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覺得牛大娘幹活兩毛錢都不值,不過還是痛快的答應下來了,不說別的,牛大娘在,至少她的清白不容人汙衊,村裡沒人能掰過牛大娘這張嘴。就當隨身帶個娛記了。

要說這個,牛大娘能當現場直播的。白天的事情,保準晚上大夥都能知道。

第二天大夥聚一塊,才知道田野找了這麼多人呢。

田野從院子裡面扛出來好幾捆樹苗,帶著大夥就往山上走。

田野當初承包山頭的時候,自己看過,找的都是跟田小武田嘉志他們一塊砍柴和的山頭,能通大車道。距離大隊還不遠。便於將來管理運輸。

牛大娘的嘴巴那是啥時候都不閒著的:“丫頭,你這樹苗哪來的呀?”

田野:“前年的栗子子啊地窖裡面發芽了,弄到院子裡面竟然就栽活了,去年的時候我又特意試試,重新種了點,都長成了小樹苗了。”

牛大娘:“哎呦,你這丫頭還有點福氣嗎。”

三大爺:“那是,要沒有福氣,人家丫頭能過這麼舒坦嗎。”

牛大娘不開口了,村裡這個趕大車的老光棍,牛大娘不太敢開口說話,因為老頭倔,說話嗆人,誰都敢噎。

依著田野說,她跟王大牛年輕,這隊伍裡面應該是主力,到了山上才知道,她跟王大牛都是打下手的,怎麼栽樹,啥地方栽樹,那都是人家三大爺跟牛大叔說了算。

三大爺跟牛大叔問了田野的打算,知道田野想著都種樹苗之後,一雙手在山上徐晃的劃拉劃拉,就都規劃成片了,咋栽,心裡都有數了。

而且人家三大爺說了:“這片山栽樹合適,沒有太陡的坡。”

牛大叔更說了:“丫頭呀,現在栽上樹,等上冬了,就把梯田給挖出來,將來歸攏起來方便,就是地方太大了,怕是你自己折騰不來。”

田野:“先折騰出來,將來的事情將來再說。”

而且人家牛大叔說的太在理了,田野算計算計,要是連著挖梯田的話,田嘉志的津貼,怕是一半都要給牛大叔裝兜裡了。

聽人家牛大叔說話,田野就知道行家,連梯田怎麼走水,人家都規劃出來了。這樣的人不請,請誰呀。

田野的大事業就是這麼一步一個腳印開始的,本來以為這些樹苗栽完了,也就夠了。

田野弄不來樹苗了,可實際上,樹苗比這些要多,因為山裡的野生樹苗很多,栗子落地上,被雨水沖刷覆蓋,自然生長出來的就有不少。

幾個人見田野真的想把山頭都栽滿樹苗,王大牛就直接成了滿山刨樹苗子的了,愣是讓田野的山頭栽了小一半。這可比預想中進度大的多。

而且後來的時候,幫著田野栽樹的人好幾家,都是自己跟著上山來的,你說這份人情可咋還呀,自己找來的還能開錢呢,像朱會計兩口子,大隊長兩口子,還有孫家的小兩口那都是自己來的。

田野家山頭栽樹就忙活了半個月多月。

田野給人送錢,都是挨家送的,說辭就是,誰家都這樣,幫工沒有幫這麼長時間的,大家推辭推辭都接受了。

因為就像田野說的,幫工可沒有幫這麼長時間的,誰家能沒活計呀,尤其是都新到手的土地,都想好好地捯飭捯飭呢。

隊長家,朱會計家,田野送的東西。朱會計家送的就是田嘉志拿回來的軍大衣,年輕人都喜歡,買都買不回來的好東西。

朱會計媳婦啥都沒說,就收下了。不過後面就給田野還回來好幾雙鞋子。

牛大叔那邊,田野算是長期搭幫了。老兩口子沒事就跟著田野上山,田野有力氣,牛大叔讓咋幹活就咋幹活,牛大娘在上山隨便,愛幹不幹,算是搭一個賣一個。

一直到下雪,田野跟牛大叔愣是把兩個山頭都給休整出來了。

看著那麼大片的荒山,就這麼被田野給收拾出來,上崗村的人都有點心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你說這山頭不栽樹,就是種地,那也是個進項呀。誰不會知道承包荒山可比承包一等地便宜。

沒錢少承包點,就那麼十幾塊錢,怎麼省不出來呀。

年前的時候,村裡十好幾家都跟村裡承包了荒山,待遇跟田野承包荒山的待遇一樣。

而且學著田野準備過年的時候都給休整成梯田。

還有人早早的把栗子樹苗找了好多放在家裡地窖養著,沒別的想法。人家栽那麼大片都不怕,他們就費點功夫的事,搭點辛苦的事,怕啥呀。

田野不怕人別人學她,有人比她折騰的厲害,她才願意呢。她就不願意做出頭的椽子。

等給牛大叔工錢的時候,牛大叔說啥也沒要牛大娘的一天三毛錢。

牛大娘都羞答答的出來:“哎呦,大娘吃你家那麼多的乾糧,工錢就算了。”

田野:“說好的事情,怎麼能算了呢。”

牛大叔:“你可別臊你大叔了,你大娘能幹啥,幹的了啥,誰不清楚呀,這要是傳村裡去,我們兩口子也不用在村裡混了。”

田野:“可沒有大娘跟著咱們爺兩見天的往山上跑,我這山頭也成不了今天這樣呀。”

牛大娘:“你這丫頭真是個明白人,知道大娘辛苦就成,別的就算了,以後殺豬多給大娘一條肉就成。還有呀,以後山上有活,還得是你大叔的。我們不往外說。”

這算是建立長期的僱傭關係呢。田野知道牛大娘這話是好意,牛大叔這樣在過去那是長工,別人不說村裡幾個老太太田野就說不清楚。

現在村裡誰都知道了,他們上崗村最難搞定的不是朱家,不是田家,而是幾個七十多的老太太,那嘴,都說不清了,還見天的組團批鬥呢。

那什麼運動過去了,她們幾個杵著柺棍的老太太起來了。都成村裡活寶了。

村裡就這麼閉塞,田野就是跟牛大叔一個老頭在山上單獨幹活,也得傳閒話。

牛大娘跟著那就啥事都沒有,所以說牛大娘的存在那是很值得肯定的。

牛大叔堅決不要錢,田野殺豬的時候,直接給了牛大娘二十斤肉,這可是大手筆,田野揹著村裡人送過去的,還有一隻老母雞。

要說這事,田野那就是純粹,對牛大娘的補償了,這麼多年牛大娘那是就聞到母雞味,沒吃到他們家老母雞呢。

田野家的雞還有豬都是村裡那會分到的。原來的時候,過年時候報病豬的,報病雞的,現在村裡啥疫情都沒有,誰家豬雞也沒病了。殺豬能吃整個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