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這一槍刺出去後,第一個衝了進去。

他右手握著那支鐵槍,怒吼一聲,將鐵槍擲出去,一槍扎在一個八旗士兵的胸口上,將那八旗士兵從戰馬上刺下來,震飛了好幾米,直接釘在地上。

很難想象,盧象升一個文官,竟然有如此可怕的臂力。

看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天賦截然不同。

據說在正史上,盧象升練的是刀,重達140斤,也足見他的武學天賦。

只不過這一次崇禎出動的全部是輕騎,並沒有調動重騎兵,因為他的戰術是靈活、快打,重騎兵顯然不適合。

盧象升衝過去,正要一把抓住自己的長槍,一個八旗騎兵飛快一刀朝他的手臂砍來。

後面一個天雄軍士兵迎面衝上去,直接就與那八旗騎兵對沖,將人和馬都撞翻倒在地上。

盧象升一把拔出自己的長槍,順勢一掃,將另一個八旗騎兵掃落下馬。

他身後的天雄軍騎兵已經全部湧上來,左右側全部守護好。

八旗軍對明軍有天然的心理優勢,他們只要知道是明軍來了,一點心裡負擔都不會有。

但此時,天雄軍每人戴一面青銅鬼面,披著戰甲,就像從地獄裡出來的一樣。

八旗軍一看這架勢,不少人心頭一震,臉上明顯露出了一絲驚恐。

這是明軍?

所有人腦海中都冒出這樣一個疑惑。

前方的八旗正在迅速集結、列隊,軍官正粗著嗓子後腳。

一隊隊八旗騎兵開始形成小的規模。

騎兵作戰最核心的因素就是規模性衝擊,如果不能形成有組織的規模性衝鋒,騎兵的優勢是很難發揮出來的。

原本八旗正在攻城,根本沒有做正面衝鋒的隊形,現在臨時既要集結,又要調頭,即便是八旗這樣的精銳騎兵,也顯得倉促。

等一隊隊小規模的騎兵隊集結完畢的時候,天雄軍已經如同海嘯一樣推過來。

有的人剛上馬,就被迎面掃來的鐵骨朵(一種有凸起的鐵錘,長約一米)砸中的腦袋,腦骨嘎吱一聲裂開,紅的白的在飛濺。

人被捶下馬,被後面的天雄軍踏成肉泥。

有的還沒有來得及上馬,就被鋒利的馬刀撕拉開了身體,在地方翻滾了幾下,痛苦地抽搐起來。

“快快快!殺掉那些明狗!殺光他們!”八旗的軍官正在對集結完畢的八旗小隊怒吼著。

他們在倉促之間開始狂奔,開始形成小股衝擊力。

但這些衝擊力,在明軍山洪海嘯一樣的衝勢下,不過是滄海一粟。

到處都是慘叫聲,人的血肉之軀被鋒利的斬馬刀、長槍撕開,被鐵騎踩踏。

新軍的戰鬥力得到了檢驗,他們雖然沒有上過戰場,但軍紀嚴明,組織機動性非常強,他們每一個人的身體素質都異常強悍。

他們在這場衝擊中,絕對不僅僅是依靠突襲和排山倒海的衝勢,他們在衝擊進敵人的時候,相互之間的配合,雖說還有些生疏,但也正迅速成形。

崇禎根據後世解放軍的戰術結合冷兵器時代總結了幾條如下:

一、集中兵力。

什麼情況下集中兵力?

當敵人兵力開始分割、擴大打擊面的時候,我軍要立刻集中兵力開始對敵人進行各個擊破。

二、四快一穩。

什麼叫四快一穩?

當我軍在抵達戰鬥地點,開始考察地形、敵情、佈置陣型的時候必須快!

當我軍衝鋒的時候要快,用崇禎的話:快如閃電,勢若雷霆!

當我軍突破敵軍防線,擴散戰果必須快。

例如此時的盧象升,天雄軍已經撕開了八旗最前面臨時組建起來的脆弱防線,兵鋒已經刺入敵軍腹中,那麼要離開擴大打擊面,從而快速擴散戰果,以最快的速度將敵人大崩潰。

當我軍追擊崩潰的敵人的時候要快。

注意,這裡是敵人已經崩潰了,而不是誘導。

這個時候要快,能多快就多快,追一天一夜都要追,追到就狠狠打,往死裡打,直到消滅最後的反抗力量。

那麼穩是什麼呢?

穩即是在作戰之前的準備工作,要穩,要準備得夠全。

打仗不是憑著熱血上頭,也不是僅憑蠻力逞匹夫之勇。

戰前的糧草、士氣、動員、檢閱、敵情變化,都要做好詳細的準備工作。

那麼,盧象升現在是哪一步呢?

他快速撕開了八旗的防線之後,天雄軍衝進敵人腹部,這個時候就要快速擴張戰果了。

如何擴張戰果?

瞎特麼亂殺?

看見人就砍?

當然不是!

軍隊打仗,不是黑幫鬥毆!

什麼叫正規、訓練有素的軍隊?

就是每一步,都有其道理和方法。

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軍隊的作戰能力。

那麼到底如何快速擴大戰果?

你要知道,在戰場上,一旦衝擊進入敵軍腹部,尤其是在大規模的混戰的時候,周圍到處都是喊殺聲,你如果要跟你的搭檔配合,僅僅靠聲音肯定是不行的。

而且,在這種環境下,人若是稍微遲疑一秒鐘,很可能腦袋就會搬家。

所以,訓練有素的軍隊作戰,一般都是靠提前商定好的特殊動作。

京衛軍裡也是有統一總結出來的暗示語。

這是軍隊作戰的前提。

不過,鑑於現場環境非常急迫,暗示語有時候剛出來,說不定腦袋就被人砍掉了。

所以在暗示語的基礎上,要做好軍隊小組之間的密切分工和配合,形成默契。

從這一點出發,崇禎曾經模擬過無數次衝鋒。

最終定下來以團開始做拆解。

例如盧象升衝鋒的最前面,有五個騎兵團,並排組成最前線的前鋒,一共五排,每排500人。

這樣戰線也拉開了,覆蓋面也廣了。

當盧象升撕開八旗的防線後,明軍迅速衝進去。

這個時候明軍就不能在一窩蜂了,而是要迅速擴散。

你想想,幾千人衝進入了還是一窩蜂,中間的明軍根本就無法打到敵人,這是戰力的浪費。

所以這個時候迅速擴散,即快速擴散戰果!

根據現代管理學原理,一個人最多能管理15個人,這是管理的極限,所以要分出許多層級來。

那麼明軍的基層組織是什麼呢?

一個班!

一個班有10個人,班隊來領導這10個人,這是符合科學管理原則的。

這個班分三個組,三個組形成箭型陣,由班隊做統一指揮。

班與班之間,相隔也不遠,還可以相互聯動,不至於戰力分散。

所以,從高空俯瞰下去。

盧象升的軍隊攻進八旗後,最前面的開始快速散開,為後面的大部隊騰出充足的位置,讓攻擊面充分展開,加快戰果的擴散。

還是不熟練,雖然之前演練了無數次,但畢竟是第一次正面戰場,看得出許多班的配合都很生硬。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果有一天,這種戰術熟練了,八旗?就該團滅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