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用商業化來運作的有鐵路、公路、船、商場等等。

為什麼這麼說?

例如鐵路局將鐵路修建好了,可以賣票,可以給商人運輸貨物,這些都是收入。

公路、船也是一樣的道理。

而商場呢?

例如大明興建局建了北京西城大樓,可以收租。

這些都是收入。

有收入的專案,銀行就可以給他們貸款,因為資金可以回籠,這樣就可以確保銀行不會隨意出現爛賬。

而這些專案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基建!

基建可以拉動就業,可以讓銀行貸出來的錢,流到民工手中。

還有一種是什麼呢?

資源型專案。

例如挖煤、鐵礦、伐木、土地等等。

這些也可以成立商社,找銀行貸款,因為他們從地下挖出資源,可以拿出去賣,一樣可以有收入,確保有錢還給銀行。

總之,這些都是可以跟銀行繫結起來玩的。

所以啊,銀行是經濟的催化劑,這是鐵律。

那麼,這些要很順利的去執行,需要什麼條件呢?

很簡單:土地國有化!

那麼現在的大明的土地政策是怎樣的呢?

當然是私有化的。

例如某個甲裡的某條路,可能就是王土財主家修的,走路要交過路費,過路費當然是給王土財主。

這也是一塊需要大力改革的地方。

這在什麼時候改革?

當然是農稅之後,崇禎已經計劃上來了,只不過這事暫且還不能提出來,得一刀子一刀子來切。

陳子龍言簡意賅將皇家銀行的現狀說了一遍。

作為皇帝的財務大臣的畢自嚴卻是有些擔憂,那麼多老百姓將錢存進來,一年之後要給利息,這憑空生出來的錢哪裡去找?

這也不能怪畢自嚴,畢竟他也是受到時代的限制。

他對皇家銀行也沒有過多去瞭解,對這種方式其實不是很贊同的。

陳子龍繼續道:“臣已經預備了十萬兩,給陛下所說的大明交通局。”

“嗯,朕會督促徐光啟儘快將交通局組建起來的,你今年主要的任務是將順天府流通的錢全部變成紙幣,並且一定要找幾個局來做投資,朕要看到銀行的錢砸在某個地方。”

“是!”

崇禎又道:“畢愛卿,你也不必過分擔憂,這財務的問題,朕也會想辦法,你將財務理好,將今年的農稅都盯好就行。”

“是!”

其實崇禎還有後面半句話沒有說,商稅先不急,把農稅的問題先處理好,新商業的盤子還沒有搭建起來。

而且東南的局勢錯綜複雜,還需要好好理一理,魏忠賢和許顯純在那邊做調查。

“今天就這樣吧,順天府的錢全部用銀鈔下發,其餘地方用白銀。”

等三位大臣都走了,崇禎收拾了一下,才將徐光啟呈遞上來的關於大明鐵礦開採的彙報仔細看了一遍。

這一看,頓時心都一沉。

鐵礦關乎到軍事、農政和新商業的發展,是國家的戰略資源。

例如火炮、火槍、震天雷一類的都是需要鐵的。

新農政就更不用說了,崇禎都已經讓工部單獨成立一個部門來升級農具。

至於現在還在襁褓中的新商業,例如鐘錶的製作,工廠的建設,都需要大量的鐵。

但是大明目前的鐵礦開採是一個什麼混賬局面呢?

大明勘察到有鐵礦的縣達245個,比元代45處增多了五倍多!

比清代前期的137個多了1.8倍!

21世紀的中國,鐵鏟產地也就一千多個,大明相當於後世的四分之一,這已經非常可觀了。

畢竟古代的技術是很有限的。

而這245個鐵礦裡,在南方各省居然有175個,佔了全國70%以上!

然而,有一大半是私營,也就是民間鐵礦,具體佔比達到90%以上。

這就坑爹了。

鐵礦是工業時代最重要的資源之一。

不過之所以造成這種局面,倒也不能完全說是腐敗。

畢竟大明朝廷除了製造武器、鑄錢和給皇室製造內飾用到鐵以外,其他的基本就不用了。

需求本身就少,當然開採的就不多了。

但是民間就不同,民間人口基數大,農業、生活和商業都需要用到鐵。

那麼問題來了,崇禎現在的這套做法就是加強朝廷的控制力,透過朝廷這只手來宏觀調配大明的士農工商。

也就是說,現在的鐵礦局面,是朝廷能難做鐵礦的高效調配的。

如果想要集中力量將新農政裡的農具都更新換代一邊,就必須調集大量的鐵資源。

眼下這種格局的唯一方式,可能就是採購,採購完煉製,煉製完分期賣給老百姓。

那麼問題又來了。

大部分鐵掌握在民間,就容易出現民間壟斷,民間力量做大,做大到什麼程度呢?

做大到有資金,有人脈,這座山挖完挖下座山的局面。

而大明現在是沒有礦稅這一說了的。

萬曆年間興起過一陣礦稅,不過因為執行問題,惹得天怒人怨。

這家尷尬了,大明有那麼多鐵礦開採,丫的不交稅,朝廷收入上也是大大的損失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按照崇禎的規劃,這所有的資源類,大部分都是要國有的,少部分可以開發給私人來做,至於在開採執行中,招募民間私人商社倒是可以。

然而,現在這局面,想要一口氣國有化也是痴人說夢。

所以,眼下要解決朝廷缺鐵的問題,就只有從民間採購。

若是要解決朝廷長期缺鐵的問題,還是要成立單獨的大明鐵礦局來獨立運作。

既然是皇帝,要自然是要為國家的長遠戰略做佈局的。

如何來做這個長遠戰略佈局?

很顯然,現在的矛盾已經涉及到了礦產、田地和水利了,是時候成立一個綜合性的職能部門來做統一協調。

就像軍委會統一協調軍隊、軍政、軍法一樣。

什麼樣的部門呢?

大明國土資源部!

將良田的規劃、河流的疏通、礦產的開採、大海的管理都納入到這個行政機構下面來做統一管理。

例如鐵礦局做鐵礦勘測,就必須報備給國土資源部。

這件事倒是也不必急著立刻去辦,只能說現在開始籌備,因為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人。

倒是鐵礦局可以率先成立,從現在開始可以著手去勘測更多鐵礦。

眼下,能做的就是就是去買鐵和想辦法徵收礦稅。

【作者題外話】:今日推書《明末豪橫首富煉成記》,大家可以去看看,直接在APP上搜尋就可以看到,作者是爾朱少帥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