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種事,崇禎只有一個字:查!

如果一定要多加幾個字:徹查到底!

說起江南一帶,確實是富得流油。

江南其實是在宋朝崛起的,宋朝商業非常發達,國庫稅收商業稅佔了80%,後來南宋又將國都定在現在的杭州。

等朱元璋滅了元朝之後,定都金陵,也就是現在的南京。

朱元璋時代,金陵是全國的政治經濟中心,輻射了浙江一帶,所以那一帶肯定是非常富有的。

再加上隆慶開關(隆慶帝是萬曆帝的老爹,崇禎的曾爺爺),出口一下子被開啟了,歐洲人對明朝的絲綢、茶葉和瓷器熱愛得簡直不要不要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就跟後世中國人喜歡歐洲的名車、名錶和名牌包包一樣。

江南自古就是茶葉、絲綢產地之一,離開關口海澄又比較近,於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江南的商貿扶搖直上九萬裡。

大量白銀內流。

致使江南一帶,連一個店小二都能包養藝伎。

就說崇禎這個年代,陝西人吃人,而江南一帶呢?

簡直就是富人的天堂,有錢人經常在南京、蘇州一帶一擲千金。

鋪張浪費、奢華無度,是那裡的真實寫照。

崇禎穿越過來的第一天,撞死在朝堂上的錢謙益,就是江南人,他是東林黨魁首,在江南的生活就非常糜爛。

崇禎的國丈周奎,之所以這麼富,就是因為之前在江南做生意。

只是這做生意歸做生意,朕這個穿越者當然也是要鼓勵商議的,不然如此工業革命呢?

但你們不僅僅和代王、張成桂串通把糧食賣給建奴,朕都已經明確下旨全國各地運往陝西的糧食不得惡意加價,這是把朕的話當做耳邊風了啊!

內閣看到尹伸和施鳳來的奏疏後,預感到皇帝怕是要發飆了。

但讓他們驚奇的事,皇帝並沒有發飆,不但沒有,還把施鳳來和尹伸的奏疏留中待發了。

什麼是留中?

就是暫時壓著,不回覆。

在明朝,這種奏疏一般壓著壓著就沒有後文了。

那崇禎是不處理了咯?

當然不是,他秘密寫給魏忠賢:“查清幕後主使。”

隨後,他又將許顯純叫來,命許顯純秘密南下。

幹什麼?

查!

隨後,他又做了什麼?

讓戶部要稅,就先從南直隸和浙江開始查。

這朝堂上有許多江南人,他們多多少少與那裡有這說不清的關係。

這一點崇禎心裡清楚,所以查這件案子,一定不能讓來自那邊的官員去查。

例如錢龍錫,例如劉宗周。

吏部尚書王永光也在那裡待過。

韓爌與東林黨有著不清不楚的關係。

溫體仁就更不必說,溫體仁就是浙江人。

讓畢自嚴以查稅的名義去鬧一波。

最後,崇禎讓駱養性秘密去蘇州,抓一名叫張宏道的人。

這個人是幹什麼的?

蘇州一個糧商!

而且是非常有錢的糧商!

他幹什麼了?

就是他將糧食秘密運輸給張成桂和代王的。

這件事,魏忠賢在江南一帶查了足足兩個月才查出來。

可見蘇州那地方水之深。

為什麼要派駱養性去抓張宏道,而不是許顯純去調查陝西糧食漲價案的時候一道抓了?

不管背後是不是同一撥人,但兩件事看起來是獨立的。

將所有的事情都安排下去後,崇禎也不著急了,就等待有訊息回來。

反正他現在御林衛已經急速擴充到2萬人。

朕有錢有人,朕還怕什麼?

等朕一筆筆賬來給你們慢慢算,算不過來了朕就不奉陪了,直接抽刀子了。

這是後話。

第二日,早朝。

大臣們剛剛上殿,便看見中間擺放著一些東西。

都是一些西洋玩意兒。

大臣們都十分好奇,怎麼這些東西都擺到早朝的大殿裡來了?

這裡是天子與百官議政之地,怎能如此胡來?

可是門前的大漢將軍(明朝的御前侍衛)一副鐵面冷酷的樣子,大臣們詢問也無人回答。

錢龍錫道:“徐大人,這些是要做什麼?”

徐光啟道:“錢大人,這些都是陛下要搬上來的。”

“陛下?”錢龍錫微微一怔,旁邊的張瑞圖,韓爌等人都面面相覷。

另一邊溫體仁則閉目養神,嘴角似乎有冷笑。

這些傢伙,連天子的喜好都還不清楚。

天子喜歡這些西洋玩意兒,多次提到,他們居然還一副很好奇的樣子。

不多時,內侍(太監)們就尖著嗓子道:“天子駕到。”

群臣這才站好,齊聲高呼:“吾皇萬歲。”

崇禎也不坐在上面,而是走下來,走到一座精美的鍾前,道:“諸位愛卿,今日早朝,暫不議事,咱們君臣來看看湯愛卿老家的這些東西。”

湯若望出列道:“陛下。”

“就有勞湯愛卿為大家介紹介紹。”

“遵旨。”

大臣們面面相覷,不知皇帝為何突然來這麼一出。

“諸位相公,這個是一種機械鍾,它是計時的,現在大明有一些官員和商人家裡就有,我就不多說了。”

“這個是叫望遠鏡,它可以看到幾里之外的景物。”

李邦華立刻道:“真的這麼神奇?”

李邦華最近在改革軍事,升級軍用裝備,這東西立刻就引起了他的興趣,若是能放到軍隊裡,對軍情偵查是大有好處啊!

一邊英國公張維賢也來了興趣,接過湯若望手中的望遠鏡,朝外面看去,頓時一驚:“朕能看到!”

望遠鏡是1608年發明的,崇禎元年是1628年。

也就是說望遠鏡才發明了二十年,但湯若望已經可以帶到中國來。

這也側面說明了歐洲的商業化已經非常高,這種東西已經利用在商業上,甚至配製到軍隊裡了。

大明的軍隊能配製上,肯定會更好。

崇禎在一邊道:“英國公還滿意?”

“滿意,陛下,這東西配製到軍中,對我軍偵查敵情大有好處啊!”

“工部記下,稍後李愛卿提個數量,工部按照要求全部製造出來就是!”

這皇帝殺人不眨眼,但給錢給東西,從來不小氣,大手一揮就是給!

這一點,做臣子的十分喜歡。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