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再一次證明,孫老頭的眼光毒辣。

京衛軍有御林衛,虎賁衛和天雄軍。

孫老頭眼光毒辣的選擇了御林衛充當這一次支援廣寧的主力軍。

他看準了孫傳庭打仗沉穩的特點。

孫傳庭也沒有辜負孫老頭和崇禎的所託,八月一日這一天,一隊隊錐形的箭型陣在廣寧城外十幾裡就排開,然後穩步向前推移。

皇太極的幾隊小規模八旗前後騷擾了好幾次,都沒能把御林衛的隊形擾亂。

又加大規模佯裝攻擊,也沒能成功。

當天晚上,又增加人數做大規模衝擊,結果立刻就陷入了膠著狀態,八旗直接扔了一千人在裡面了,雙方各有死亡。

這個數字讓皇太極肉疼。

在草原上,莽古爾泰的整個正藍旗都被打崩了,被明軍追殺,死了近萬人。

前段時間,多爾袞的三萬又崩了,女真八旗又損失了六千多人。

再之前為了奪回遼陽,送了近兩千人。

這種速度死下去,就算廣寧奪回來了,明朝方面一旦再加人,估計也扛不住了。

建州女真最大的弱點是什麼?

人數少!

你說皇太極他肉不肉疼!

當天晚上,兩萬石糧食準備開始送進城。

皇太極的好幾次進攻,都被硬生生給抗了下來。

好幾次,皇太極都想掀桌子發動全面進攻。

可僅僅是試探下來的結果,就讓他抓狂。

這再一次讓他體會到了天啟七年的寧錦之戰了!

那時候十萬大軍攻打錦州和寧遠,也是打得抓狂,此後就退了。

晚上,皇太極召開貝勒議政的會議。

代善、阿敏、阿濟格、多鐸、濟爾哈朗都參加了。

本來是八王議政,莽古爾泰戰死,多爾袞已經被押回盛京關押起來。

八王議政中,範文臣作為皇太極的重要軍事,也參加了。

皇太極躲在正中央,在正統歷史上,他是滿清最胖的皇帝,看起來像一尊彌勒佛一樣。

皇太極道:“都說說看,今晚打不打?”

剛剛打了敗仗的代善不敢再放豪言了。

阿敏道:“打!直接三萬大軍壓過去,一定不能讓糧食送進城!”

阿濟格也道:“大汗,我也覺得要打,必須打!”

多鐸和濟爾哈朗也點頭道:“必須打!”

最後,皇太極才看向代善,代善撇了撇嘴道:“我覺得沒必要打了,乖乖回盛京,秋收快要開始了,準備屯糧!”

皇太極看了看範文臣道:“範先生呢?”

範文臣道:“回大汗的話,奴才覺得,應該立刻出兵,在八月十五日之前結束戰爭,奴才收到了最新消息,小皇帝已經發現了賣糧食給咱們的人了,現在那邊的人都已經下獄,這意味著從山海關運輸過來的糧食,將源源不斷抵達錦州,轉送過來!”

他此言一出,賬內氣氛凝重起來。

原本還有一根線是明朝內部的人掐斷糧道,徹底讓廣寧陷入無援的狀態,現在這條路也被那個狗皇帝給掐斷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擺在皇太極面前的路不多了。

“好!阿敏,你領兩萬人馬,去把明軍統帥的人頭帶回來!”

阿敏沒想到皇太極會點自己,他道:“大汗,我腰部受傷了。”

皇太極怒拍桌子道:“不準有任何借口!阿濟格,你和阿敏一起!”

這倆人都不願意,都不願意自己的人再在這上面消耗了。

皇太極的陽謀太明顯了,就是讓他們去消耗明軍,打贏了自然是有功勞,打不贏會很慘。

什麼叫陽謀?

就是你明明知道對方就是來搞你的,你也沒辦法。

皇太極畢竟是可汗,阿敏和阿濟格膽子再大也不可能公然違抗命令。

這倆人硬著頭皮接下了。

等散會後,範文臣單獨留在皇太極的營帳裡。

皇太極有些憂慮,和崇禎交手也有一年多了,他發現紫禁城裡那個小皇帝極其難對付,自己始終處於下風。

無論多好的機會,最開始總以為能贏,結果都被逆風翻盤了。

這才是讓皇太極真正抓狂的地方。

“範先生,你對現在的局面怎麼看?”

範文臣道:“大汗,奴才就斗膽直言了。”

“先生但說無妨。”

“戰爭勝負只是一時的,大汗要加強實力,與明朝繼續打下去,就必須做到三點。”

“哪三點?”

“一是改制,效仿明朝,成立六部制,將權力都集中起來,兵權、司法權、行政權全部抓在大汗的手裡,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調配我大金國的資源,做最好的規劃。”

皇太極點了點頭,他非常贊同範文臣所說,八王議政這個制度對他的權力限制太大,下面許多資源都被掌握在八旗領主手裡。

很多時候,他根本無權干涉。

而且滿漢矛盾極其尖銳,漢人人數眾多,且不能被充分利用。

這些都是皇太極想要改變的。

其實,在正統的歷史上,第一個開始緩和滿漢矛盾,重用漢族人的就是皇太極。

在正統歷史上,他的政治天賦可以說是當時第一人,說的好聽一點,說他是當時的位面之子也不為過,說的不好聽一點,就是集聰慧、狡詐於一身,建奴裡面那些旗主每一個玩得過他的。

範文臣繼續道:“二是建立科舉,大力提拔漢人,緩和滿漢的矛盾,漢人當眾有許多精英,但因為被壓制,無法施展才能,與此同時,咱們也可以大力去籠絡在明朝失意的漢人。”

範文臣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失意的文人,他是舉人,但數次科舉不第,覺得自己有才,卻不能被明朝重用,憤怒之下投奔了建奴。

他對這一點體會非常深。

他知道,明朝的科舉制度非常腐敗,拿錢賣官,洩題都是非常常見的事。

皇太極繼續點頭。

範文臣繼續道:“第三點,密切關注明朝狗皇帝的改制,據潛伏在北京的細作傳來訊息,那狗皇帝的改制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大汗,咱們不能坐以待斃!”

皇太極心中有了普。

範文臣這個狗漢奸雖然沒有節操,但客觀來說,確實是個人才。

而此時的崇禎呢?

除了給那些漢奸定罪,也在和孫承宗商量對建奴未來幾年的戰略。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