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或許是他活了20多年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自我反省。

也正因為如此,他徹底的靜下心來,細細的回憶起了自己曾經的過往,開始了一遍又一遍細細的梳理。

梳理的結果很不好,。

他第一次發現原來的自己是多麼狂傲和自戀。

第一次發現,曾經的自己心眼真的很小,貌似連任何一點輕微的冒犯都忍受不了。

不僅如此,還有著一副一點就著的臭脾氣,一言不合就開懟,小脾氣暴躁得不得了。

除此之外,自己還十分的慵懶自戀,缺乏應有的擔當。

哪怕是當時十分認真,鄭重其事的立下的承諾誓言,可是一旦在事後感覺到會委屈到自己,讓自己在某一刻感覺到十分不爽。

就會毫不猶豫的立刻反悔,將那信誓旦旦當場立下的承諾誓言立刻就當場推倒丟在了一邊。

還有自己遇到事總是十分急躁,缺乏應有的耐心和忍耐……

總之,在自己的身上總能發現太多的不足和缺點,諸如此類的種種毛病實在是太多了,哪怕只是草草的梳理一遍,就能挑出來一大堆。

如此重大的發現,令作者吳昊萬分詫異驚愕到了極點,在強烈的自尊心驅使下讓他有些很難接受。

畢竟以往的他有著足夠的自傲,雖然也會偶爾反省,不經意間發現自己的種種小毛病和不足。

但是他無論如何都無法相信,自己竟然會如此的不堪,原本近乎於完美的自己,竟然有著這麼多的不足和缺陷。

這也實在太打擊人了吧,讓原本自信滿滿的作者吳昊一臉悽苦,陷入了久久的沉默之中。

透過一次次反省和確認,無論他願不願意接受,都始終無法否認,或許有著太多缺陷的自己,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己。

而那個在自己看來近乎於完美的自己,完全是自己不知羞恥過分自戀的結果。

嚴格意義上說,那就是自己透過自我麻痺腦補出來的畫面。

那完全是太過自戀的自己在腦海中虛構出來的一切,在現實生活中就從來都沒有過真實的存在。

如此結論實在太傷人了,讓作者吳昊痛心的同時明顯有些接受不了。

因此,他很快就發現自己的情緒明顯已經有些不對。

已經在不經意間從一個過度美化自戀的自己,往一個對自己處處懷疑嫌棄的自我這一方面快速轉換。

這種轉變實在太過極端,讓他汗毛倒豎起了濃濃的危機感。

哪怕是不用去細細琢磨他也能清晰的感受到這裡面潛藏的巨大危機。

不能再怎麼自我否定下去了。

一旦從頭到尾把自己全盤否定,那就等同於徹底的否定而來自己存在的價值。

要真的演變成了那種模樣,自己一定會潛移默化的認為自己的存在對於社會來說就是一種累贅和負擔,那樣的話極度自尊的自己肯定會接受不了,不知不覺就會陷入某一種自我毀滅的瘋狂情緒之中。

要真是那樣就太可怕了,那樣的自己必定會深深的陷入一種瘋狂的偏執之中,只要不能將自我毀滅,就會萬分的不甘,會一刻不停不依不饒的自我折磨和摧殘……

猛然想到了這種可怕的可能,作者吳昊一下就驚了。

他猛的從自我反省中清醒了過來,才驚愕的發現,自己已經忍不住在瑟瑟發抖,渾身上下被驚出了一身冷汗。

太可怕了,一旦真的極有可能給自己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讓自己在不知不覺之間形成一種自我毀滅的人格。

要真是那樣的話,那科技太可怕了,也許自我毀滅會是自己人生的最後終點。

想到了這種種可能,作者吳昊不免有些膽顫心驚。

這一刻他真的被嚇到了,沒想到也僅僅只是一次深入的自我反省而已,就鬧撤了這麼大的動靜,差點讓自己陷入某種偏執,險些陷入自我毀滅的邊緣。

到底我做錯了什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一切可怕事件的發生?

作者吳昊直到此刻還依舊驚魂未定,再一次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想要細細思索,找出是什麼原因才導致了這一切可怕的後果險些出現。

想到了。

透過久久的思考以後,作者吳昊終於徹底的平靜了下來,發現了剛才自省中有些偏差的地方。

那就是自己的反省有些過於激烈的,明顯出現了重大的偏差,方向有些極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種極端該怎麼描述呢?

先拿以往的自己做個舉例。

要是沒有出現認知錯誤的話,以往的作者吳昊明顯是太過自信自傲了,一旦遇到任何事,都會把自己的各種反應和作為往好的方便去想。

有了這種潛在的情緒作為引導,那自然而然,就會發現自己哪哪都好,簡直是太帥太優秀了,覺得稱得上完美。

這明顯就是一種自我認定的極端,在這種極端的認定之下,自己根本就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任何缺點。

即使看到了,也會可以抹去,甚至還不惜一切去美化,美化成另外一個閃光的優點。

就是在這種想法長期主導之下,自己變得越來越自大和自戀。

自戀到一種容不得任何人指責否定的程度。

也正因為如此,自己才會對任何事缺乏容忍,一言不合就當場翻臉,哪怕是因為被人一句漫不經心的小小牢騷抱怨,也忍無可忍,立刻就想要還擊當場回懟。

也正是因為這樣,自己當初在歪歪語音裡滿懷期待建立起來的讀者交流群才慢慢的變成了那樣。

由一個原本應該是大批忠實讀者扎堆討論劇情交流小說讀後感的地方,在自己一言不合就開懟的情況下一天天的開始了變味,變成了由大批滿懷怨言的抱怨者駐紮,因為有著滿肚子牢騷需要宣洩,最終導致了每天都要忍不住狠狠的挑刺吐槽,將作者吳昊以往的種種錯誤無限放大,不依不饒的反反覆覆拿出來挑刺嘲諷謾罵。

從嚴格意義上說,這種局面無論是作者吳昊還是那些曾經非常忠實讀者們在最初的時候,誰都不願意看到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