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馬如果要瘋狂壓榨,一天也是可以壓榨出幾百裡來的,但是可能會累死馬兒。

馬在古代很值錢,也很重要,一般不會這麼玩。

一般的騎兵一天快行軍差不多130裡。

當年橫掃世界的蒙古騎兵平均一天行軍180裡左右。

從揚子江北岸集結騎兵軍團,到保加爾邊境,蒙古鐵騎只用了兩個多月,可見訓練精良的騎兵機動性能之強大。

步兵呢?

魏武卒的步兵強行軍,半日可以壓榨到60裡,一天差不多100裡路程。

但一般的步兵也不會這麼幹,太消耗體力了,軍隊本身是持久軍團,不是比誰行軍快。

崇禎的火槍營,在七月中旬,從京師出發,每天行軍大約60裡到70裡,半個月1000裡左右。

從北京到山海關是600裡,從山海關到錦州是360裡。

到了八月初,火槍手已經抵達了錦州城北,向廣寧城逼近。

這支火槍手是獨立的,一共5500人,番號是神武衛。

有5000火槍手,和500名重炮手。

他們的軍服與騎兵和步兵都不一樣,他們穿著紅色的棉布軍服,用料十分簡單,這是為了方便行動。

燧發槍的長度大約控制在1米,上面裝有刺刀。

重炮用兩個輪子加起來,20人為一炮,一共有25門紅夷大炮。

如果說御林衛的重騎兵是崇禎的壓箱底,神武衛則是崇禎的未來。

大明在建國之初就有火槍手了,那個時候叫神機營,是朱棣搞出來的。

神機營裡不僅僅有火槍,還有炮手,火器是貫穿整個大明的。

不過,那個年代的火器,尤其是火槍,驚嚇的作用更大。

即便是不斷改良過的燧發槍,有效射程也才不多70米左右,而且命中率不到60%。

能夠強想得到明初的火銃的命中率。

不過有火器的底子,大明過去就有排隊槍斃的戰術,所以崇禎組建新制的火槍手,難度小很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之所以將神機營的番號取消是因為新軍制裡,營已經成了一個軍隊組織單位。

帶領神武衛的統帥是誰?

盧老爺!

哦不,盧象升!

為什麼是他?

因為排隊槍斃的戰術對於軍隊的意志力要求非常高,要求士兵們完全不怕死。

盧象升這個人的特點就是不怕死,完全不怕死,每次打仗就衝在最前面。

有什麼樣的統帥,就有什麼的士兵。

所以崇禎才放心大膽將這支全新的軍隊交給盧象升。

為什麼這一次要出動火槍手和炮兵呢?

因為這是一場全新的大膽的嘗試,未來的未來,我們的道路可是星辰大海,而火器是未來!

無論多麼生疏,都要邁出第一步。

八月三日,廣寧城的戰局陷入了膠著狀態。

八旗和明軍相互對峙。

八旗的優勢是有源源不斷的糧食立刻馬上得到補充,這是明軍的劣勢,至少在未來的10天之內,明軍要得到大量的糧食是不可能的。

這對軍隊的意志力要求非常高。

皇太極擺明了是要繼續耗下去,把明軍後勤以及順天府的民生給活活拖垮掉,讓崇禎不戰自敗!

八月四日,皇太極得到訊息,一支5000人組成的明軍抵達大凌河。

皇太極在大凌河對岸安排了三千精銳駐守,就是為了防止明軍從大凌河渡河直取西平堡,南下右屯奪取糧食。

聽說有一支5000人的明軍,皇太極並沒有放在心裡,5000明軍想要在3000精銳防守的前提下橫渡大凌河是非常難的。

當盧象升抵達大凌河西岸的時候,眺望過去,看見對面有建奴軍隊的營帳。

河邊已經有建奴的軍官在快速整頓士兵了。

都是弓箭手,眼看是準備阻止明軍渡河的!

女真本身就是漁獵民族,騎射非常厲害。

他們的弓箭手迅速排列好陣型。

古代弓箭的射程大約在120米左右,比燧發槍的有效射程要遠。

但是一個合格的弓箭手訓練時間非常長,價格昂貴,火槍手最多三個月上手,綜合成本會低很多。

大凌河這個口段大約有100米寬,燧發槍的有效射程在70米,超過100米後命中率會降到20%。

建奴根本不知道這支明軍是一隻全新的軍種,他們的軍官都已經做好了全殲這支明軍在準備了。

盧象升做了初步的評估後,立刻開始整頓神武衛。

前面的人全部退到後面。

25門紅夷大炮整齊排列在河岸邊,弓箭手的射程範圍之外。

對面的建奴軍官一看那火炮,神色微微一怔。

那是什麼?

好像是守城用的火炮?

明軍竟然把火炮推出來了!

盧象升的部將張揚快步走過來道:“盧帥,敵人在對面形成了密密麻麻的弓箭防線。”

剛從後面走出來的盧象升用手摸了摸紅夷大炮,拍打了幾下,發出厚重的聲音。

盧象升目光堅毅,沉聲道:“用火炮壓制,其餘人列隊,隨時聽我號令渡河!”

“是!”

盧象升吼道:“火炮手準備!”

每一架火炮有20人,有人從後面取出炮彈,有人開始調整炮口的方向。

士兵將炮彈塞進去,厚重的炮彈滑到底部的時候,發出金屬摩擦的聲音。

建奴中已經有軍官有些緊張了:“大人,那是不是火炮?”

其他人也緊張起來,畢竟明軍的火器是出了名的有殺傷力的。

“閉上你的鳥嘴!他們打不過來!”

話音剛落,只聽砰的一聲悶響,一顆炮彈從炮膛中噴出來,越過大凌河的水面,直接將水面撕出一條長長的白痕,筆直擊中了建奴士兵。

頓時其中兩個士兵被大炮直接轟飛起來,血肉蹦碎,巨大的衝擊波將後排的建奴士兵直接衝擊潰散,慘叫連連。

周圍的建奴士兵臉上、身上濺滿鮮血。

他們完全被震懾住了,面色發白。

軍官大聲吼道:“放箭!”

建奴弓箭手連忙開始放箭,頓時擊敗箭矢飛越大凌河射到對面的草地上。

但回敬過來的是其餘二十四顆紅夷大炮的炮彈!

砰砰砰……

大凌河的水面被炮彈撕裂開,炮彈橫壓而去,每一顆炮彈都能震飛四五個人,將後面的隊形直接震散。

有的甚至被轟飛起來,身體被轟裂開,摔在地上已經沒有人形。

可怕的炮彈像犁庭掃穴一般,轟擊完人後,威力不減,將後面的樹都直接衝擊斷裂。

想想那個畫面,二十幾顆紅夷大炮的炮彈一齊衝擊過來,瞬間就有八九十個建奴士兵被轟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