,如果不能在危險發生的之前做一反應的話,最後付出的代價將會是相當大的。

"好吃就多吃點,這裡的老百姓也不容易能夠想出這樣的美食,已經說是不錯了,京師畢竟與這裡差距太大,你也看見了,這裡還是以當地的特色為準,咱們要是在京師裡開這樣一家店鋪的話,恐怕掙不了錢,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吃得慣這裡的東西。不過天下的美食是一家,要是京師的酒樓可以研究一下特色菜,再把這裡引進一些到,也還是個不錯的生意。"

方中愈可還是記得的,蘭州拉麵,黃燜雞米飯,沙縣小吃,這幾樣東西可是佔據了後世大街小巷的主要店鋪。

抬起頭在一條街上基本上能碰到不少開這樣店鋪的,慣著各種各樣的名頭,但統一都叫蘭州拉麵,黃燜雞米飯,沙縣小吃雖然只有一家,但名頭一樣,可人家的口味還是有些差別的。

"好少爺,我就當你同意了,回去一定要跟盧掌櫃談談,讓他趕快做,這東西真的挺好吃的,至少我挺喜歡的。"

"也挺喜歡的,又不代表其他人就會喜歡咱這個還得從長計議。"

小時候一邊扒拉著麵條一邊這樣說的,其他人都是笑了,有人直接反駁道。

"那可說不定,既然有跟我一樣愛吃的,那麼肯定會有人願意吃這樣的食物,這時候也確實好吃啊,咱們京師裡還沒有這樣的味道呢,到時候說不定每天都得排隊去買,就跟當初少爺在京師裡做臭豆腐一樣。"

眾人都搖搖頭跟吃貨談論東西,好不好吃是最倒黴的,畢竟說不過那些會吃的人啊。

大家也忙碌了一段日子,這段時間神經都緊繃著,所以在吃完飯之後就上去休息,不過還是有人保持著警惕,雖然在這個地方可能不會出現什麼太大的問題,可畢竟遠離京師了,這些人還擔負著大家團隊的保護責任,自然會保持一些警惕,所以輪流休息。

遠在京師的建文皇帝朱允炆可不知道,他最看重的大臣如今來到了西北邊境,來到了他另一位叔叔的封地。

越是邊境之地,藩王的權力也就越大。

雖然在之前朝廷也在不斷的限制,甚至是平叛戰爭之後,藩王們都變得比較拘謹起來了,但權力並沒有被削弱太少,更何況是如今,肅王還擔負著對外的重大軍事動向。

在這件事情上就更不可能削弱他的權力的,所以朝廷的官員在這裡都比較小心謹慎,至少不與肅王作對,也不會讓肅王侵吞朝廷的利益。

朝廷的朝會現在不是每天都舉行了,改成了三天一次大朝會,如果沒有緊急情況的話,基本上他們更多的是在府衙之中做大事,除非皇帝召見或者是有其他重要的事情想要彙報的時候才會進攻。

這也是因為報紙的大力發行,讓更多的百姓知道這些事情,朝廷官員也會透過報紙來獲取一定的訊息,當然內部的報紙講述的內容會更多,這也是大明報和宣傳部共同做下的決定。

你部尚書陳迪這一段時間都已經喜歡上了這樣的過程,早上吃早餐的時候他會拿起報紙看一看。

在之前大家都沒有這樣的習慣,可是後來發現報紙總是很早的就出現,在服上的時候,他們就會發現早餐的時候看看報紙或者是早餐之後瞭解一下朝廷最近的動向是非常不錯的。

"老爺您別看了,今天又不上朝,你在家就老老實實吃一頓飯好不好?您看小孫子在看著你呢。"

陳迪的夫人如今年歲也不太大,但也是幾個孩子的母親了,甚至是如今到了教養孫子的時候,所以看見自家老爺這個時候只顧著看報紙,都不跟小孩子說說話,不得不抱怨了幾句。

"好好好好好好不看了,聽夫人的話好不好,來小軒,讓爺爺抱抱。"

白米粥還是有的,雖然他們家並不困難,如今跟著建文皇帝朱允炆還有不少的進項,但他們依然和之前一樣過著清貧的生活,但這也是一個大家族,禮部尚書陳迪家裡可有六個兒子呢。

上述大人有這樣的情況其實也能理解,畢竟誰都有年紀大的時候喜歡小孩子,更何況還是自己的孫子,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為自己的孫子一口粥喝就更加的正常不過了。

這樣的情況在很多家裡都會出現,因為他們現在已經不用早早的起床了,至少在正式去衙門裡辦事的時候,不用這麼緊張。

大家有時候就在想,到底是什麼時候他們變成了這個樣子,後來才發現就是方中愈當初以改革司的身份讓大家調整作息時間的時候吧。

有人反駁,皇帝只拿了一句話,起那麼早幹什麼?累著大家沒什麼意義,還不如養足精神,多辦點實事。這樣的話傳出來之後,倒真沒有人再去跟皇帝辯駁什麼,雖然祖制不可改,可祖制如今在皇帝面前算什麼呢?

當然更多的大城市非常高興的,畢竟他們不需要早早的起床去那裡等候朝廷一起開朝會,如今各自的事情都非常的忙碌,再加上他們有更多的會議在一起開,只要在這上面獲得統一的意見,再去向陛下彙報,然後得到陛下的同意之後開始實施就行了。

這樣效率也會變得高起來,大家不會隨隨便便的扯皮,也不會因為利益的牽扯而出現太多的不符合的情況。

所以這樣之後他們辦事的效率越來越高,與部門之間的協同也越來越高,更重要的是他們現在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整的體系,雖然這個體系還有待發展,甚至說以後做以修改,但是如今卻可以幫助他們做更多的事情。

其實如果把這些東西簡簡單單的說出來,就是有人出錢,有人出力,有人出腦力。

大部分人的做計劃,大部分人稽核計劃,一部分人出力,另外一部分人出錢。

其實還真沒多少人對這樣的規劃有意見,因為朝廷的海上貿易已經給他們帶來了充足的利潤,至少證明這樣的操作是有效的。

對於很多人來講他們並不是專業的,也就是說他們根本就不清楚那些專業的東西對他們有多重要,但如果專業的東西能夠給他們帶來更多利益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他們自己不做,其他人會幫他們做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個時候沒有人再去驚訝方中愈的年紀小,或許在之前大家跟他談論的時候,會發現他特別的成熟,甚至有一些睿智,就不自覺的忽略了它的年齡,可只要能靜下來,就會想到那個人還很年輕,如今也才不過十九二十的年紀,甚至還沒有娶親,雖然傳說皇帝有意要把誰誰只配給他,可到如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結果。

但大家心裡都清楚,那只不過是遲早的事情,朝中的變化是有的誰都想往上爬,但位置只有那麼多,那麼就需要一些其他的問題,有人在暗中做些什麼,只要在監控之中,這些都並不重要。

六部尚書如今成為了帝國最高的一部分人,所以他們更多的是做一些策略上的事情,而具體的事務由下面的人去執行。

御史臺的權力越來越大,所以那些官員們不得不慎重起來,再加上有了錦衣衛的通力合作,就讓他們更加的在這些事情上小心謹慎,至少不會因為一些暗中的力量唄,陛下去處罰。

手腳不乾淨的人並不是沒有,但如果能夠改正,這一切都是好的。

當初有人賣了放榮譽,面子如今收穫了已經不少了,有人跟方中愈作對,現在墳頭草都不知道有多高了,誰都知道這樣一個人存在,卻沒有把它放在奸臣那一檔。

照你說起來有點搞笑,他是天子親衛,也就是說他是皇帝的侍衛而不是臣,甚至可以說他是皇帝家奴。

可就是這樣,誰也不會把這些事情真的當真的說,更何況她還有一位被稱為讀書人種子的父親,而那個人如今在如家子弟的地位越來越高,到底也非常的簡單,它能夠結合實際將儒家的文化更加進一步的推進。

在四王府的正廳裡面肅王如今高高在上,一身常服穿在身上,顯得特別的合身而且威嚴散發了出來,王府的屬吏們如今正在向他彙報著之前從店裡的各個事情,當然這些並不是朝廷布政司的官員。

王府的屬吏主要負責的是語數外府有關的事情,並不關乎民政,反而是王莊和軍隊的事情。

"這麼說今年又有一些大漢的趨勢,百姓們的收成可能又要減產了?"

"是的,根據農莊那邊傳來的訊息確實是這樣,由此可以推斷其他不屬於封地內農莊的百姓,也會遇到相同的困難,畢竟他們的土地相隔不遠。"

"最後的解決辦法呢?"

"陳等人商量過,除了要將陳年的糧食放出來,可能會遇到的開倉證萬還要修建水渠,如今聽聞京師那邊有大量的工程隊在參與修路築橋,如果王爺能夠像京師奏報允許一部分工匠到封地來,可以解除一些問題。"

大殿裡一下子就沉默了,其他人並沒有回話,這個時候也就是王爺獨自思考的時候,他們已經提出了建議,最後能夠得到的決定,還是由王爺自己做主。

其實他們還是比較糾結的,畢竟當初肅王飛離開了封地去了京師,這也是由京師那邊同意的,可最後帶回來什麼訊息,除了一部分人以外,底下的官員是不知道的,他們就根本不知道王爺現在到底是怎麼想的。

所以提出這樣的問題,還是比較忐忑的。

"既然如此,那你們就好好商量吧,看看到底還需要些什麼,一併向朝廷那邊奏報吧,如今邊境還是要保持穩定,所以後勤這邊你們要抓緊了。"

"臣等領命。"

在大家離開之後,肅王在那裡嘆了一口氣,也不知道想到了些什麼,總之感覺到他並不是很開心。

也許是真的有一些什麼樣的心事吧,畢竟對於他來講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說不清。

""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