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所修又挖出了什麼大炸彈?

幾日之後,楊所修再次奏疏,彈劾成國公朱純臣在北直隸真定府、山東省濟南府和青州府,良田三千傾,有三分之二是搶佔的衛所的田。

作為左軍都督府的左都督,下面的軍官為了拉關系,孝敬上級,弄了不少地上來了。

三千傾就相當於三萬畝田了。

明末土地兼併非常嚴重,大家都在兼併,尤其是宗室、勳貴和官員。

利用手中的權力不停兼併農民的土地,使很多農民變成佃戶甚至農奴。

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現象。

例如以前某些地屬於農民,這個農民種出來不用交租金。

但現在這田被兼併了,農民只能算是租了。

租金多少?

一畝田的三分之二都是租金。

也就是說你種一畝田,三分之二是地主的,三分之一就能自己拿著?

做夢!

三分之一裡,還要抽出來交稅。

明朝每畝田交稅大約是0.034石,也不多,但加上攤派、火耗一類、徭役(後面具體講),就非常沉重了。

這種情況下,東西全部到地主口袋裡,因為隱瞞不報,朝廷是不知道這些田的,農民的租金交給地主了,稅自然也就交給地主,朝廷一分錢也收不到。

勳貴、有功名的地主階層又是有免稅額的,這是朱元璋規定的。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土地兼併嚴重,隱瞞不報也日益嚴重,很多勳貴、官員,手裡有大量的田產,卻不交稅。

這其實是明朝稅收不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這份奏疏一送上去,崇禎就怒了。

勳貴不僅僅佔著重要位置不幹活,還利用手裡的權力把土地全部兼併過來,兼併起來後,又隱瞞不報,讓朝廷原本可以有的稅收也沒有了。

明末督察院這幫人,也是夠狠,要挖東西,很快就能挖出來。

畢竟兩京十三省都有監察御史坐鎮。

明朝的督察院絕對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為什麼崇禎要強忍著砍掉楊所修的衝動,讓他滾回去好好反省,以後乖乖做狗呢?

因為督察院監察文官的權柄卻是很重,對文官和勳貴起到了很大的威懾力。

這一點就能證明。

強佔軍戶的田,在明末全國都有發生,在朱純臣身上絕對不是例外。

但他現在正處在薊鎮調兵案的漩渦之中,已經開始被劉鴻訓調查,他的家人也多次被帶到錦衣衛的北鎮撫司。

結果又出了這麼個事情,崇禎就乾脆利用這件事幫正在丈量田地的戶部一把。

他大袖一揮:戶部嚴查成國公的土地!

按照御史呈報上來的土地,分佈在真定府、濟南府和青州府,共三千傾。

戶部一核查,還真差不多三千頃。

這些田全部屬於成國公,但實際上成國公在戶部的田產一共才五百畝,他的免稅額也就兩百畝,也就是說他每年要交三百畝田產的賦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實際上,他有近三萬多畝!也就是說有二萬畝是不用交稅的!

扔出了這麼個炸彈後,楊所修還不消停,繼續!

把鎮遠侯顧肇跡的田產也翻出來,總之御史們各個像打了雞血一樣,在當地帶著人,像一幫收保護費的。

監察御史連總督看到了都怕,更別說當地的知府、知縣了,可以說這幫御史帶著馬仔,在田園裡來去自如。

要收集哪片田是誰名下的,比戶部的人速度還快。

很快,顧肇跡的田產也都呈遞上來了。

兩千頃,即兩萬畝,全部在順天府!

而戶部上面記載的只有三百畝!

你說這些天若是他們花錢買的,那自然無可厚非,正常買賣,即便是皇帝也不能干涉。

但偏偏這些田都是帶血的。

有軍戶被迫交出來的,甚至有人被活活打死,然後把田霸佔了的。

九月,註定是一個不太平的月份。

京師風起雲湧。

前有陣亡士兵撫恤金案,牽扯出官員勳貴十數幾人,全部拖到京師斬立決。

又涉及了薊鎮調兵案,勳貴官員數十人,並且把並田案也引出來了。

錦衣衛、刑部官員、督察院官員,一個個全部往真定府、濟南府和青州府跑。

這要挖出朱純臣過去的黑色案底,那真的是太簡單了。

就說錦衣衛跑到真定府去查朱純臣的並田案始末,把當世被打死的軍戶的**顏色都問出來了。

總之,一封又一封詳細的案件過程全部呈報到了京師。

無論是刑部還是督察院那裡,都掌握了大量成國公、鎮遠侯為了吞併良田,幹出來的殺人放火的事情。

九月二十日,早朝。

崇禎看完察院和刑部呈遞到御前的正式彙總,憤怒地將這兩份彙總扔在了朝堂中央,怒道:“所有犯案的勳貴,名下財產一律徹查到底!”

眾大臣連忙跪拜:“吾皇息怒!”

你要是說大臣們心裡緊張?

那也不緊張,反正現在牽扯出來的是勳貴,看起來跟這些文臣也沒啥關係。

勳貴那都是一代代世襲的,文臣都是憑著功名靠的。

雙方本身就戶不對眼,勳貴被查,文臣都偷著樂呢!

要不然刑部、督察院的人都像打了雞血一樣?

這勳貴空出來的重要的位置,以後豈不是有機會安插自己人了?

何樂而不為!

崇禎皺著眉頭道:“國庫的稅收一年比一年少,朕終於明白為什麼會收不上來稅了!”

他早就知道了,他作為穿越者怎麼會不知道?

他之所以這麼說,就是要在場的諸位提個醒。

但偏偏大臣們總有一種不會查到自己頭上來的優越感。

文臣也有這種優越感也算正常,畢竟他們是真正的公職人員,都是在要職上。

皇帝真要徹查,這大臣有幾個乾淨的?

難道能一鍋端了?

這些大臣們心知肚明,法不責眾就是這個理。

看到勳貴遭殃,他們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而崇禎也知道大臣們的想法。

事實上,勳貴的田還只是小部分,藩王、官員、鄉紳的才是大頭。

不信等畢自嚴把土地測完後就清楚這是一筆多麼龐大的數字了。

為什麼要先把勳貴開刀?

因為勳貴大部分在京師,又沒有太重要的職務,還爬在崇禎第一個要動的京衛裡吸血。

無論怎麼看,都實在是第一個撞到刀口上的群體。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