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入夏季,但水中的溫度明顯還是有些低,我一潛下去,就感覺有股子刺骨的寒氣直往心窩鑽。

先前在岸上,我已經大致弄明白水潭的形成,這是一個由山間底部的溪流繞過一灣低窪地帶而蓄起的一個深潭。

我估計來水不光是溪流,潭水中應該還有地縫中流出的水,這種地下水,夏季一般冰涼刺骨,冬季則是比較溫和。

段若雪和呂樂領著我直往潭底遊,水裡十分清澈,沒多久我就看見一個大大的窟窿呈現在眼前。

呂樂用手指了指,我們三人遊到窟窿的邊緣。

周圍不斷的冒著水泡,窟窿足有一個門那麼大,裡面黑壓壓的一片,不知道通往哪裡。

按段若雪之前的意思,這一次就當先行探路,如果進去之後一直有水,那肯定要回來找潛水的裝置,比如配備氧氣筒之類的。

呂樂趴邊上看了會,朝我擺了一下頭,然後直接往裡面遊了去。

我尋思他倆的水性應該都不錯,足以在水中撐個幾分鐘有餘,既然要探路,肯定得進去試試深淺。

見呂樂當先朝窟窿裡遊了去,我和段若雪立刻也是緊隨其後。

窟窿裡的水溫,明顯比潭水外的溫度低了許多,我只感覺有一股水直往外冒,除此之外,一片漆黑。

好在呂樂提前準備了防水袋,將手機等裝置都密封在袋子中,他打著防水手電筒小心翼翼的朝前面遊,我和段若雪則是緊緊跟在他後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剛開始,方向明顯是朝下而行,但轉過兩個彎之後,方向突然發生了改變,而且出現了兩條路,一條緩緩朝下,一條直沿而上。

呂樂停下來,用手指了下上面的一條路。

我和段若雪一看立刻明白過來,明顯往下的路太過狹窄,根本沒辦法再繼續跟進了。

只有上面這條道,寬敞有餘。

我對呂樂點點頭,他拿手電筒照了下,隨即就帶著我和段若雪朝上面遊。

本來到這之後,我便有心打算讓他們先回岸上換氣,然後拿潛水用的裝備再來,畢竟看這情形,窟窿好像還挺深。

但潛上去沒多久,我們三人竟然直接脫離了水面!

“怎麼不是水路了?”我爬出水面猛吸了幾口氣。

“好像是個山洞!”

呂樂拿手電筒快速的掃了一圈,四周全是岩石,看樣子像個地下溶洞。

我納悶的說,“會不會走錯了?”

段若雪搖頭,“應該不會錯,另外一條路,明顯是個地下石縫,人不可能鑽進去。”

呂樂也贊同段若雪的說法,他讓我們先到處找找,有沒有其他通道。

我和段若雪從防水袋中將手機取出來,開啟手電筒開始往四周仔細搜尋。

沒過多久,就在石壁邊上發現了一個滾圓的石洞。

我說,還真有個通道。

看石洞圓圓滾滾的模樣,明顯不是天然形成的。

“進去看看!”

段若雪一招手,當先就朝石洞中走。

洞壁兩邊圓而光滑,人工開鑿的痕跡尤為明顯。

我們往前走了沒多久,眼前漸漸的變得開闊起來,而後更是出現了一道城牆,整個空間瞬間不知道大了多少倍。

“地下怎麼會有古代的城牆?”

我幾乎有些不敢相信,然而拿手電筒左右掃了一圈之後,我心裡更加感到震驚起來。

何止是古代城牆,簡直就是一座雄關屹立在這深深的地層裡!

距離我們最近的是一道城門,城門外密密麻麻的站滿了一排排清一色手持長矛利刃的士兵石像,看上去殺氣騰騰。

而在士兵的正中間位置,則是一個手握長劍、胯騎駿馬的無頭將軍,這傢伙身上披著一層厚厚的鎧甲,直直的擋在城門前,大有一番敢入城則殺無赦的氣勢。

看到這一隊詭異出現的雕像,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當日曾見過的那些‘陰兵’。

我對呂樂和段若雪說,“這些雕像會不會是陰兵的前生?”

呂樂這時候也不敢斷言,只讓我們小心些。

段若雪說,“地下出現軍士的雕像,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墓,一種就是符。”

“墓裡面出現軍士的雕像並不稀奇,但如果不是古墓,碰上這種情況,極有可能就是遇到了符。”

我對符這個字眼,幾乎不算陌生。

但段若雪口中說的符,好像明顯並不是指的畫符之類的東西。

我正想開口問她,呂樂在旁說道:“妹子,你言下之意,這裡很可能是那‘棺山太保’的地盤了?”

“我也是照情形推斷,具體是與不是,唯有進去看過之後才好定奪。”

我聽得有些雲裡霧裡,就問呂樂和段若雪,啥是棺山太保?

怎麼好端端的又扯到棺山太保身上了?

呂樂說,棺山太保是明代洪武年間出現的皇家御用造陵師,也就是專門替皇帝修建陵寢的工程設計師。

傳說這棺山太保源於封姓一脈,不光擅長修墓,而且對於盜墓和陰陽之事也頗為精通。

其中,有一項十分特殊的陰陽術,稱之為“棺符”或是“魘符”,也就是段若雪口中說的,碰到了符。

眾所周知,一般行陰陽諸事,所用到的符,可以細分為好多種,例如鎮屍符、護身符、請神符等等。

而符的本身,由符頭 、符膽、 符腳構成,最常見的符頭就是敕令兩個字,符腳則是根據用法的不同,細分為很多種類,比如有寫大將軍到此、也有寫隨身保命等等。

但棺山太保所用的這個‘符’,不同於我們平時看見的那種以黃紙畫出來,或是臨空寫出的符敕令。

棺山太保的符,類似古代的兵符,怎麼說呢,就是一種帶在身上,可以隨時隨地調兵遣將,供其驅策的令牌。

當然,他們所調配的兵將,大都屬於‘陰兵’一類,而並非陽間的兵士,或是天兵天將。

不過,這些都是後人傳說,至於是真是假,根本無從考證。

聽完呂樂講的棺山太保傳聞,不知道怎麼回事,我心裡突然間冒出一個奇怪的想法來:老王頭會不會跟那棺山太保有什麼聯絡?

如果傳言不假,那當時我看見的陰兵和老王頭,他恰恰處在陰兵的正中間,就好比現在面前的這個無頭將軍。

這麼看的話,老王頭會不會就懂棺山太保的‘魘符’之術?

為弄清楚究竟,我們三人簡單商議了一番之後,隨後就往城門裡走了去。

段若雪的意思很明確,她之前早已經說過,這裡可能同鬼洞有所關聯。

而我則是一直盼著早點見到老王頭,請他隨我一起追尋其餘仙骨金篆的下落。

我爸早說過,仙骨金篆的事,老王頭最清楚,所以只要能找到他,後面的事幾乎可以說不怎麼費力。

城內的空間大得出奇,一眼望不到頭,除幾座閣樓之外,四周幾乎空蕩蕩一片。

呂樂分析說,先前我們沿水潭洞窟一路潛行,之後再往上而行,目前的位置估計就在山的中心地帶。

也就是說,發現石虎的山是中空的,而入口恰恰就是水潭底下的那個石洞,這也正好對應童謠裡的話。

只是,我心裡一直有個疑問,因為根據島國女人山田純子的話說,寶藏和仙骨金篆明顯是分開的。

童謠所對應的事,應該同寶藏相關,到底仙骨金篆和寶藏之事有沒有聯絡,我也說不太準。

反正,我進來只有一個目的——找到老王頭!

我們三人打著手電筒,一路往深處走。

很快,正前方位置上出現了一座高約十來米的石塔,塔門十分的奇怪,是一個圓形的大洞。

石塔門口立著一塊約一米多高的石碑,上書:“大明棺山太保之靈塔”幾個大字!

段若雪看後一聲驚呼,“真是棺山太保的地盤!”

我這時候則在想,石塔會不會就是通往鬼洞的通道?

說實話,棺山太保的事,我並沒怎麼放在心上。

可我也就才剛剛這麼一晃眼,突然之間面前的石碑詭異的一沉,而後竟然直接沒入了地面,緊接著就聽那石塔中,猛一聲巨響傳來。

“轟隆!”

如同什麼重物從高空中掉下來了一般。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