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是個很聰明很奸詐的人,也可以說是建奴的氣運,在開國之初,出了皇太極這麼一號人物。

他在四大貝勒排第四,應該說是四大貝勒裡最沒有資格繼承汗位的,可前面三個都有很明顯的私人汙點。

建奴內部貝勒議政與漢人的皇位傳承邏輯有一些不同,要服眾。

大貝勒代善就是和努爾哈赤的寵妃搞在一起,所以就算功勞再大,也沒他什麼事了。

阿敏和莽古爾泰自己也都有問題,所以才落到看起來胖乎乎人畜無害的皇太極身上。

可就是這麼個胖子,用他的政治手腕,逆風翻盤了。

他來窺探新政,是崇禎意料之中的事情。

為了推陳出新,為了重振山河,皇帝的刀子都砍出缺口來了,腦袋一顆顆掉,殺得血流成河。

對手不關注才怪!

可沒想到,居然還有官員跟皇太極溝通。

這就扯淡了。

這個官員的名字叫陳昭和,但劉喬在密信裡說,這很可能是一個假名字,這個官員級別不低。

看完這封密信後,崇禎將它燒掉了。

崇禎但不擔心?

他一點也不擔心!

皇太極就算窺探新政又如何?

他八王議政的制度都沒有改過來,個人威信沒有樹立,手中權力不夠,作業不是那麼好抄的。

就算把蒸汽機送到他面前,他能做出第二臺來?

所以啊,這個狗官,還真以為你這樣就能幫你家主子了?

別讓朕把你揪出來,揪出來了朕把你扔開水裡煮了!

退朝之後的官員們,私下開始議論起來。

例如韓爌和錢龍錫就相互在談論,其他的官員也都過來了。

國子監祭酒孔貞運走過來道:“錢閣老,何為蒸汽機?那東西到底是做什麼的?”

錢龍錫雙手一攤,道:“老夫也不清楚,聽說是北京制造局那邊做出來的。”

一邊的翰林院編修倪元璐嘆了口氣道:“陛下這兩年怎生沉迷於這些工技之物?”

吏部左侍郎張鳳翔道:“是啊,陛下從回京到現在,就上了今天一次早朝,怎麼看著有點荒廢朝政的樣子。”

眾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工部右侍郎劉延元身上。

劉延元道:“我也不太清楚,北京制造局和格物科學院的事情我都沒有參與,現在連火器局的諸多事情都被遷到了北京制造局了。”

“陛下這到底是要做什麼?”

錢龍錫道:“今年格物科學院的預算追加了500萬兩,陛下這是要大力投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眾人深吸了一口氣,500萬兩!

除遼東之外,其餘八邊一年軍費也才300萬兩,一個格物科學院一年就要投500萬兩!

張鳳翔道:“是不是把北京制造局的也都算進去了?”

錢龍錫道:“北京制造局與格物科學院是分開申報的,北京制造局現在的財政是獨立出來運作的,沒有向朝廷申報,而是從皇家銀行借貸。”

眾人更是震撼:“借貸?徐光啟到底是怎麼想的,北京制造局這種新出來的事物,還無法保證能賺錢,就敢找皇家銀行借貸!”

韓爌道:“諸位大人,咱們還是去文華殿商議吧。”

眾人連連點頭,向文華殿走去。

文華殿是內閣辦公的地方,近日孫承宗一直在忙著遼東軍事的事情,一直在軍委會處理事務。

大小事情都是次輔錢龍錫在處理。

劉延元繼續道:“陛下這樣是不是未免太過冒險了?”

一邊的文淵閣大學士來宗道有些著急道:“這皇家銀行的錢,都是老百姓存進來的,萬一到時候要取,沒有錢給人取出去,豈不是要引起大亂。”

張鳳翔道:“曹大人,這科學院和北京制造局現在八字沒有一撇,就開始這樣玩,到時候財政玩崩了,必然會出大亂子,您身為左都御史,是不是應該去糾察某些人,少在陛下面前諂媚嚼舌頭根子。”

“這……”曹思誠有些為難,他不願意惹事,最近陳子愷的事情就已經讓他頭疼不已了,這個時候去彈劾徐光啟他們,豈不是自己找罪受?

曹思誠道:“這事陛下都沒有跟咱們商量啊,咱們都不知具體詳情,如何去說起。”

也確實,在場的諸位都是懵逼的。

包括國子監的人、翰林院的人,還有張鳳翔、蘇茂相等人,都是懵逼的。

皇帝悄悄的就去建北京制造局了,悄悄的就把科學院的預算給批了,一切都顯得好像非常平靜。

今日皇帝早朝說起來,大家才反應過來。

什麼破蒸汽機,都是什麼鬼玩意兒!

翰林院庶吉士劉之綸道:“下官以為,此事可以分兩頭來去處理,一是去北京制造局,看看那個蒸汽機到底為何物,二是去皇家銀行好好質問質問陳子龍,他膽子也太大了,竟然就敢把錢借給北京制造局了,咱們要去好好跟他談一談,年輕人剛上位,什麼都不懂,以後要好好管教管教!”

另一個庶吉士金聲連忙道:“你說漏了一頭,還有一頭是北京大學,我聽說皇帝陛下前幾天去了北京大學,還和那裡的學生打得火熱,還寫了一篇《少年強》的文章。我去禮部打聽過,第一次高考錄取的人臉秀才的功名都沒有,竟然就算是錄取了。”

他說得酸溜溜的,為什麼?

因為北京大學的山長是皇帝,北京大學的學生現在都算是天子門生。

他們翰林院和國子監都沒有這個待遇。

他這麼一說,大家也都沉默下來。

北京制造局、科學院和北京大學,現在享受著無比優越的待遇。

人就是這樣,看不得別人好。

例如翰林院和國子監,可別小看了這兩個部分。

想入閣就必須先入翰林院,這是大明朝的規矩,而國子監,都是太學生,屬於皇家學院,一般卒業了都可以入翰林院的。

所有啊,內閣輔臣基本出自這裡,在場的錢龍錫、來宗道、周道登、韓爌,還有不在場的孫承宗等人都是翰林出身。

眾人似乎並沒有意識到,現在朝堂的格局已經在發生微妙的變化了。

什麼變化?

這一年多來,在皇帝野蠻強勢的手腕下,東林黨和閹黨之爭,似乎在淡化,矛盾注意力開始往新政上轉移。

朝堂上其實正在形成一種新的格局,用《矛盾說》來解釋就是,由之前的東林黨與閹黨之間的矛盾轉移到,新政派與保守派之間的矛盾。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