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坐上了回京師接受爵位的船。

毛文龍總覺得有一絲不對勁,到底哪裡不對勁,他也說不出來。

小皇帝表現得很憨厚大方,該給錢給錢,該給糧食給糧食,該給爵位給爵位,按理說這是所有武將都非常開心的。

可是毛文龍憑著多年的經驗,就是覺得不太對勁。

到九月中旬的時候,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抵達了北京,立刻被召入宮裡陛見。

崇禎對他們一頓大大的褒獎,什麼忠君愛國,千古忠良這些詞全部扔到他們頭上了,一頓誇。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崇禎不僅會騙女孩子,狠起來連男人都騙!

這仨被皇帝的甜言蜜語哄得那叫一個心花怒放啊!

隨後就住進了自己的侯爵府。

而待在皮島的毛文龍呢?

最得力的幾個義子離他而去,心中多少有些寂寞了。

幾天之後,毛文龍就收到了四封信。

分別是毛承祿、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寫的。

心裡都在描述在北京城的生活有多好,皇帝對他們有多好。

這個場景彷彿就是那些萬惡的情侶在單身狗面前秀恩愛一樣可惡。

狗死了,沒有一對情侶是無辜的!

終於,咱們的毛帥按捺不住了。

開始找私人商船,著手運輸自己這些年的儲蓄,先秘密運輸回去。

也正是在九月下旬,崇禎接到了毛文龍的奏疏,奏疏裡對皇帝的大恩大德表示感激涕零,無以為報,此生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崇禎也舒了一口氣,毛文龍這個油滑的傢伙終於肯回北京了。

接下來皮島東江鎮重新併入登萊,給袁可立來巡撫管理。

遼東的戰略佈局,終於要向前邁出一大步了。

袁可立辦事,那還用操心嗎?

東江鎮交給他,肯定是妥妥的。

也正是到了九月份這個收穫的季節,又一個好消息也傳來了。

什麼好消息?

陝西的紅薯產量比去年增長了二十倍!

再加上朝廷不斷往陝西運輸糧食,陝西的災情終於有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了。

就說王徵在米脂開鑿的那條水渠,灌溉了米脂萬畝良田!

看來,天災是一方面,只要人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去改造、勞動,還是有收穫的。

看了最近頻繁發來的北方農業上的捷報,崇禎興奮得吃飯都多吃了幾碗。

皇帝立刻幾封聖諭過去,把這幾個人全部褒獎了一遍。

誰?

陝西巡撫施鳳來,陝西布政使尹伸,陝西農政指揮使史可法,還有陝西水利局郎中王徵。

不僅僅表揚了,每人還賞了500兩(月32.5萬元)!

事情辦好了,那就要賞!

而且要賞給所有人看。

接下來,朝廷立刻向全國各地發邸報,表揚陝西,呼籲各地像陝西學習。

當然,這種呼籲的實際效果肯定不會太好。

但榜樣得樹立起來。

崇禎寫信給河南省、山西省、四川的相關官員儘快抵達陝西,去親自考察學習。

到了九月下旬的時候,順天府的糧價已經恢復到了戰前的水平。

到了這個時候,南方已經進入秋收,北方其實已經快要步入冬天了,天氣一天比一天冷。

不過今年比較特殊,因為紅薯在北方種植得比較多,所以北方的九月也成了豐收的季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就因為這事,在朝堂上還鬧出了一些小風波。

順天府的新農政都是宋應星親自在執行,夏薯是六月份種植,九月收穫。

從年初的時候,宋應星就接到皇帝的聖旨,開始組建北京城的挑糞小分隊。

所謂的挑糞小分隊就是一批專門的人在北京城裡到處找屎!

從上半年開始,徐光啟就在北京城建造公共廁所,這也給挑糞小分隊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屎。

但因為這種事,朝堂士大夫覺得非常不雅,不應該朝廷來做,真要做可以給民間自己去做,朝廷這樣有違聖人之道。

於是,有不少人找宋應星的麻煩。

這特麼的一個個真的是吃飽了撐著沒事幹,孔子說了君子不能找屎?

這大明朝的官員一個個也真是活寶。

這件事本身就是打算下放到民間,找民間的人來做的。

可挖屎容易烘肥料難啊。

屎也不能直接就倒到農作物上,得用科學的方法將其烘熟,才能使用到肥料上。

而這種事,宋應星早就做過專門的研究,可這種行為在官員們看來,實在是有辱斯文。

這特麼又回到了意識形態的問題上了。

宋應星這種實事求是、實幹興邦的行為,被官員們瞧不上眼,也是側面反映了官員們住在象牙塔裡,不知民間疾苦,天天拿著聖道裝逼的不切實際。

保定府、真定府、順德府、大名府的知府到順天府來學習新農政的方法的時候,聽說還要親自安排人去找屎,一個個臉色發綠。

為了全力支持宋應星,崇禎這段時間多次在朝堂上提到糞便,提到農業,就提到糞便,把一群大臣聽得頭皮發麻,心中草泥馬奔騰。

一時間搞得滿朝文武出現巨大的爭議。

可到了九月下旬的時候,這種爭議就戛然而止了。

因為到了收穫的季節,大半個順天府都忙起來。

農政院報上來的資料,超過了預期!

什麼資料?

田地產紅薯的資料!

據農政院上報的資料,最高的一畝田剷除了10石(1200斤)紅薯!

10石紅薯是什麼概念?

加入今天晚餐是紅薯,一人吃半斤,一畝田的收成,可以供2400人吃一頓了。

別用後世的目光看待這個問題,古代平民很慘,吃飽飯已經很難,許多家庭是沒得選的。

紅薯口味又還不錯,不說頓頓吃,至少緩衝了其他糧食的需求。

這樣算,6萬畝田的紅薯,按照平均每畝產1000斤來算,6千萬斤!

順天府有500萬人,如果均分,每人12斤紅薯,加上家裡的小麥一類的糧食,輪換著吃,兩個月的口糧是沒有問題的吧?

當然,順天府遠遠不止6萬畝田,如果紅薯再繼續推廣,可以讓很多人不至於餓死,尤其是陝西、河南一帶。

這個資料出來後,簡直就是振奮人心啊!

大明自開國一來,在農業上面,就從來沒有如此讓人心潮澎湃的收穫。

崇禎想著,今年民間的糧食危機應該會有所緩解了吧。

順天府的農業,要打造一個模板出來,把輸出配套的方案,然後復制到山東省和整個北直隸。

接下來,北方各省相互之間要在糧食產量上做比賽,年底吏部要將糧食產量納入重點考核。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