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勳貴們在皇宮門口要求面聖,崇禎大袖一揮:“不見,沒時間!”

勳貴們在皇宮門口等了足足一天,也進不了紫禁城。

於是大家想起了一個人。

誰?

惠安伯張慶臻。

他是懿安皇後的兄長,先任職京營戎政,這個官職只比京營總督小一級。

眼看楊所修胡來,彈劾的名單不斷增加,大家都怕呀。

於是就跑到惠安伯爵府去找張慶臻。

張慶臻哪敢接這個燙手山芋,不過他沒有直接回絕,而是告訴大家去找另外一個人,一定有辦法。

誰?

嘉定伯周奎!

這個嘉定伯周奎是什麼人呢?

當今皇后周婉言的父親,皇帝的老丈人。

他也是勳貴,偏偏這傢伙手裡一大堆的爛賬。

他原本是個普通的商人,女兒嫁給了還是信王時的朱由檢,也算能富貴的過一生。

後來朱由檢登基做了皇帝,周婉言被封為皇后,身為皇后的父親,當然也得有爵位,就被賜封了嘉定伯。

在正統的歷史上,嘉定伯周奎是個真正的鐵公雞。

李自成進京之前,崇禎皇帝急需用錢,四處借錢而不得。

也找自己的老丈人借了錢,依然沒有。

但偏偏李自成進京後,用刀子從他家裡抄出了70萬兩!

70萬兩等於4.55億元。

大家這才想起來這麼一個關鍵的人物。

周奎的弱點非常明顯,就是愛財如命。

於是勳貴們就籌備了一筆錢,大約兩萬兩,登了國丈的大門。

平日裡,這群祖傳下來的勳貴,肯定是瞧不起像周奎這種新晉的勳貴的。

但此一時彼一時,祖傳下來的勳貴們的榮光,在楊所修這條瘋狗面前,現在已經岌岌可危了。

而周奎則是皇后的父親,皇帝的老丈人,大家相信,由他去皇帝那裡說話,楊所修必然完蛋。

或者讓他去找皇后,由皇后親自出面也是行的。

總之,平日裡瞧不起周奎的老勳貴們,現在都誇周大人是英明神武。

周奎笑得嘴都合不攏,順道把錢給收了,然後道:“其實老夫也認為那個楊所修是在無恥小人,禍亂朝綱,實在可惡!”

大家都讚歎周奎的深明大義。

定遠侯鄧文明讚歎道:“嘉定伯深明大義,那楊所修不過老匹夫一個,奸佞小人爾!”

武清侯李存善道:“嘉定伯,現在如何是好?”

大家都期盼地望著周奎。

周奎鎮定自若道:“不必擔心,楊所修翻不了天,咱們就去他楊府鬧!”

鄧文明微微一驚,道:“這樣會不會不太好?”

武清侯連忙道:“怕什麼,有國丈爺在!”

“對對對,有國丈爺,咱們後面可是皇后娘娘撐腰!”

於是,第二日,這幫勳貴,大約二十三人,又叫了一幫子手下,便跑到左副都御史楊所修的家門口,把他家給圍了起來。

這場面著實壯觀,路過的老百姓都圍過來做吃瓜群眾。

你要說楊所修是大忠臣嗎?

他絕對不是忠臣,而且可以說是大奸臣。

他不斷撕咬勳貴,就是為了迎合上意。

他這話他能說嗎?

他不能說!

皇帝那是公正嚴明的,皇帝要弄誰,絕對不能立刻就跳出來表態,得由下面的人先去咬。

“你們是什麼人,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楊所修的管家怒斥道。

“瞎了你的狗眼,在你面前的是當朝國丈、嘉定伯周奎周大人!”

那管家立刻服軟,連忙道:“原來國丈大人,請問國丈大人有何事?”

周奎道:“讓楊所修滾出來!”

“這……”

“快去!”

管家連忙進屋。

不一會兒,楊所修便出來,作揖行禮:“見過國丈大人。”

楊所修一出來,頓時二十幾雙眼睛彷彿能噴出火來,要把他當場燃燒成灰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楊所修,你個不要臉的東西,你知不知道你現在在幹什麼!”武清侯李存善當場就不淡定了,怒吼道,“我們的先祖那都是為大明流過血的,你算什麼,你要是再敢亂吠,小心我們打斷你的腿!”

楊所修嚇得掉頭就跑,但是這幫勳貴見到仇人了哪能放過,一起衝了進去。

於是接下來就上演了難得的一幕,楊所修被一群勳貴追著打。

中午,崇禎正在編寫他的《國富論》、《宏觀經濟學》,王承恩急匆匆跑進來:“皇爺,大事不好了。”

“什麼事慌慌張張的?”

“左副都御史楊所修楊大人的府邸被勳貴老爺們帶人圍了,聽說楊大人被打破了頭。”

崇禎把筆往桌子上一拍,筆墨灑了滿紙,怒道:“好大的膽子,都是誰動手了,讓錦衣衛去拿人,凡是參與的,一律抓起來!”

“這……”

“還愣著幹什麼,傳朕口諭,讓田爾耕去拿人!”

“皇爺,是嘉定伯帶人去的。”

崇禎一聽是自己的岳父,更是冷笑,早特麼想收拾你了,現在撞上門來了,就別怪朕無情了。

“抓起來,凡是動手的,全部抓起來!”

“是!”

王承恩立刻出去傳旨。

田爾耕得到了命令,連忙去抓人。

錦衣衛一出手,可不管你是誰了,你就算是親王,也給你抓來。

次日,御前聽政。

眾人齊呼:“恭迎天子萬安。”

“朕安。”崇禎坐在龍椅上,一臉淡定,他手中拿著一本厚厚的彙報文書,“今日御前聽政,就是想跟諸位聊一聊這田地隱瞞不報之事。”

“這裡是畢愛卿這一年來,在全國各地重新丈量的土地。”

“朕記得,大明有一本黃冊,黃冊上記載說天啟六年大明的耕田一共有4萬萬(4億)畝,怎麼戶部新測量出來的耕地就到了6萬萬(6億)畝了呢!”

“成國公和鎮遠侯且不說他們涉及薊鎮調兵案,就說查不出來的田產,與戶部過去登記的完全不符,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官員們都低著頭,不敢接話。

土地問題,一直是大明朝非常敏感的問題,涉及到稅收,涉及到各個階層的利益。

崇禎的音量突然提到了:“這大明朝,到底有多少官員、勳貴、鄉紳隱瞞了土地是朕不知道的?土地關乎民生,關乎國庫稅收,到底是誰給他們的膽子敢欺君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