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娘:“成,就住窩棚。”兩口子這是打定主意不同他們生氣了。找舒心地方呆著去了。

朱鐵柱同朱大娘鎖上門走的時候,朱老大媳婦就在門口掃了一眼,咣噹就把門給關上了。

朱老大倒是努努嘴,不過什麼都沒說。連問都沒有問一句,爸媽,你們這是要回村呀。

你說這麼多年的兒子呀,白養了。

朱大娘心口疼,那是要多難受有多難受,這也就是朱老大,換個人,朱大娘早就跳著叫罵上了。

朱鐵柱背著手,站在大門口回頭對著朱老大:“老大呀,我跟你媽,回村了,你就沒有啥說的。”

這算是爺兩分家之後,第一次破冰開始說話。是朱鐵柱先開的這個頭。

就沒成想呀,有一天他朱鐵柱得先同兒子說話。哎。

朱老大悶悶的來一句:“回去了,我秋上回家幫忙收秋。”這算是不錯了。意思,這事就過去了。說真的,朱老大的情商那是真的不高。

朱鐵柱:“那倒不用,你媽我們兩個就這麼點地樹,還能收拾的了。”

朱老大琢磨半天,這話什麼意思呀。家裡地樹是不是也沒有他的份了。直腸子習慣了。

向來有什麼就對朱鐵柱說什麼,爺兩不接心的。朱老大這不是就沒有考慮,就追過去問了一句:“爸,家裡地樹,有我一份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朱鐵柱斟酌那麼一下,才慢悠悠的開口:“老大呀,你忘記了,你上班的,哪來的地樹呀。”

朱老大咽口吐沫,這還真的分得這麼清楚呀。不給他村裡的地樹,他這點工資,一家子怎麼過日子呀。

朱老大那邊醞釀半天都沒有想到怎麼開口,這事肯定不能這麼著。咋能他爸說啥算啥呢,回家找人分一分這個家,那是必須的。

問題明白人難找。村裡有幾個有見識的呀?朱老大瞧不上村裡人,心裡也明白,自己不佔理。

朱鐵柱看著朱老大半天不開口:“你要是願意回去看看我們,我跟你媽都高興的。”說完真的走了。

半路上就跟朱大娘說了:“哎,你別忒難受,老大那人呀,就那樣。就為了那點地樹,他也回來看咱們的。”

朱大娘一點都沒高興,這還成了拴著兒子的繩子了。要是沒有那點地樹,這兒子根本就想不起來他們是吧。

朱小三心裡記掛著閨女,村裡這邊蓋房子,張羅的進度真不慢,拆房子,打地基,就沒有閒著過。

等朱鐵柱兩口子回家,地基都打好了,蓋房的材料也都找人運到位了。就差工人開工了。

朱鐵柱看到三兒子這個效率,公社裡面那點不高興都忘記了:“可真是快,太快了。三呀,累了吧。”

朱小三抹抹汗珠子:“爸你們咋回來了”

這段時間他都是跟著大夥一塊幹活的。村裡好多人都說了,你看人朱家小三,那可是大學生呢,擼起袖子做農活,比咱們村裡的漢子都不差。

你說同朱老大那個昂著脖子的高中生可真是沒法比。難怪人家是大學生呢。

朱小三在村裡因為實幹,那人氣刷刷的往上長,絕對是踩著朱老大上來的。

朱鐵柱兩口子聽到朱小三的詢問,這個話題老兩口子提都沒提就給接過去了。

朱大娘拉著朱小三的手,心疼壞了,都曬黑了:“媽這就給你做飯去,給你做頓好的,補補。”

朱鐵柱:“我也閒不住,跟你媽回家住窩棚,自己的房子,還是自己看著蓋,放心。”

朱小三估摸著,跟朱老大一塊生活,應該是個煎熬。不過他爸媽應該習慣了才對呀。

朱小三:“沒事,你們不來,我也要去接你們了,地基什麼的都是鄉親們幫忙給打上的。以後蓋房子的事情,我找好了包工隊了。合同也寫好了,咱們就等著住現成的大新房子就成,玻璃他們都管擦乾淨了。’

朱大娘心疼錢了,擦玻璃,收拾屋子,可以自己做,找人不是浪費錢嗎:“那得多少錢呀。你這孩子,咋不商量商量呢,這活媽都能做。不用找他們,瞎花錢。”

朱小三:“不差這幾個。房料都是我二哥的,我要是在不花點工錢,我這心裡也不舒坦不是。”

可不是嗎,村裡人為啥對朱小三好感蹭蹭的呀,那就是人朱小三沒算計蓋房子這兩錢,為了給老兩口子住的舒坦,沒算計工錢。這事大夥都看的明明白白的。

邊上過來幫忙的,聽到這話順口就說一句:“大叔,大娘,你們可真是有福呀,蓋房子,兒子都爭著花錢呀,你家老大呢,他是不是把傢俱都包了呀。回頭冰箱彩電洗衣機全乎了,兒子多可真好。”

關鍵也得同人家兒子一樣都這麼有出息才成呢。

朱大娘嘴角抽抽兩下,好歹沒說出來什麼狀況外的,知道人情都是他們家小三的。

朱鐵柱乾巴巴的那邊應承兩句:“是,是,有福氣。”心裡啥滋味,只有朱鐵柱自己知道。誇獎的他不稀罕,他稀罕的沒做出來讓人誇獎的事。

朱老大什麼樣,兩口子連提都麼有提,不過村裡就這麼大,流言蜚語從來都沒有少了過。

田嘉志這樣招出去的孩子,家裡蓋房子,搭進去這麼多,那都是大事。

誰都要說上兩句的。孩子仁意,孩子。孩子過日子的人家也仁意,不然誰家錢大風刮來的,不過日子了。這麼給添補家裡。

原來的時候,朱大娘那脾氣,人家還看著臉色說話呢,自從上次朱小三的同學從朱家吃出來東西後,到外面宣傳的都是朱大娘沒有看上去那麼不好說話。

這不是,誰都能跟朱大娘說上兩句,誇誇他們家老二,還有小四。

當然了最多的還是在家裡張羅房子的老三。

朱大娘那是聽在耳朵裡面,苦在心裡呀。

那二兒子再好有個屁用,早就不是他們老朱家的了,過的也不是他們老朱家的日子。

還有那個沒良心的丫頭,心裡都是婆家,對著婆婆比他這個親媽還親呢。

可這話跟誰說去,就他們家現在村裡的人緣,說出去也是讓人笑話的。還不如就這麼咽了了呢。

朱大娘那是別人誇的多好聽,心裡就多大的火,這幾天吃的老清淡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