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中原逐鹿,大晉兵力上的劣勢顯而易見。

前些時候沒能跟魏氏成功結盟,反而讓楊氏用兩座藩鎮收買了魏氏,讓自身成為被聯合進攻的物件,晉軍的處境無疑就雪上加霜。

大晉兵馬四十萬,就算不施行精兵策略,頂多也就六十萬兵馬,河北河東的財力物力擺在那裡,朝廷養不了太多戰士。

養得兵多了,將士素質會下降,甲冑兵刃水準也會下降。

魏氏的關中雖然不富庶,但漢中產糧不少,而且蜀中乃天府之國,只要解決好糧食轉運問題,根本不愁軍糧。

再加上與西域通商,獲利非常豐厚。

楊氏就更不必說,東南原本就是皇朝財賦重心,江南又多魚米之鄉,雖說嶺南被劉牧之、劉新誠父子佔著,但楊氏依舊可以靠明州、泉州等地通商海外。

三家之中,楊氏是最有錢的。

齊朝定都北地燕平,考慮的是防禦塞北草原民族,如果是為了錢財富庶,南京金陵才是最佳的京師之選。

故此,就算不考慮吞併天下,大晉朝廷也必須奪下中原。

若是沒有中原的人力財力作為補充,大晉可以說是相對貧弱,時間長了,要保持跟魏氏、楊氏爭雄的態勢,在物力上首先就會不足。

大晉沒有退路,趙寧同樣沒有。

這回逐鹿中原,楊氏出動兵馬五十萬上下,論數量就已超過反抗軍,將財大氣粗這四個字演繹到了極致。

張京部曲二十多萬,再加上數量肯定不會少於反抗軍的秦國大軍,晉軍的處境十分艱難。

好在平盧軍、義成軍如今效忠朝廷,兩者都是強軍,雖然比不上反抗軍的精銳,戰力卻優於尋常藩鎮軍。

尤其義成軍,有國戰時期部分鄆州軍的底子在,只要肯奮力作戰,足以成為反抗軍的一大臂助。

趙寧敢於在東線戰場主動進攻,當然是有底氣。

“對方的兵力近乎兩倍於我,此戰不會很輕鬆,不過這也會是中原之戰的常態,往後我們得一直在兵力劣勢下作戰。

“但大晉爭奪天下的優勢本身不在兵馬數量上,些許兵力劣勢不足為懼。範將軍,你部可做好出擊準備了?”

趙寧神色淡然地問範子清。

範子清抱拳道:“末將所部隨時可以出擊。”

趙寧微微頷首:“那便戰吧。”

......

吳軍侍衛親軍上將軍陳雪隴,建武軍節度使吳俊,建武軍驍將吳廷弼,在聽到反抗軍大營裡響起的號角聲後,便跟眾王極境高手一起,聚集到了半空。

“範子清這鳥廝還真是目中無人吶,明知我們兵力兩倍於他,又是以逸待勞,竟然還敢主動出營挑戰。”

吳軍眼中閃著寒光,怒意浮現在眉頭,對方這般小覷他們,明顯是因為在鄒縣取得了大捷,這讓他感到被羞辱,自覺面上無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吳廷弼滿臉通紅,雙拳攥緊,滿心都是一雪前恥之念。

陳雪隴淡淡地道:“晉軍自渡河南下東進以來,所到之處無不克捷,義成軍、平盧軍望風歸順,兗海軍丟盔棄甲,自然志得意滿。”

吳俊眉頭一皺,正待說些什麼,旁邊一名文官已是率先開口:

“陳將軍是

侍衛親軍六大上將軍之一,所部皆為吳國精銳,征戰楚地時立過大功,此番對上晉朝反抗軍,該不會怕了對方吧?”

此人一出聲,自帶一股陰陽怪氣的腔調,好似看誰都不順眼,也談不上信任,吳俊心中不快更濃,但他竟然沒有責備對方胡亂插話。

對方有隨意說話的權利。

這是監軍韓守約。

前線將領無不厭惡監軍,但又不得不給對方面子,因為比起手握重兵的武將,君王更加信任自己的眼線、大軍的外人。

君王總是對手握重兵的武將心懷戒備,齊朝時,宋治便往各軍安插監軍作為眼線,等到藩鎮確立,更是派遣心腹宦官監軍。

後來魏氏造反,楊氏割據,各藩鎮擁兵自重,在事實上無疑證明了武將的不可靠。楊氏自個兒就是藩鎮起家,當然得防備實權大將。

不過吳國是寒門士大夫治國,眼下雙方處於你儂我儂的時期,暫時還不需要也不能讓宦官掣肘、制衡臣子,所以監軍都是文官。

文官士大夫們對武將的牴觸比君王更深,乾符初年,宰相徐明朗就是靠著文官掌握兵權這個國策,成為了一代權臣,勢大於朝廷。

“陳某何懼之有?反抗軍膽敢出營,那就是自尋死路,韓大人看著便是,本將自會殺得他們丟盔棄甲!”

陳雪隴冷哼一聲,對韓守約沒有好臉色,言罷又瞅了吳俊一眼:

“吳帥,建武軍方經大敗,難免士氣浮動,這主戰的位置可否就交給我部?建武軍只需為我部掠陣,此戰便有大功進賬。”

吳俊氣得鼻子都歪了,他才是東線主帥,陳雪隴這混賬仗著自己是禁軍將領,竟然敢對他指手畫腳,教他做事?

吳俊尚未開口,韓守約已是搶先一步笑著開口:

“吳帥,既然陳將軍信心十足,不如就讓他表現表現?侍衛親軍到底有幾分實力,總要看過之後才知道,這也有利於後續戰事安排。”

吳俊心如火燒,恨不得跳起來給韓守約一拳。

比起藩鎮軍,韓守軍這個中樞派下來的監軍,明顯更加信任中央禁軍,對待陳雪隴也比對待他時客氣、親近一些。

吳俊很憤怒,卻沒有辦法提出反對意見。

一方面固然是吳廷弼剛剛大敗一場,給了人家口實;另一方面他吳氏作為世家,在吳國這個寒門士大夫掌權的王國裡,本就不受待見,得處處小心夾起尾巴做人。

世家在寒門士大夫眼裡是什麼存在?那些拋棄齊朝,又離開大晉朝廷,轉投了魏氏的將門勳貴與士人門第,就是現成的例子。

在士大夫看來,那是一群只有家族私利,心中根本沒有家國大義,隨時都可能抱團造反的存在。

吳俊沒理會韓守約,對陳雪隴道:

“陳將軍既然有心沙場建功,本帥還能攔著你不成?沙場征戰實力為尊,陳將軍自信能夠為國殺敵,那放心去便是,建武軍自會掠陣。

“不過陳將軍可要打起精神了,反抗軍不是易與之輩,若是這一陣有什麼閃失,莫說本帥後續不讓陳將軍打頭陣!”

對將門吳氏而言,跟文官的間隙早在齊朝就已埋下,雙方勢同水火,之前沒有手足之情,日後也不可能互相友愛。

所以吳俊明知

陳雪隴桀驁不馴,相比討好韓守約,也更願意秉承同為軍方一脈的“大義”,給陳雪隴一些好臉色。

陳雪隴見吳俊這麼幹淨利落地答應讓侍衛親軍主戰,多少有些意外,心裡對吳軍的觀感好了微不足道的一點:

“吳帥看著便是,侍衛親軍必然為建武軍的兄弟們報仇雪恨!”

......

吳軍出營列陣的時候,陳雪隴去了陣前,韓守約趁機對吳俊這個東線主帥道:“吳帥,此戰事關重大,只能勝不能敗,想必吳帥心中有數吧?”

吳俊當然心中有數。

因為袁承志接受楊延廣冊封,成了自家人,吳軍藉此進駐了沂州、密州各城,但到底是剛來的外部兵馬,根基很不穩固。

兩州本地駐軍對吳軍都很陌生、戒備,這裡的百姓對他們也沒有好感,對普通人而言,擁有大義名分的朝廷,顯然更值得支援。

更何況大晉的革新戰爭,對平民百姓有著致命吸引力。

這就導致吳軍現在雖然佔了沂、密二州,但根本沒有在自己地盤上作戰的種種好處。與之相反,為了表達足夠的善意,儘快讓本地軍民與地主權貴認可自己,吳軍還得處處小心,分外嚴明軍紀。

令將士不擾民,是讓本地軍民對他們有了些許好感,但對將士而言卻很痛苦。

尤其是藩鎮軍。

出戰沒有好處,不能趁機劫掠民財大發一筆,既不能進城享受,又不能徵用民房,得自己在野外搭建帳篷,頓頓啃饅頭吃鹹菜,沒有額外的雞鴨土狗改善伙食,風餐露宿,那打仗還圖什麼?

拼命的時候都不能肆意爽快,得吃苦受累做牛做馬,那拼命還有什麼搞頭?誰得了失心瘋還賣命?那不是傻嘛。

難道大夥兒把腦袋掛在褲腰帶上,是為了家國大義?

家國大義不能讓自己有好處,只知道讓自己送死,那算什麼家國大義?

這又不是對抗天元入侵,事關民族存亡。

將士怨忿,尤其是藩鎮軍將士怨忿,是已經出現的情況。

而如果戰事不順,不能讓將士們在賣命攻克城池後大肆劫掠、發洩發財,那軍心就會動盪。

所以吳軍需要勝利,還得是大勝。

只有勝利能夠建立吳軍的威望,獲得本地軍民的敬畏,讓吳軍在沂、密二州站穩腳跟;也只有勝利,才能讓將士們有所得,去“敵境”劫掠發財,令軍心安定。

一旦此戰戰敗,吳軍被迫後退,將大片土地讓出來,吳軍在本地軍民心中會是什麼形象,將士們的情緒會是什麼樣,顯而易見。

“侍衛親軍戰力不凡,軍備優良,韓大人放心就是。”

吳俊神容肅殺,“況且我建武軍也不是飯桶,真要侍衛親軍作戰不利,我部也會拼命殺出,一雪鄒縣之恥!”

見吳俊是真的知道大局,且有志於此戰之勝,並不會因為跟侍衛親軍不是一個行列就不出力,韓守約放心不少。

作為監軍,戰時就得保證大軍戰事順利,這是頭號職責。

“我自然是相信吳帥的,讓我們拭目以待吧!”韓守約正色勉勵。

......

未到午時,兩軍列陣完畢,隨著戰鼓敲響,雙方戰陣循序出戰。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