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好啊,李自成不是剛上任了麼?

就讓他去河南、湖廣一帶去查。

說來也巧,歷史上的李自成不就去洛陽把福王給燉了麼?

然後將福王的田也都沒收了,還在襄陽那邊建立了屯田根據地。

崇禎道:“宋愛卿,這是朕會安排人即刻去查,你且不必擔心,朕今日找你來是要與你商談農政指揮所的事,朕看了你的奏疏,目前北直隸、陝西省都已經有了農政指揮使的人選下方下去。”

“是的,其他省臣也在招募當中,預計今年五月能完成山東省與河南省。”

崇禎點了點頭,這個速度已經非常快了,據說宋應星最近每天只睡三個時辰(六個小時),其餘時間都是在工作狀態,連吃飯都在處理事情。

確實是非常辛苦。

不過好在宋應星身體很好,今年42歲,在歷史上,他活到79歲。

“朕想開個科,透過考試的方式來選一批農政的人才,放到基層去,宋愛卿以為如何?”

宋應星微微一怔,道:“陛下,若是鄉試的話,按照大明的規定,需等到明年。”

“朕指的不是鄉試,就是農學院的考試,朕本來打算透過學校來規定每年的考試的,擇優錄取考生進入農學院,但學校畢竟剛建立,而你現在急需人才,朕想著立刻先開科,北京制造局那邊也是,一起開。”

宋應星更不能理解了,在他的印象中,考試就是鄉試、會試、殿試,鄉試後是舉人,會試後是貢生,殿試後是進士。

科舉關乎國本,從未聽說想開科就開科的。

不過宋應星知道這位陛下腦子裡一項天馬行空,不是他能跟得上的,他很謙虛道:“臣愚鈍,還請陛下明示。”

“很簡單,朕以為,民間必然也有諸多如宋愛卿一樣對農學、工學喜愛且深有研究之人,這些人可能對孔孟之學,八股之論不是很擅長,卻在農學方面頗有建樹,咱們的農政指揮使需要的是這方面的專才,沒必要非得把八股文寫得清新脫俗,所謂術業有專攻,便是這個理。”

宋應星一聽,頓時內心激動,連忙拜道:“陛下聖明燭照四海,若朝廷真的可以開一個這樣的科考,農學興盛有望。”

宋應星太有感慨了,為什麼?

因為他就是八股文不行的那個人,但他在農學、工學方面幾乎是天才。

就因為八股文不行,所以就永遠沒有被重要的機會,這是對人才一種莫大的諷刺和浪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今皇帝要打破這個傳統,不拘一格選人才,他自然是舉雙手同意的。

“不能叫科考,得和科舉分開,朕想叫它高考,就定在每年的六月六日開始,滿十週歲者就可以參加,沒有任何身份限制,高考錄取者,可根據考分進入農學院、軍事學院、科學院下的工科學院,或者法學院。”

“陛下,若是如此,怕這些學院容不下這麼多人。”

“這個無妨,各個學院可以根據每年招募的名額來擇優錄取,等各地學院擴大後,再慢慢擴招便是,如此各類人才都被選拔出來。”

“例如農學院卒業的學生,可以去地方上擔任農政指揮使,或者擇優進入農政院做官。例如工科學院卒業的學生,可以進入北京制造局、鐵礦局、大明國土管理部。不必有品階,算作編制即可。例如從經濟學院卒業的,可以進入市舶司。”

“陛下高瞻遠矚,總是想到臣等想象不到的,愚臣受教了。”

崇禎心中也是清楚的,並不是他自己真的智商比宋應星高,像宋應星這種人才,放在後世成長起來,那就是國家級別的科學家,是大明朝的袁隆平。

只是自己是穿越者,體驗了21世紀人類史的各種政體、管理,眼界更加開闊,思維更加開闊。

有朝一日,宋應星這種人才的眼界也徹底開啟了,他們發揮的力量會更大,大明會走得更遠。

“宋愛卿,朕最近就在忙這件事,等朕將所有的規劃寫完,召集一個會議,禮部來牽頭,將高考和學校的事情落下去,人才肯定是要多多益善,以後新政不斷擴大,朝廷需要更多的人才。”

“關於你說的河南、湖廣惠澤田的事,朕以為,你可以派一個心腹前去檢視一番,心中要對下面的事情有詳細的瞭解,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舉措,朕也準備安排人過去。”

“河南、湖廣都是非常重要的糧食生產地,尤其是湖廣的江漢平原,那裡一年兩熟,又是湖泊星羅棋佈,資源非常豐富,朝廷一定要把那一片管理好。”

“臣遵旨!”

“還有一件事,那些農學書籍,你要多少,就去北京印刷局印刷,無論印刷多少,朕都是完全放開的,只需要跟王承恩說一聲,備案登記一下即可,北直隸的農政指揮所不是馬上要全部落下去了麼,讓那些指揮使去甲裡教老百姓認字,面對面叫老百姓關於農學的知識。”

“這些全部形成文件,記錄下來,下面的人也要每天記錄自己一天的工作內容,你現在建立的農政院的這套管理體系朕是很滿意的,要形成上傳下達,下面還要定期上報的習慣,這樣朝廷才能高效的掌控下面的情況。當出現不合理的時候,做好及時調整。”

“陛下聖明,臣受教了。”

講完工作的事情,崇禎突然端了一碗熱乾麵和一碗炸醬麵,像個推銷員一樣,走到宋應星面前:“宋愛卿,這碗是炸醬麵,這碗叫熱乾麵,你拿去嚐嚐,都會朕親自做的。”

宋應星連忙跪拜道:“愚臣福德淺薄,不敢受此聖恩。”

“無妨,你嚐嚐味道。”在這件事情上面,崇禎頗為熱情。

為啥,他前世最喜歡吃的早餐就是熱乾麵。

宋應星欣然接受:“臣叩謝陛下聖恩。”

說完,宋應星端著炸醬麵和熱乾麵出去了。

崇禎回到桌案,繼續寫他那套高考的體系。

已經進入三月了,北京的學校都已經建成了。

但是急需人才,崇禎決定大明朝的第一次高考,就不要一定從剛剛建立的高中選取了。

先從民間開始,所有人都可以參加。

以後慢慢擴大。

【作者題外話】:大佬們,不要養書哈,每天的資料看得我是心驚膽顫的,不要養書。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