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京師的槓精們已經準備好戰鬥,地方的槓精們也都會加入進來。

如果處理不好,銀鈔可能會引發一場政治危機。

明朝的槓精們那是懟天懟地對空氣的,誰都不怕,連首輔也怕,孫承宗也被罵了不知道多少次。

老孫是心理素質過硬,至於陳子龍,就說不好了。

深夜,崇禎就派人將陳子龍接到宮中,就帶著乾清宮。

崇禎在寫他的經濟學書籍,陳子龍則在乾清宮裡,寫接下來銀行的規劃。

外面已經是洪水滾滾了。

新政壓力自不必多說,這是銀鈔政策宣佈後的反應。

廢除人頭稅這種政策,因為關乎全國,雖然皇帝已經發話了,戶部在起草當中,卻還沒有公佈。

這要是公佈了,估計比現在的局面還要壯觀。

不過你認為他們真的是為大明朝著想跪在外面,就誤會他們了。

真要出去數數,五品以上的官員,基本沒有。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五品以上的官員,得送了多少錢,花了多長時間才熬上來的,怎麼會隨便跑來跪著?

跑來跪著的都是郎中員外郎(處長)、主事(科長)等等中低級別的官員,還有一大堆的七八品官員,還有國子監的人。

當然,少不了一大堆的御史。

這些人都想著升遷,跪在宮門口冒死諫言,博名聲,就是在給自己贏政治籌碼。

例如以後上面有重要的位置空缺出來的時候,就會提到某某為人剛直正派,忠心為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這壓根兒就不是反對皇帝的新政,而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政治作秀。

縱觀大明朝中後期,利用這種作秀來升官發財的比比皆是。

這也是大明朝許多政令不能行之有效下發下去的重要原因。

作秀的行為已經形成了一種非常頑固的阻力,影響了大明朝百年之久。

崇禎不知道嗎?

他當然知道!

這就坑爹了,你們作秀就作秀,偏偏就跑來拿朕的新政做作秀的祭品,要犧牲朕的新政給自己博政治名望?

對這種行為,崇禎是大袖一揮,讓他們跪,跪倒死為止!

這局面大有萬曆朝東林黨們與萬曆帝死剛的趨勢。

萬曆朝發生了什麼?

因為國本之爭,就是福王那檔子破事。

萬曆皇帝想立福王為皇帝,東林黨們不同意,就組團和皇帝硬剛。

這裡面自然就被一些有心機之人利用了,大家一起去政治作秀,一大批人加入東林黨,逼得萬曆皇帝最後不得不退讓。

那些加入對抗的官員,後來都得到了升遷。

看看吧,這就是大明朝的奇葩所在。

這是政治裡面的畸形風氣。

不過,你以為真的只有中低階官員參與,還是誤會了。

後面的高階大臣們反不反對銀行之策?

當然反對,例如韓爌這種官員,通政使,正三品大員。

通政使是什麼官?

百官奏疏皇帝,不是直接給皇帝的,由通政使傳達給內閣,內閣寫建議,司禮監批覆。

內閣下達新政,也是透過通政使下達給百官。

如此重要的官員也反對,可見六部、九卿等衙門,幾乎沒有什麼大佬會同意。

他們之所以不敢站出來,是怕丟烏紗帽,畢竟他們的烏紗帽比那些低階官員的烏紗帽要值錢的多。

似乎大家就達成了默契,你們去跪著,以後上面有重要位置空缺了,你們就有機會了。

最好是誰在皇宮門口大吵大鬧,冒死諫言,被杖刑,打斷腿,留的清名,以後六部九卿的重要位置,少不了。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

大家心知肚明,打著為國為民的旗號,其實是想幹升官發財的事情。

反正大明朝的官員們都有一種法不責眾的心態,大家一齊跪在皇宮門口。

崇禎也心知肚明。

那麼皇宮外跪了多少官員呢?

少說有七八十個。

深秋的北京城已經有了幾份沉重的寒意。

崇禎在乾清宮裡,燭光在跳動。

這一夜,不僅僅皇帝沒有睡,整個京師,六部九卿的大佬們都沒有睡。

所有人都預感到這很可能會引發一場政治危機。

至於他們現場去不去?

暫時不去,因為事態還不明朗,深宮裡的皇帝還沒有任何行動,大佬們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英國公府,小公爺張之極深吸了一口氣道:“爹,這些個文官到底想幹什麼?”

“當然是想升官發財,當官的哪有不想升官發財的!”

“升官發財就拿新政來做墊腳石,著實可惡!”

“洗洗睡,明早還要操練京營。”

左都御史曹思誠在自己的府邸,深夜睡不著,走來走去。

按理說,那麼多官員在鬧事,他這個督察院的左都御史是糾察百官的角色,現在去管一管,也算是情理之中。

但猶豫再三,還是決定不去了。

他不想摻和進來,摻和進來後,不一定能把這事擺平,但以後絕對會豎立更多敵人。

到了他這個位置,一切講究的是穩。

他不願去,但有人願意去。

誰?

崇禎最忠實的狗:楊所修!

同樣作為政治投機分子,楊所修的投機方式不是博取清名,事實上他早就沒有什麼清名了。

他是迎合上意。

之前的山西案是迎合上意,前段時間的勳貴更是跪舔皇帝。

已經徹底成了崇禎的一條瘋狗的楊所修在這個時候,如此媚主的機會,豈會放過?

他連夜奔去。

一去就開始撕,公開的撕,一點不給面子。

他這個左副都御史好歹也是個正三品的大官,人往那裡一站,就開始吆喝起來,熟練程度和菜市口賣菜的老大爺一樣。

“你們這是做什麼!你們要造反嗎!還不都滾回去!聖賢書都讀到狗屎堆裡了!”

大家一看左副都御史親自來了,當然不甘示弱,同樣開始罵。

國子監典簿李存安厲聲道:“楊所修,你這個不要臉的奸臣,諂媚禍主,顛倒黑白,還敢來此,狺狺狂吠,不怕百官生吞你肉!”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