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此話一出,那些個收稅的大漢臉上的表情立刻陰沉下來了。

為首的大漢冷哼道:“軍爺,咱們可是奉朝廷的命令行事,您身為朝廷的軍官,說這樣的話,可是大逆不道。”

“大逆不道?”崇禎冷笑起來,“我且問你,你剛才口口聲聲說是奉了朝廷的命令行事,是哪個朝廷的命官給你的指示?”

崇禎又開始套話了。

那大漢傲氣道:“我已經說過了,我們是奉了縣太爺的命令,而縣太爺執行的朝廷是政策!”

“很好。”崇禎點了點頭,看著一邊的盧象升,“聽到了吧,知縣的命令。”

“聽到了!”

崇禎淡淡道:“全部抓起來,咱們去知縣衙門走一走!”

“是!”

那些差役大驚,那為首的大漢道:“軍爺,您這可是壞了規矩!”

“規矩?你們跟我談規矩?”崇禎心頭的火那是一節比一節高,“你們的耗羨和攤派已經五倍正稅了,還敢談規矩!很好嘛,咱們就去知縣那裡談談規矩,那這朝廷的規矩到底是一個什麼規矩!”

“你!”

“抓起來!”

崇禎一聲令下,那些個錦衣衛便立刻上來,三兩下將這些差役給擒住了。

“軍爺,有話好說,咱們都是縣太爺的人!”

畢竟崇禎手裡有刀,這些個差役頭再鐵,現在也不敢再叫囂了,連忙開始服軟。

崇禎卻不理會他,而是問那婦人,道:“你家裡有幾畝田?”

“回軍爺的話,民婦家裡一共有兩畝田。”

“兩畝田,按照朝廷的新的稅政,每畝交稅4斤,你兩畝田,一共是八斤,且夏稅只需要交一半,也就是四斤,為何你剛才說自己的正稅是一斛(12斤)?”

那民婦見崇禎與其他官員不同,連忙跪下,痛苦道:“軍爺,您說的這些,咱們根本就沒聽說過,都是按照以前的交的!”

周圍的人也立刻道:“是啊,軍爺,您說的朝廷新的稅政,俺們根本沒有聽說過,朝廷什麼時候有新的稅政了?”

崇禎瞬間頭皮都炸了。

敢情淳樸的河南人民,居然還不知道朝廷新的稅政!

這是要逼朕掀桌子了啊!

“朝廷廢除了人丁稅,永不加賦,還頒佈了新政,你們都不知道?”

所有人都搖頭,有人連忙道:“軍爺,您說的這些,我們不知道,能不能跟我們詳說。”

他深吸了一口氣,道:“諸位不要急,我會給諸位一個交代,我還有一個問題,你之前說你的丈夫在大同參軍戰死,衙門沒有給你任何交代?”

“是的,可憐我的丈夫,是前年四月被拉去入伍,便一去不回了,我苦命的孩兒,沒有了爹!”婦人又大哭起來,她後面的小孩似乎也感受到母親的悲傷,也跟著哭起來。

“好,你現在與我走一趟縣衙,咱們去找知縣評評理。”

“這……”那婦人猶豫起來。

民怕官,歷朝歷代都十分常見,一聽說要去找知縣評理,婦人當場有些害怕了。

“你且不必擔心,有我在,他們不敢動你!”

崇禎又道:“各位父老鄉親,你們也跟我一起走一趟縣衙,咱們去和知縣當面對質,看他到底是奉了誰的命令收的稅,如何?”

當場就有人站出來:“好!軍爺,俺們跟你一起去!”

二三十人跟著崇禎往外面走去。

那差役頭頭還道:“軍爺,您這樣做是給自己惹大麻煩,朝廷的規矩,豈是你我隨便能改的!”

當他們走到外面的時候,看到前面整齊排列著一眾兵馬,頓時一驚。

這是哪裡來的這麼多軍隊?

崇禎跟一邊一個大約四十出頭的漢子道:“老丈,今年的收成如何?”

“軍爺,俺們苦啊,今年大旱,已經兩個月沒有下雨了!”

“那這田裡的西瓜?”

“都是張財主家的,可不能隨便摘,明天就有人來收了!”

“這附近的都是張財主的?”

“也有一些是俺們個人的,但很少,從這裡到那邊,好記裡的田都是張財主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崇禎微微皺起眉頭來,他記得這一帶以前都是福王的地,他把福王抄了,福王的地都收歸朝廷,然後拿出來以惠澤田的方案賣給老百姓了,怎麼這張財主還沒有這麼多地?

崇禎又問道:“朝廷去年在河南派發了一批惠澤田,很便宜,而且可以分期交錢,你們有買嗎?”

“軍爺,您說的這些,俺們都聞所未聞。”

“那新農政指揮處呢?”

眾人都更加疑惑看著崇禎,很奇怪他為什麼說的這些。

“軍爺,您是哪裡過來的,您說的這些又是從哪裡聽說的,為什麼俺們都不知道?”

崇禎嘆了口氣笑道:“這些都是朝廷的新政,對老百姓來說都是仁政,朝廷根本不會再加重賦稅了,也不會收刮老百姓了。”

眾人一聽,都面面相覷。

那老丈苦笑道:“軍爺,您可能不知道,俺們這一帶,今年冬天可是餓死了不少……”

那差役呵斥道:“你瞎說什麼!”

那老丈打了個激靈,連忙閉嘴。

崇禎給盧象升使了個眼神,盧象升一巴掌抽在那差役臉上。

盧象升是什麼人?

丫的十幾斤的鐵槍隨便往外面擲的,是在打仗的時候,敢衝在最前面的。

他這一巴掌力氣得有多大,一巴掌下去,直接把那差役頭頭臉都打腫起來。

差役們這才真正害怕起來。

崇禎繼續問道:“老丈,你繼續說,有什麼說什麼,什麼事我都給你們做主,儘管說!”

那老丈猶豫了片刻,旁邊一個年輕人道:“軍爺,俺們杞縣今年年初餓死了很多人,還好有一個大善人,給了俺們一些糧食,許多人才勉強活下來。”

崇禎一聽,心更是發沉,河南有災情,為何下面完全沒有上報?

崇禎道:“大善人?哪位大善人?”

“就是李家的李舉人,他把家裡的糧食全部拿出來分給了大家,還自己出錢到南邊去買糧食運回來。”

杞縣的李舉人?

莫非是歷史上,紅娘子的丈夫李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