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畝田,不到一年就產了3石了,還有最後幾個月,怕是還能增加,最主要的是,今年氣候不算好。

“好!”崇禎笑道,“這才是於朝廷、於社稷有利的大功臣!”

宋應星道:“都是陛下垂憐。”

崇禎又道:“孫愛卿。”

孫承宗出列道:“臣在!”

“朕打算將農務司提成農務院,與六部九卿同列,你意下如何?”

孫承宗道:“臣以為可行,農業乃國之根本,民以食為天。以老臣來,將陛下所說的惠澤田交給宋大人來管更好,臣聽聞宋大人撰寫叫一本《天工開物》的書,裡面多有涉獵農學,可以傳授民間,以為百姓所學,於朝廷有利,有天下有利。”

崇禎點了點頭,對孫承宗是越來越滿意,孫鬍子確實是一個忠心為國的人,不搞黨爭,怎樣對國家有利,就怎麼來。

而且考慮事情非常周到。

他知道宋應星沒有功名,被破格提起來,已經引起了諸多人的不滿了。

現在又提到六部九卿的高度,自然會引起更多人的不滿。

所以才提醒崇禎,不急,先讓宋應星負責惠澤田,等把惠澤田做好了,再負責整個大明的農業,這樣就不會有人不服了,對宋應星也好。

明末有孫承宗這樣的人,確實是大明之幸,可惜歷史上的崇禎沒有用好。

孫鬍子最後滿門戰死沙場,真可謂是滿門忠烈!

“諸位愛卿呢?”

“臣等附議。”

“好,宋應星聽旨!”

宋應星連忙跪下。

“朕賜你農務院御司使,管理惠澤田。”

“遵旨!”

惠澤田是不是只有福王和代王那裡的田?

當然不是,錢謙益、黃立極都被抄家了,周延儒也被抄家了,不過這幾個的田產都是小蝦米。

這一次抄出來的勳貴的田才是大頭,而且大多分佈在順天府和山東,離北京非常近。

勳貴的處理方式定了,欠的稅該如何處置也定了,惠澤田的負責人也找出來了。

還有最重要的一件事,也要定好,這關乎大明朝億萬百姓的生計。

大明朝收不上來稅的根源在哪裡?大明朝為何那麼多人淪為佃戶,淪為有錢人家的家奴?

問題的根源在哪裡?

在稅制本身!

明朝是什麼稅制?

兩稅制,夏秋各收一次。

如何收?

按照人頭來和田產來收,所以就兩稅法。

這就坑爹了,你按照人頭來收,也就是說夫妻兩人生了六個娃,你就得交八個人的稅,另外再按照田產來收。

而且明朝是甲裡制度,10戶為一甲。

如果10戶中有一戶逃走,其他9戶就等把逃走的那一戶的稅給補上。

如果9戶都逃走了,最後一戶,你得把9戶的全部補上。

這就是按照人頭收稅的局面。

這樣導致什麼呢?

導致很多人根本種不起田了。

只有賣身到權貴地主加做家奴,家奴可以不用交稅。

這也是土地為何會兼併如何快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樣也將勞動力禁錮起來,朕以後的工業革命沒有勞動力還怎麼玩?

所以,僅僅是測量了土地,是不能改變兼併問題的,如果不改變稅制,惠澤田政策很快將會泡湯。

因為老百姓還是種不起田,會主動把田賣給地主,寧願做家奴。

要改變這個現象,就必須改變稅收制度。

“畢愛卿。”

“臣在,以後大明朝收稅,按照田產來收,把人頭稅廢除掉。”

皇帝這句話,可比說要追稅的殺傷力要大得多。

當初張居正就把人頭稅廢掉了,一條鞭法就是按照田產來收的。

畢自嚴連忙道:“遵旨!”

沒想到皇帝來這麼一套,大臣們臉色當場就變了。

通政使韓爌連忙道:“陛下,若是改按照田畝來收稅,大明朝的稅收必然會大大減少,對於朝廷不利。”

“胡扯,朕現在有六萬萬良田,哪裡來的減少!”

其實不止六萬萬,崇禎這個穿越者怎麼會不知道?

丫的大明有8.5億畝耕田!

畢自嚴查了一年,能查出六萬萬,已經非常不容易了,還有兩萬五千萬畝,是必須查的,一步步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內閣大學士錢龍錫出列道:“陛下,自古便有丁稅,若是廢除丁稅,必然導致稅政崩壞,國庫空虛。”

“朕的國庫已經空虛了,就是被他們那些人瞞報的!”

內閣大學士張瑞圖出列道:“陛下,國庫空虛並非是因為丁稅所致,乃是瞞報,解決瞞報即可,若是貿然廢除丁稅,會大大影響朝廷稅收。”

崇禎大袖一揮:“諸位愛卿不必多言,此後廢除丁稅,按照田產來說。”

韓爌心頭不免嘆了口氣,天子還是太年少,這些都是想當然,遼東正在打仗,再貿然廢除人頭稅,豈不是減少了稅收?

不少大臣都是韓爌這種想法,這麼玩是在玩火自焚啊!

豈料崇禎轉身又扔了一個大炸彈出來了:“戶部給朕記下,凡家庭有田10畝以下者,每畝徵稅0.034石,10畝以上百畝以下者,每畝徵稅0.09石,百畝以上者,每畝徵稅1石!”

皇帝此言一出,當真如同晴天霹靂,炸得大家是呆立原地。

這個玩法是要幹什麼?

這玩法是要把擁有土地眾多者,往死里加稅。

大明朝每一畝田一年的收成平均大概是3石,如果擁有百畝以上良田者,既有三分之一的收成要收繳國庫。

由成國公、鎮遠侯等一幫勳貴牽扯出來的並田案,也正反應了大明朝如今的情況之嚴峻。

大臣們心頭各自有各自的打算。

在他們看來皇帝的這套玩法能不能玩?

玩不了!

因為朝廷如果加稅,地主必然會將加起來的這部分稅額轉嫁到佃租裡,最後還是由佃戶自己承擔。

崇禎不知道這個道理嗎?

他當然知道!

眼下這種局面是什麼?

是生產資料在地主手裡,上面有政策,只要生產資料在手,就可以找到響應的對策,就算你政策如何變,我都有對策應對。

馬克思已經把這種理論說得明明白白透透徹徹。

那為何崇禎還要這麼來呢?

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指望這套政策的出臺能夠改變土地兼併的局面,這套政策是一套全新的規矩,只適合在全新的土地上。

例如他抄了福王、代王的家,朝了的那幾位大臣的家,空出來的田產,另外還有成國公等勳貴即將空出來的田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