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愈要做的就是,讓這位領頭人,在先秦儒學的道路上偏離軌道,走向新心學的道路,至於叫什麼還得好好探討。朝廷的風雲,中愈不會知道,他想做的,就是在合適的時候,影響那位高高在上的大明陛下,還有那六部九卿,讓大明中樞的運轉,像一臺精密的儀器,高速運轉,先保住王朝,以後的事情再說。

朝會在方孝孺到後不久就開始了,不過也有有心人發現皇帝陛下來的時間恰是在方孝孺之後,太監唱道:“眾臣,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臣有奏,侍講博士,方先生,私發言論,抨擊我大明科舉正統,擾亂思想風氣,我大明士子,爭相談論,無心學業,望陛下治方孝儒方大人之罪。”

“臣附議,遜志報也發在了國子監周圍,學生們對比也議論紛紛,現在學生內已經有了分歧,頗有罵戰之趨勢,老師們已經在校園內部重點關注,以防學生產生不好的突發事件。故此,臣認為,陛下應該對此事給予處理,方先生應該給個說法。”

“對啊,對啊,理應如此啊。應該處理方先生,得給個說法啊。”

“不行,方先生是大儒,有自己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況且,誰能說這不是對前人思想的總結與昇華,咱們自己不能理解,並不能說方先生沒有那個境界,對嗎?”

“說的也對啊,咱們跟不上,不能讓別人也跟不上啊!”

世上總是不少那些跟風的人,不提出自己的意見,別人怎麼樣,自己就怎麼樣,反正錯了不會怪罪到自己,對了,也能蹭點名聲,反正都不吃虧。

現在朝廷上站的就有這幫人,至少表面上是這樣,至於是不是真的是跟風那就不知道了,人生就是這樣奇怪,人性就是這樣難以捉摸。

方孝孺看不透自己的兒子,但他卻知道,兒子提出的理論是很不錯的,雖然有些東西還不符合現在的情況,但是經過慎重考慮後,他還是接受了兒子的理論,並對其加工,形成自己的東西。中愈能理解,因為自己本就只知道個大概,對這個時代的瞭解除了書本,就來源於網絡時代的資訊爆發,那些真真假假,零零散散的文字,圖片,影片,所以對於父親的本土加工,中愈給了最大的支援,最後在兩人都滿意後,才定稿發出去。

“方先生,朕也看過遜志報上你的文章,確實很有深度,如今引起波瀾,不知老師有何解釋?”

“啟稟陛下,朝廷正值多事之秋,臣日夜思慮,不知如何能解朝廷之困局,遂日夜攻讀前人典籍,偶有所獲,便謄寫下來,正巧遜志報的編輯找上門來,微臣就將底稿給了他們,至於其他同仁們說的,臣認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懇請陛下諒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既如此,剛剛大家也都討論了,沒有明確的結果,此事略過,列為臣工,大家還是著重解決現如今的事情吧。”

在皇帝發話後,大家暫停了討論,但誰又知道能壓制多久呢。

下朝後,方孝孺和建文帝來到了御花園裡,園裡的梅花開的正豔,建文帝在前面走著,方孝儒在後面跟著,很安靜,很安靜,內侍遠遠的跟著,他們對皇爺還是很懼怕的。

“老師,朕迷茫了,四年來,朕兢兢業業,自認沒有對不起天下百姓,為了保住皇爺爺留下的天下,對五位叔叔進行了處罰,可如今,四王叔還在北方興兵,朝廷戰事不利,朕有時在問自己,難道朕真的做錯了,看見您的文章,朕忽然覺得,有些問題好像一下就都解決了。”

“不,陛下沒錯,是臣子們錯了,是燕逆錯了,天下是太祖高皇帝傳給陛下的天下,沒有誰能夠否認,燕逆也不行,陛下,您要相信,天命在您,把握天命,就會有力量。”

“老師,天命,天命難測啊。遜志報是你家公子辦的吧?”建文帝頭也不回,捏著一枝梅花,輕嗅純香。

“陛下聖明,確與我兒有關,望陛下恕罪。”

“明日早朝,帶中愈進宮吧,朕,想見見他。”

“臣遵旨。”方孝孺想起那天正文出來後兒子的話,“父親,這篇文章一出,可能不出三天,陛下可能就會宣我入宮,父親萬萬不可驚訝,也不必阻擋,遲早都會來的孩兒想早些面對這一切。”

對於中愈來說,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今天中愈和父親一起入朝,他奉旨覲見。方家的馬車很是平常,就是標準的馬車,膈應的慌,可是大儒方孝孺卻是沒什麼感受,這可苦了中愈了。兩人斷斷續續的說著話,似乎有些默契,似乎說著不同的事情,沒人可以預料到今天的覲見會發生什麼事情,都有些擔心卻都沒有說破,或許故事就此發生。

沒過多久,馬車緩緩駛入了承天門,承天門是大明皇宮的南門,也是宮城正門,到達承天門以後,方孝孺和方中愈下了馬車,過了這道門,便是禁宮的範圍,如果沒有皇帝的特旨,可在此騎馬坐轎的基本上是沒有人。

中愈下了馬車,第一次來到這裡,如此近距離的觀看這座大明的中樞之城,前世的自己去過北京的紫禁城,那建築,輝煌大氣,惹人驚歎,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與手藝,據說那是仿照應天的皇城建造的,雖然後來又經過幾代皇帝不斷地擴建翻修,才有了後世的模樣,今天終於見到正主了,眼望著前方層層疊疊的宮樓,紅牆綠瓦,飛簷閣樓,氣勢巍峨,於靜寂中散發出濃厚的皇家威嚴,心底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回頭望去,門外的金水橋下是清澈的外金水河,金水橋外便是大明王朝的政務機構所在地,朝廷各個部院都集中在這裡。從承天門往南中軸線兩邊是朝廷的主要辦事機構,左邊依次為宗人府、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右邊依次為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鴻臚寺。左邊是政務機關,右邊是軍事機構,一文一武,涇渭分明,沒有哪個朝代將文武分治做的如此精確明晰了。

中愈站在這裡,久久不願離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