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村禾的投資團隊接到了總部下達的任務,負責對阿里巴巴的盡職調查。

也就是這一次,薛村禾才得以和老馬正式相識。完成調查回來後,他便就向日本軟銀總部上交一份報告,在報告裡薛強烈建議,如果軟銀要投資國內網際網路行業,那首選就是電商行業,而選電商的話,要投就只投阿里巴巴一家。

也就是薛村禾的這份報告,和他的全力支持,才改變了阿里巴巴的命運!

如果沒有軟銀的那兩千萬美金投資,很難說,阿里巴巴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或許,淘寶網就不會誕生了……

要知道,那個時候的阿里巴巴,可還不是以後的阿里帝國!

那時的網際網路環境也不怎麼樣,寒冬之中,大大小小的網際網路公司都在苦苦撐著,隨時都有可能會倒閉。

當時,中國國內主要的B2B電商有Meeta、8848、Sparkice、阿里巴巴4家公司。

事實上,早於孫正義此次中國之行,一次偶然機會,Sparkice創始人曾強已經在日本見到孫正義,孫向其承諾軟銀將投資Sparkice。

阿里巴巴明顯只是一個陪跑選手。

在創投界,選擇投資方向時,一直有“賭選手”與“賭賽道”一說。

薛村禾的觀點是,同一型別的公司只投一家,如果真的有差異再另當別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何從高成長、高科技有潛力的行業中發掘創業家?薛村禾稱,歸根到底是人,當年從多個可能的公司中,只願意支援阿里巴巴,原因只有一個,馬雲及其團隊更靠譜、更可信,當時另一個專案的負責人曾強“太能吹”。

在薛村禾,以及國內其他幾位投資人的力挺下,孫叫停之前與另一家網際網路企業的投資合作,並於2000年1月,“6分鐘”陳述兩個多月後,孫邀請馬雲前往日本,直接提出他要投資阿里巴巴的決議。

軟銀中國基金於2000年和2003年先後投資阿里巴巴和淘寶網共2,300萬美元,作為早期最大的投資者,不僅證明著最早發現者的犀利眼光,也讓軟銀收穫了1,000多倍的高額回報。

更為直觀且震撼的數字是,14年間,這部分投資由2,300萬美元升值為240億美元,使之成為世界VC史上最成功的投資案例。

其實,軟銀中國的投資理念頗為簡單,籠統而言,就是投資社會貢獻大的專案,即:能夠解決某一社會問題,進而提高社會效率。這一點在阿里巴巴上得到充分體現。

“所謂的投資成功,其實是根據企業對社會貢獻的一種衡量,當你為社會做了一點‘好事’,一個合理的社會是會給你一點‘小費’的,因此,公司也好,投資也好,就會成功。”薛村禾曾這麼說道。

…………

如果討論魔都交大在投行圈的傑出校友,那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名字,沈南鵬!這更是一個傳奇人物!

無論是網際網路行業,還是VC圈內,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是電視劇《歡樂頌》完美男神譚宗明的人物原型,據說他的朋友圈價值2.6萬億。

沈南鵬在國內網際網路圈以及投資圈內的地位,也是圈外人所難以想象的!

馬化騰曾說:沈南鵬是中國風險投資界最成功的投資人,沒有之一。

《福布斯》雜誌2019年“全球最佳創投人”榜單,沈南鵬再次榮膺榜首,衛冕全球第一創投人的稱號。

2018年,沈南鵬首次登頂該榜單,成為全球首位得此桂冠的華人風險投資人士。

《福布斯》給到的入選理由是:“幾乎沒有人能夠比沈南鵬更有資格享有‘點金手’的美譽,他是阿里巴巴、京東和拼多多等中國領先科技企業背後的重要投資人。”

VC圈裡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

當世四大高手,西毒閻炎、東邪沈南鵬、南帝靳海濤……

至於北丐,並沒有確定是誰,大概還在廝殺奪位之中……

沈南鵬最知名的身份是全球最大的VC之一的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的創始人以及全球執行合夥人,同時他還擔任耶魯中國中心理事會主席、香江科技創業平臺主席、中國企業家論壇理事和2015年輪值主席,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創業投資基金專業委員會副主席,亞洲協會理事,未來論壇創始理事和2016年輪值主席、美麗中國理事、首都股權投資協會副會長、魔都交通大學董事會董事、滬浙商會常務副會長。

沈南鵬獲得過的榮譽無數:“福布斯2012-2016年度全球最佳投資人”榜單中排名第一的華人投資者;榮登“2016投中《金融時報》中國最佳投資人榜單”並位居榜首,《財富》2015“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和2015年及2016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位投資人”;《人物》2015中國“年度面孔”之年度投資人;《中國企業家》2014和2015年度“最具影響力的25位企業領袖”;被亞洲風險投資雜誌評為“2010年度風險投資家”;2007年被為“CCTV2006年度中國十大經濟人物”;2010年12月被評為“2010年十大華人經濟領袖”。

1982年,國內舉辦的一屆計算機競賽上,15歲的沈南鵬和14歲的梁建章第一次相識時。

這兩個懵懂少年不會意識到17年後他倆會聯手創造一個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的奇蹟。”

梁建章和沈南鵬年紀差不多,經歷相似。1999年,沈南鵬32歲,梁建章31歲。

1982年,他們同時在第一屆全國中學生計算機競賽上獲獎,後來都在上海讀了大學,1989年同時去了美利堅留學,畢業後一個在花旗銀行,一個進了甲骨文公司的矽谷總部,。1999年的某天,他們偶然在魔都相遇,這一次相遇,便誕生了攜程和如家。

1999年,正趕上網際網路第一波浪潮,沈南鵬和梁建章、季崎3個人在魔都的一家餐廳邊吃邊聊天,商量著怎麼在網際網路上做些文章。

他們談到了新浪、網易、搜狐,想著還有什麼產業能和網際網路結合,產生火花,梁建章首先提出了改造傳統旅遊產業的想法,就這樣,攜程網隨後誕生了,為了彌補業務上的缺陷,梁建章又拉上了範敏,組成了“攜程四君子”。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