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總有很多事情咱們解釋不清楚,可卻有些事情是能夠幫助很多人做很多事的。

快馬加鞭長的就是如今這種狀態,官道上如今有不少的會計從北方一直源源不斷的向南方遞進。

他們就是如今從軍隊裡直接派過來的傳令兵。

沿途的驛站正在源源不斷的將北方前線的訊息向南方傳遞。

現在他們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資訊傳遞方式,至少不會像之前那樣出現各種各樣的差錯,只要不遇到惡劣天氣,基本上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將他們想要傳達的消息傳遞到任何一個地方。

這裡面有很大的原因是這些傳令兵和異族們都有著充足的經驗,更重要的是如今道路都是四通八達的,而且比之前要好,不過畢竟是騎馬的,騎馬的話走在那些堅硬的道路上還是有一些影響的,不過只要可以及時更換馬匹,還是能夠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很好。

東暖閣裡,建文皇帝正在批閱大量的奏摺,雖然之前六部尚書和秘書部幫忙分擔了一大部分作者,除了特別緊急的以外,基本上現在都不往建文皇帝朱允面前送了,這與當年太祖高皇帝事必躬親是有區別的。

畢竟太祖高皇帝已經把丞相的所有功能都取代掉了,廢除了這個職位。

把權柄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六部尚書們都非常的高興,至少不會因為這件事情在皇帝面前成為一個只知道聽從皇帝旨意的人。

因為有錦衣衛的參與,所以前線來的戰報並沒有透過,兵部和大都督府,反而直接來到了建文皇帝朱允的案頭。

建文皇帝朱允是第一個知道這件事情的人,所以現如今他非常的高興,拿在手中的筆甚至也是隱隱的有一些興奮而表現出來了顫抖。

內心很是興奮,但是表面上並沒有表現出什麼建文皇帝朱允壓抑著自己的高興,畢竟這件事情並不是什麼特別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因為他們是瞞著太多人做了這件事情。

雖然之前的準備並沒有瞞過太多人,而且還經歷了一系列的部門參與操作,但是什麼時候開始打仗,什麼時候開始進軍,卻沒有其他人知道。

建文皇帝朱允文在看了摺子之後,立馬就派人去請了六部尚書和其它能在朝堂上位列朝堂之上的人。

諸位大臣在接到建文皇帝朱允的召見旨意之後,並沒有吃你,不管是有事兒的還是沒事兒的,都放下自己手中所要做的事情,急急忙忙的趕往宮中。

在這之前他們是不知道訊息的,所以表現得有一些遲緩,雖然大家都急急忙忙的,但彼此之間並沒有交流,只是以眼神示意,但畢竟都不知道,所以都搖搖頭,等待建文皇帝朱允文最後揭曉。

等諸位大人都來齊之後,建文皇帝朱允說道。

“前線來了一份摺子,大家看看吧。”

立馬就有小太監走過來,將剛剛拿到的戰報向大臣遞過去,吏部尚書畢竟是朝臣之首,所以首先拿到的就是吏部尚書。

如果是之前的話,現在必須要有秘書部的人進行謄寫,將這些東西直接遞給其他人,但是因為事情緊急,再加上事情裡面參雜的因素太多,所以並沒有讓更多的人知曉,只能將原始的週報讓他們一一檢視。

本來今天就是急急忙忙趕來的,大家看建文皇帝朱允這樣的操作,其實心裡還是有一些異樣的,畢竟在之前皇帝可不會這樣。

吏部尚書接過摺子後仔細一看,眉頭緊鎖,時而感到震驚,時而又覺得似乎應當如此,總之百感交集。

他這樣的表現倒是讓後面的諸位大臣有一些詫異,怎麼老上說這個時候有一些不太對勁兒。

老尚書沒有看太久,就把摺子又傳給了其他人,大家一起看表現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有詫異又高興,卻又隱隱有一些憤怒,畢竟有些人是不太滿意這樣的結局的。

基本上今天能趕到的六部九卿,還有朝堂大員輪流看了摺子之後,紛紛有一些話想說,引起一陣騷動,大家似乎都有更多的話想要跟建文皇帝朱允問清楚。

“大家都看完了吧,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建文皇帝朱允文也剛剛把所有人的表情都看在眼底,畢竟她坐在上方能夠清楚的看到這位大臣如今是個什麼樣子,不管他們是真實表現出來的,還是因為種種原因而做了其他的掩蓋,總之現在他們對這件事情是瞭解的非常清楚了,所以感覺是這樣的。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首先開口,似乎在醞釀著怎樣回答,畢竟這個時候開口不管是誰都要面臨著其他大臣的想法,因為相當於跟整個世界定基調。

吏部尚書張楨,表面上不動聲色,心裡卻是一陣坦然,看來皇帝確確實實跟之前不一樣了,畢竟這麼大的事情一點風聲都沒傳出來,反而把這些事情都做成了之前他們倒是知道駙馬爺梅殷以北方大營主將的身份,調集了不少的軍事物資,甚至是能力並不吊錢明夫前去,只是那個時候他們都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一次大戰,還有這樣的戰果。

他在那裡沒有動靜,可並不代表其他人就沒有想法,畢竟每個人所處的位置是不一樣的,所做的想法也不一樣。

“畢竟這前線之事如今傳回來恐怕也有幾天的時間了,照目前來看,如果戰報上所作為實的話,現在只能快速的移民過去,讓百姓們去那裡駐守,畢竟一座軍堡,只有軍隊在那裡駐守是完全不正常的。”

禮部尚書陳迪這樣說道。

雖然嘴上說如果是真的的話,可是他內心裡其實已經承認了,看兵部尚書齊泰那樣鎮定自若的表現,應該是早就知道這樣的計劃,或者說之前曾經聽聞過這件事情會發生,既然如此他還是選擇了支援。

這樣的建議等待其他人來說也是可以的,不過既然他想到了又沒有人願意開口,她就帶頭說了吧,大明律如今在刑部和大理寺的共同主持下,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所以就算是投桃報李,他也得把這件事情做好。

“陛下,北方大營主將戰起邊釁這件事情是錯的,陛下應當嚴懲。”

左副都御史練子寧這個時候站出來說道,畢竟這是他的工作,其他人都是對於他出來反駁,沒有什麼其他的意見,御史門都是對事不對人的,從國家法律上來講,北方大營主將擅起邊釁,這是事實。

“陛下,不管對方主將是不是打的這場仗,但如今看起來效果還是不錯的朝廷不僅在草原上重創了草原部落,而且如今發現一座大的銅礦,光憑這個功勞就已經能夠抵消他們之前所犯下的過錯,臣認為如今應該獎勵三軍將士,讓他們安心的在那裡駐守,等待朝廷移民過去。”

單其變性這件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畢竟如果是出了什麼樣的意外,或者說朝廷的軍隊打了敗仗,那麼主將自然要擔負起責任的,可是如今不僅沒有打了敗仗,反而獲得了大勝,甚至是發現了一座銅礦,這就已經讓他們不得不承認這一次打仗打的是非常的有意義的,之前的那些損失和準備也算是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

畢竟之前並不上述,其他是知曉一部分的計劃了,所以這個時候堅持支援也是正常的,其他人對於兵部尚書齊泰的這一番表態也算是比較認可,朝堂上的交鋒並沒有那麼的激烈,畢竟大家之前是不支援朝鮮隨意出動軍隊的,更何況是在草原上進行大規模的交戰。

這也是為什麼之前草原部落有的願意歸降大明,但卻不願意接受完完全全大明的統治,甚至是時而投降,時而反叛,總之草原上的東西都很難說。

“陛下,其實咱們心裡都清楚,朝廷越來越強大,那些武將們和大明的將士們都希望能夠在馬上取得功勞,至少封妻廕子是他們一輩子的夢想,太祖高皇帝當年所定下的政策也是因為朝廷無力征討草原,如今軍隊的改變,大家都看在眼裡,國家的改變正是他們最強大的後盾,所以臣認為能夠支援他們最好。”

張楨在重要的事情基本上是不做這樣直接性的總結的,但如今他可以說出這一番話,也就是說從他內心來講,它依然是認可如今朝廷所做的政策的,雖然知道在這場戰爭沒有獲得勝利之前,這些事情都是不會被暴露出來的。

“臣等附議。”

吏部尚書都已經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其他人自然不會做更多的分析。

都站在這裡的人都不簡單,至少在這一刻他們都知道自己扮演的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皇帝不擔心他們,皇帝只是把這件事告訴他們,就好比為什麼這件事最開始知道的是皇帝而不是他們。

“既然如此,都督府和兵部商量與北方大營請功吧,戶部開始清查戶籍,以北平為立項,如今銅礦附近開始移民,建立城池守護銅礦,工部抽點人馬開始修建北平大營到銅礦之地的道路,儘快將銅礦掌控在大明之地。宣傳部立馬將銅礦與北平之間的土地劃為大明土地,然後在大明混一圖上著重標記向國民宣示。”

“臣等遵旨。”

到了這個時候大家更是清楚了,皇帝肯定是在之前就已經得到了訊息,甚至可以說對這件事情提前都進行了演練,每一個大臣說的一點,其實都只是皇帝的參考意見,皇帝最後作出結論的肯定是之前都已經想好了,不然也不會這麼清晰的將每個部門負責什麼樣的事情都安排好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宣傳部的王師兄聽到了皇帝的安排,所以也接下了職業,其實之前他已經知道大明的土地將會越來越多,大明混一圖的版本也會越來越多,這只不過是現如今最突出的事情。

“諸位臣工,朕今天所說的以後可能會發生很多次,也就是說這對於大明朝廷來講是一件好事,只有這樣帝國發展的越好,你們的身份地位享受的榮華富貴將會更多,更希望你們能夠秉持初心幫助著輔佐朕,將大明帝國治理得更好,以後不要讓朕失望。”

建文皇帝朱允,看著下面大大小小的官員,只要是如今能夠在某一方面做的上主的人,如今基本上都在這個地方了,有的人發言了,有的人沒發言,但並不代表他們都沒有想法,反而是因為有了想法,所以才更願意聽從其他人的意見。

“臣等謹遵聖旨。”

大家陸陸續續的離開了東暖閣,或是成群結隊或是獨自離開,總之都有各自的想法,皇帝最後說的那句話也頗有深意,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知曉內幕的。

六氏兄弟如今一個即將恢復得姓侯的爵位,一個代表大明朝廷前往大明南洲鎮守正式的封號還未下來,但並不代表這件事情就沒有人知道,越是這樣的訊號釋放出來,也就意味著朝廷對於整個帝國的整套系統將會運用的更加如意。

六部尚書和新組建的部門如今的許可權越來越明朗,以前參雜的個人因素如今漸漸的變得弱小了起來,但並不代表它們不存在,皇帝這樣說的話,也是在提醒他們不要做得太過火,有些事情大家心知肚明,挑破了就沒有什麼意思了。

既然皇帝現在不打算追究他們也沒有必要過得戰戰兢兢,但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大明帝國會越來越好,如果大明帝國出現了什麼事情,他們所做的一切就已經不重要了。

工部尚書鄭賜今天沒有來,反而是工部侍郎過來了,畢竟工部尚書鄭賜如今一直都在外面奔波,或許他如今更不像一個朝廷大佬,反而像一個工匠,因為工地上見到他的身影比以前更多了。

或許對於他來講,能夠看到一條道路,一座大橋出現在自己的面前,比在朝堂裡做很多時候,讓更多的人知道批文要好得多。

“陛下,”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